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散养去选择好了,围网也拉好了,不过这第一批放出去的松辽黑猪,却出现了两个问题。有些猪胆子小,不敢往远处走,而胆子大的猪呢,走远了又不回来,这是典型的“野外生存经验”不足。看来必须给它们先培训,再上岗。
培训时间为三个星期,分三个阶段。
第一周主要是适应环境,把它们的胆子练大一些。让黑猪们住在简易的棚子里,给它们吃从原来场里带来的料,不出去活动。
第二个礼拜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驯练的方法很简单,比如说,在给猪吃食物的时候,饲养员一边撒饲料,一边吹哨子,这样,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黑猪们一听见哨子,就会来到这里吃东西。这样,黑猪们以后不管跑多远,都会回到这里来吃食。
在到新家的前两个星期里单纯靠饲养员给的食物,可是到了第三个星期的时候,饲料的量就突然减少了。等到第三周的时候,原本每猪2斤的玉米锐减到半斤左右了,目的就是让猪有一种饥饿感。半斤多的饲料,这怎么够黑猪们吃呢?没办法,只好自己出去找吃的了,由于猪的胆子还很小,不敢往远了走,开始只好都聚在家门口,吃家附近的植物,等草吃光了,黑猪们就逐渐地往外走去找吃的,训练也就完成了。
虽然是放养状态,也要给松辽黑猪合理地分分群。如果不给它们分群,它们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吃草,这个地方的草就很容易被吃光,植被也就被破坏了。分群的办法就是多给黑猪设几个休息点,这样,每一个休息点就是一个群,每一个群里,都不要超过300头猪。
放养的黑猪虽然具有了一定的野性,但是跟真正的野猪比起来,野外的生存能力还是很低的,只要近处有吃的就绝不愿意往远处走,这可给技术人员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不得不经常赶着黑猪们更换栖息地。一是为了让猪们吃到更多新鲜的水草,二也是让那些被猪吃过的地方休养生息。当然了,就算是这种轮牧式的饲养,如果一个群内的猪数量过多,也会对植被造成破坏。技术员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就是在一公顷的林地里,放养三到五头猪最合理。
白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可黑猪们晚上却经常饥饿难耐。这是因为它们在白天采食青绿饲料后有了饱腹感,但很快就消化掉了,这样就必须额外给它们吃些小灶。补饲就是给猪们补充一些能量饲料,最常见的就是补充玉米。每天下午5点左右,黑猪们的自由采食也差不多了,饲养员一吹哨子,黑猪们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再吃一顿营养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