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三农 > 乡村大世界 >

[乡村大世界]小毕看乡村:如意如东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15:30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乡村大世界》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乡村大世界官网

>>>>>更多三农资讯

 

  三万年前,古长江从这里奔腾入海;盛世唐朝,遣唐使从这里虔诚登岸。水湄海角在这里转承第一缕朝阳,沧海桑田在这里幻化为渔歌浅唱。这里,是吴楚福寿之地,江东古镇超越千载,扶海而长。这里,是南黄海水墨天堂,正如日东升,云蔚霞唱……

  辟我草莱

  今天的如东人更喜欢将“如东”拆解成 “如意东方”,这是种很中国式的解读。诚如其意,地处长江下游与南黄海之间的江苏省如东县,确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108公里的海岸线和1872平方公里的沃野平畴内,水墨画似的地点缀着一个个已走过千年风霜的市井小镇。

  如东,古称“扶海州”。可是,有谁想到,数千年前,这里还是茫茫沧海。斗转星移,沧海终成桑田。据清《扬州府志》载:“秦汉时,州(泰州)东百里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 如果说,古扶海洲浮出水面、唐廖角咀的形成、古横江的消逝是大自然的造化,那么如东的东部、北部沿海陆地的形成则是天道酬勤的结果。这是因为沿海滩涂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不断淤涨,人们因势利导这大自然的恩赐,修筑了一道又一道海堤,匡围出一片又一片土地,使范公堤外几百平方公里的滩涂,陆续成为如东的新陆,大大扩充了如东的疆域。

  当地流传三兄弟辟我草莱的民间故事。故事虽是传说,但开疆扩土的如东精神,却是励志的好范本。相传在三千年前,扶海洲浮出了海面,洲上荒无人烟。此后,扶海洲上登上了三户人家,都是为躲避战乱灾祸而来。他们一起对着大海叩拜,结为沧海义兄,以海求生。寒冬腊月,风雨雪天,狩猎下海没有收获。小孩饿得嗷嗷叫,大人饿得嘴巴翘。三兄弟一起商量开荒种地。他们开垦了更多的土地,种了更多的麦子。慢慢地,瓮里有了余粮、碗中有了海鲜野味。子孙们继承了三兄弟的开辟精神,把扶海洲的家园越做越大。为了纪念先祖,后人在虫宾山东面建了一座面东向海的土地庙,供奉了三位赤脚、赤膊、腰围草衣的先祖神像。更有文人墨客为庙门题写了一匾,上书“辟我草莱”。从此,三兄弟拓荒兴业的故事广为传颂。

  跟随赶海人的脚步,也会找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地渔人行脚的这条大堤,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主持修筑的捍海长堰“范公堤”。这条蜿蜒数百公里的大堤,今天是重要的海防通道,同时还有另一个名称:苏中绿色氧吧长廊。如果算上启东和东台,这条“苏中绿色氧吧长廊”两边,总有数十万亩的林海,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其中。而那些万年的滩涂湿地和千年的市井古镇,则沿古范公堤展开,分别彰显着自然的雄浑博大和人文的美丽积淀。

  栟茶古镇

  江风海韵的熏陶,孕育出了别具风姿的如东文化。其代表,除掘港外,还有丰利和栟茶。丰利的文园、绿净园是前清全国36座名园之一,海内名流郑板桥、袁枚、洪亮吉等都曾留迹于此,不少两园文物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院的重要藏品。发端于丰利的民舞《跳马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由这两句诗引发的栟茶 “一柱楼”诗案,是清初四大文字狱之一,曾震动全国朝野。文园和“一柱楼”,今遗迹尚存。

  这是一个与树有关的故事。相传,黄海之滨有两棵树,一棵是栟树,也就是棕榈;另一棵是茶树。高大的栟树挺拔俊秀,茂盛的茶树冠大如盖,两棵树就是一道风景,两棵树代表的是一座家园。很久以前,生活在在这里的人们或设灶煮盐,或下海捕鱼,每当暮色降临,茫茫的海滩上,他们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然而只要看到栟树和茶树,他们就知道,快到家了。于是,他们给自己的家园取了一个名字——栟茶。

