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首播: CCTV-7 12月09日 21:47 >> CCTV-7直播入口
重播: CCTV-7 12月12日 13:22 >> CCTV-7点播入口
张苑:哇,看到没有,这个就是世界上仅存的还在运行的蒸汽小火车,它就在四川省的犍为县,到了这儿我当然要体验一把了!(电话响)喂,我到了!什么?今天要给我介绍一位大腕儿?行啊没问题,那我现在就过来。
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森:张苑你好!
张苑:哎,总算找到你了,对了,你今天要给我介绍的大腕儿在哪儿呢?
赵森:不要找了,我今天要给你介绍的大腕儿啊,并不是影视明星,它呀,还埋在地里呢!
张苑:埋在地里的大腕儿?那是什么?
赵森:我领你去看一下!
张苑:走!
赵森:到了,这就是我今天给你介绍的大腕儿!
张苑:啊,这个,这个我知道,这些不就是姜嘛!
赵森:对,这是我们犍为产的犍为姜!
张苑:这就给拔出来了,我看看。犍为姜?可是它还是姜啊,怎么说它是大腕儿呢?
大腕儿大腕儿,那得在某个领域表现特别出色啊。再说这姜,烧饭做菜时,放点姜丝调调味道,在饭桌上那是个调味品,有什么大腕不大腕的区别!难道这姜会长的很大吗?
张苑:赵森,我看这个姜还没有长成吧?
赵森:已经成熟了,我们都开始收获了。
张苑:这么小的个头长成了?
赵森:对。
张苑:这叫着大腕儿大腕儿,我还以为得是多大的块头呢。没想到,这么小啊。
说起来,这种姜真不怎么大,节间距离特别短小,比起市场上卖的大块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张苑发现,这种小姜的繁衍能力可是够强的。
张苑:我手上拿的是一株完整的犍为姜,看到这个没有,是不是有点特别,跟别的有点不一样,它呢,叫做老姜。赵森,在这一株里面,它的辈分是不是可以算作爸爸,其它周围这些都是它的儿子?
赵森:在整株姜里面,这个应该算是爷爷辈的。
张苑:爷爷辈?怎么说呢?
赵森:它是老姜,先生出来的是这个姜,就这个爸爸辈的,依次下去是儿子辈,紧接着下去是孙子辈,最后一个这是重孙辈的。
张苑:哦,所以它是这样横向生长的。
赵森:对对对。
张苑:它最多可以分蘖几次呢?
赵森:最多分蘖五次。
张苑:五次?那单株的重量可以达到多少?
赵森:分蘖越多,重量越大,但是一般是五次,最重的也就一公斤左右。
最大的也就两斤,这姜确实是小了点,不过,它也没有想跟普通姜一较高下的意思,当地人说了,这种姜一般不上餐桌!
赵森:张苑你掰开看一看。
张苑:哇,这个掰起来好脆啊,而且,你看这个颜色,它从里到外都是这种黄色的,很鲜艳很漂亮啊。
赵森:你闻一闻
张苑:好香啊,你不说我还没发现,你这一说,闻起来真的特别的香。
赵森:你再尝一尝嘛。
张苑:吃姜?没问题。哇,好辣呀。这比我平常吃到的姜都要辣一些。你说你们这个犍为姜,又香又辣,不是正适合做调味品吗?
赵森:做药。
由于这种姜切口颜色偏黄,所以当地人叫它黄口姜,不过当地人基本不吃,它是药用姜,据《本草纲目》记载:“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处处有之”。说起来,犍为打古代开始种姜,世代相传已经种了1000多年了。
犍为县农业局 推广研究员杨玉国:年均温达到17.5摄氏度,它的这个气温都是比较均衡的。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一年可以达到334天的无霜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形成了长期种植生姜的历史习惯。
犍为的黄口姜作药用怎么就好呢,您要是问当地的中医,他会把答案简化成两个字:道地!
犍为县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罗家祥: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犍为生姜就是一味道地药材。它的药用价值主要是温中止呕,温肺化饮,主要用于解表,就是风寒感冒、畏寒虚痛之类的病症。一般我们开的处方里面,涉及到生姜或者干姜的比例大概占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开出的处方里,竟然有一半以上有这种黄口姜做的干姜,用途竟然如此广泛。不仅如此,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姜的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您听听,这姜的用途还真不小啊。
种植户:我们这些老百姓都用这种姜,用这种老姜和藿香熬水,中暑后吃了,就好像喝藿香正气水一样,这个姜有好的效果。
记者:效果真的好吗。
种植户:真的,我们当地老百姓都是这样子做的。
如果不小心得了感冒,当地老百姓常常说:“那就熬一碗老姜汤喝吧”,这就是治疗感冒的土法子了,烧一锅热水,切上几片黄口姜老姜放到锅里,再加上一些红糖,等上个几分钟,姜汤就熬好了,然后热呼呼的喝上它一杯。
种植户:吃了很管用的,这个是治感冒的。
不过如果说到产量的话,这黄口姜倒不是太高。
种植户:一亩地能够产两吨左右,今年的价格是一块二左右,一亩地的效益是四五千元钱。
您可能要说了,这姜的效益不是太高啊。不过黄口姜独特的药用价值,使他被制作成干姜以后卖到几十元一斤,身价倍增,不仅卖到国内药房,还出口到了周边国家。这就是当地所谓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大腕干姜出国门!
