央视网 > 三农 > 乡村大世界 >

[乡村大世界]小毕看乡村:有了梧桐树 不愁金凤凰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16:17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乡村大世界》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乡村大世界官网

>>>>>更多三农资讯

  时下,说起三农问题,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就想到“留守儿童”、“空巢家庭”这类看上去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字眼儿。事实上,如今的农村,很多地方,一眼望去,田地里耕作的人,的确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而村里住的,也大多是这些老人和他们的孙辈。青壮年呢,则都背井离乡出去打工赚钱了。

  “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直就是咱农民想要的踏实日子。守着好山好水好地,不缺吃穿,谁又愿意抛家舍业出外打工呢?所谓“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长期的贫困落后,使得这些年我们的农村,别说引外面的凤凰,连自己家乡的凤凰都飞走了。

  穆绪建就是二十多年前从老家菏泽马岭岗镇穆李村飞出去,如今又飞回老家的一只金凤凰。

  提起穆绪建,您可能并不熟悉,但您一定听说过曹州面人。要说这曹州面人,那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曹州面塑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清咸丰年间,江西弋阳塑匠游艺至穆李村,他们与当地艺人一道,共同切磋研艺,广收门徒,穆李村就此成了曹州一带面塑艺术的发源地。

  到上世纪初叶,穆李村已涌现出了一大批民间面塑艺人,较有名气的就有30余人,他们代代相传,一直在穆李村延续着曹州面塑艺术的传统。而穆绪建正是这曹州面人的正宗传承人。

  在穆李生态园面塑博物馆,我见到了江湖人称“面人穆”的穆绪建。

  也是所谓耳濡目染吧,作为土生土长的穆李村人,穆绪建从小就喜欢捏面人。他先是跟从堂哥学习,继而师从面塑大师李芳清。而那时候,在穆李,仅靠捏面人是养不活自己的。于是,高中毕业后,和大多数民间面塑艺人一样,穆绪建也走出了穆李,开始了走街串巷捏面人的生涯。

  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年里,穆绪建靠着自己的一双巧手,一边谋生,一边学艺,他遍访济南、北京、上海、洛阳等地的面塑名家,虚心求艺。1995年,面塑技艺突飞猛进,名气也与日俱增的穆绪建,结束了走街串巷的日子,应聘到珠海一家外企担任礼品设计师。

  生活越来越安定,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然而,穆绪建的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的故乡穆李。哪儿好也不如家好啊!

  机会来了。十几年前,古老的穆李掀开了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要说这穆李,那可是历史悠久、文化绵长。早在明代洪武年间,穆氏、李氏先祖就由山西来到此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穆庄、李庄。到清朝嘉庆年间,为防兵匪水患,穆庄、李庄村民合修一寨,此后便更村名为穆李大寨。1957年夏,菏泽连降暴雨,穆李寨内积水逾三尺,村民无法居住,只得弃寨外迁。虽说搬出了寨子,但这穆李大寨却始终是穆李人心中的根。建设新农村,发展生态旅游,穆李人首先就围绕这老寨子作起了文章,他们在旧村古寨遗址上重建了长达2700米的古寨墙,开挖了可引水30万立方米的环寨河,建设了占地100余亩的垂钓中心,打造了200亩的无公害蔬菜和800亩的苹果观光“采摘园”。生态旅游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村里重又祭起了“中国面塑第一村”的大旗,成立了面塑协会,并广招漂泊在外的游子,希望他们回来,大家一起重振穆李村的面塑艺术。

  有了梧桐树,不愁金凤凰。2005年,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的穆绪建回来了。本乡本土,家人邻里,穆绪建的心从未有过地宁静。在村里的支持下,穆绪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潜心创作,热心授徒。如今,他已有了四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徒弟。回乡不到十年,在这小小的工作室,靠着一双手,“面人穆”盖起了别墅、开上了汽车。面对眼前的一切,穆绪建很知足、很感恩。他感叹自己赶上了家乡最好的时候。2008年,曹州面人、曹州江米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穆绪建也成为了曹州面人的代表性传承人。生活安定、富裕了,穆绪建想的更多的就是如何带领大家一起更好地传承面塑技艺,扩大面塑艺术的影响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穆里村的有声面塑、动态面塑、盒装面塑、有机玻璃密封包装面塑等,已成为十分抢手的高档工艺艺术品。每逢秋高气爽,十里八乡的游客来到穆李,采摘、垂钓、吃农家饭,走时还要带上几件面塑作品。穆李的面塑艺人们不用再走街串巷,坐在家里就让自己的作品走出了家乡,走向了世界。

热词:

  • 乡村大世界
  • 小毕看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