  栟茶地处古扶海州西北角,最早成陆于春秋,初建于唐。从唐初官府在栟茶设煎盐场亭,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初,栟茶曾有座一柱楼,是当地举人徐述夔的私人读书楼。因楼当中立有一块柱子,各梁分架在这个柱子上,层楼悬空,整座楼就像一把伞,故名“一柱楼”。徐述夔大概没有想到,他写的这些诗文,在其身后将成为乾隆年间规模最大的文字狱——一柱楼诗案的祸根。著书立说,承载着历代文人的荣耀与梦想。徐述夔的儿子徐怀祖也想把父亲的诗文刊印出来,告慰亡父。徐述夔的诗作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等句,不知当初他写下这些诗句时,是否真的有反清之意,一个落魄的文人,一个被终身禁考的书生,对朝庭发几句牢骚似乎也是有可能的,反正后来的结果是“清风”过处,无数人头落地,无数人遭革职、流放,一柱楼也因此而荒废。

  因言获罪,在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往往因集权者对民意的恐惧而变本加厉。“一柱楼”惨案是文明之殇,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

  天下第一鲜

  国清寺,日复一日的晨钟暮鼓见证了僧人们对修行的坚守。这座在世界佛教界颇有名声的寺院,现在香火鼎盛。

  比国清寺更早醒来的,是以海鲜经营为特色的如东天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是江苏长江以北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隔壁是全国最大的紫菜交易市场。赶小海的人们早在朦胧中从渔村出发,匆匆赶往海滩。他们要趁着潮水刚退,到浅海区捞取品质极为鲜美的小海鲜。

  僧人为来世修行,渔人为今生忙碌。国清寺第一声晨钟敲响几个小时之后,第一轮朝霞开始映出东方的海面,一轮鲜嫩的红日在海面缭绕的雾气中冉冉上升。

  浅海小取的赶海人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上岸了。他们有的在离海堤不远处的小集市,或者不拘哪个路边,随便摆开这一汛的渔获。不需要叫卖,这时候要做的,只是抽口烟而已,会有人专程赶来海边,只为这刚出水的鲜。

  而更多的渔获,在三十分钟之内就到了掘港中心市场。这个苏中苏北最大的农贸市场,早已人声鼎沸,海腥味儿弥漫。

  地处古长江入海口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如东沿海的浅滩沙质与海水咸淡度都与别处不同,出产的小海鲜极其鲜美。单浅水贝类,就有文蛤 、西施舌 、泥螺、竹蛏等50多种。大小黄鱼、鳓鱼、刀鱼等比较著名的鱼类有100多种。此外还有各色虾、蟹,以及海蛰、海葵和紫菜、海带等。

  贝类大多来自浅海小取,各种鱼虾蟹,则需要出海捕捞了。这里是洋口国家中心渔港,每年伏季过后,会有一个盛大的开渔节,上千艘渔船浩浩荡荡,奔赴黄海深水渔场。

  如东绵延久远而独特的海鲜饮食文化,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各地的游客们。而“仙缘”、“洋口港”等以本港海鲜制成的各种特色海产品,也已蜚声海内外。2008年春,经过在中国沿海各地的反复比选,中国烹饪协会最终将“中国海鲜之乡”称号授予了江苏如东。

  “如东人烟之初,即为渔盐之始”,如东因海而生,傍海而立,当地人也因海而得福。自古以来,如东就流传两句民谣:“黄海滩上处处宝,金牛天天出一条”。一代名相文天祥曾在这里写下“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籽,晚白结盐花”的诗句。

  如意,如东。范仲淹的护佑、文天祥的赞美,如东又岂能不如意呢。

热词:

  • 乡村大世界
  • 小毕看乡村
  • 江苏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