干姜加工企业负责人李济民:国外出口到日本、韩国,这些国家都喜欢我们这个品种。
张苑:赵森,没想到这黄口姜它的药用价值这么大,医用的范围这么广
赵森:我再领你去另外一个地方,保证让你看了心服口服!
赵森:张苑你看!
张苑:看看,哎呀,这还不是姜嘛。
赵森:对没错,但此姜非彼姜。你看一下这姜的外形,和咱刚才看的姜的外形有什么区别吗?张苑:这个是竖着长的,之前我们看到的那个是横着长的。
赵森:对,没错。
张苑:同样是犍为县种的姜,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张苑:您看,我这洗干净以后发现,他们除了形状上有很大的差别之外,它们的颜色实际上也是有差异的。
除了一个横着长一个竖着长,颜色确实也有深浅之分,切口偏黄的叫了黄口姜,这切口发白的呢,就叫白口姜。所以,在当地,犍为姜其实有两种,也就是黄白二姜。不仅外观不一样,两者的用途也不一样,黄口姜主要做药,这白口姜呢,口味相对比较清淡,纤维少,比黄口姜更脆,所以很适合用来做菜,不过,它在当地饭桌上那可就不仅仅是调味的了。
当地人常吃的这些菜肴里面,白口姜是可以像萝卜青菜那样吃到嘴里的。当地人说,吃白口姜最好的时节是六七八月份,叫做吃仔姜,这时候的仔姜细嫩白脆,不是特别辛辣,夹着香味,吃起来很爽口,很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消费者:又脆又香。
消费者:很细嫩,一般的蔬菜都没法代替这个姜,味道非常独特。
张苑:平常自己做菜,一般放一点姜作为调味品就可以了,但是到了犍为当地,我发现这个菜几乎每一个菜里面都放了好多的姜,这个姜可以说是成为了饭桌上绝对的主角,而且我发现,这大家都还吃的挺香的,这是为什么呢?
消费者:我们当地是把生姜当做一种主要的蔬菜来对待,主要是和我们当地的地理条件有关系,由于四川盆地湿度比较大,为了减少这种湿气对我们人体的伤害,通过吃生姜辣椒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无论是在犍为的餐馆还是很多老百姓家里,都会少不了这样的泡菜坛子,而姜做的泡菜几乎是每一家泡菜坛子里必不可少的菜,而且数量还不少,不仅如此,学会做姜泡菜在当地风俗来说也比较重要。
张苑:在犍为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有像这样的泡菜坛子,这个里面就是非常美味的泡姜了,对吧阿姨?每家每户都得有。
沈清华: 对,有。在我们犍为,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泡菜坛二至三个,年轻人结婚过后,如果他们家没有泡菜坛,我们就认为这小两口不会过日子。我们娶媳妇的时候,看哪家泡菜好吃,如果泡菜好吃,那家的女子做媳妇就没问题。
张苑:哦,那意思就是我可以学一手吧?
沈清华:可以。
在坛子里放入适量的泡菜老汤、白酒、盐、花椒、饴糖,再放入辣椒和白口姜,拌一拌。用水进行密闭封口,就可以保存起来了。
张苑:好,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不过这得多久才能吃呢?
沈清华:一般如果现做现吃,泡两三天就可以了。
张苑:阿姨,我想问一下,那泡好的泡姜到底是什么味道?
沈清华:你尝一下嘛。
张苑:直接就可以吃啦?
沈清华:可以啦。好吃吗?
张苑:有点酸,有点辣,然后细细的嚼过之后呢,还有一点甜的回味上来。
在犍为县,大部分白口姜在七八月份被销售出去作为仔姜上市。仔姜的价格稍微比较贵,在超市里,卖到六七元,甚至十几元钱一斤。在白口姜收获的季节,犍为当地收购价也要比普通的姜高上一些。
种植户:三元一斤
地头上就卖三元一斤,这还真是姜中的大腕啊!当地人说,白口姜一亩地能产3吨半,算下来,一亩地的效益竟然达到2万元,这相对于许多姜的主产区来讲,效益也算是不错了!由此看来,犍为人叫自己的姜是大腕,还真不是吹牛!
四川省犍为县副县长张凤驰:现在我们县种姜面积约3万亩,种姜农户达到2万5千户,生姜年产值近3亿元,成为了种姜农户的收入支柱,初步形成了菜用姜和药用姜共同发展的产业雏形。
张苑: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云彩我是带不走了,可是这次来犍为不虚此行,认识了犍为的大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