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我身边的党支书 >

[我身边的党支书系列访谈]拓荒者——支芬书记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2日 16:23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NTV-农家乐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d42fbbb7e814551910f9dbd238020cc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解说词】:古典家具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提升了村里的土地价值,更多商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里。既然这里的土地值钱,怎样才能利用它,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呢?支芬大胆的提出改造新民居的想法,一层做底商出租,二三层可以自己居住。

采访村民(吴广田):那时候也担心过,要是招不来的话投资几十万,的确也是一笔,从本身脑子里也想过这个问题。

      【解说词】:为了进行统一改建,支芬为此专门请来了中国水电设计院的副院长王维兴,挨家走访沟通,根据每户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内部结构和风格的新民居房。改造后,户平均年租金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采访村民(吴广田):改造完比以前是强多了,以前我这点面积一年租几千块钱,不到一万块钱,现在我们这底层一层租六万多块钱。

采访村民(刘桂荣):老百姓从西区的经验来看,老百姓也特愿意这种方式,因为什么呢,首先从居住环境改善了,收入也相应增加的……这个土地永远是自己的,你要住那个开发商建的楼,那就几十年以后还是国家的,所以老百姓期待着东区还是照西区似的这样改造,政策老百姓也特别认可。
     
      【解说词】:第一步棋下稳了,但最终的胜负要取决于全盘战略,高碑店村产业经济这盘棋,要把它下好还任重道远。

      主持人现场:看我身后这条蜿蜒流淌的河渠,河岸两侧绿树成荫,那边还有古香古色茶楼,您是不是觉得我身在江南水乡了,其实这里是高碑店村的通惠灌渠,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狼藉的景象,河道里面和两测布满垃圾和废物,那在短短的几年间,怎么会实现现在这样子呢?

      【解说词】:通惠灌渠是京杭大运河的分支,古代的时候曾是南北漕运的重要通道。后来因为年久失修,慢慢河道被堵塞。几年来,渠道两边遍布着村民随意搭建的厕所、狗窝、煤棚子,还有很多坟头,垃圾也随处堆放。

采访村民(刘桂荣):这河道真是的,没法说简直的,污泥、粪便什么都有,特别特别脏,谁都不愿意过去。
采访(刘新):我的印象当中就应该是有水,最起码有一个河面的宽度,我也听说有20多米宽,但我去了我看到那现状太可怕了……你一脚踩下去能给你陷下去。

      【解说词】:支芬看到这种景象,立即找专家勘察水渠,画出建设蓝图,准备恢复通惠灌渠的本来面貌,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但村民开始并不是很理解,1.5公里的垃圾带,怎么可能清理干净,恢复成以前的样子,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采访村民(孟广兰):我们也愿意生活在干干净净的环境里,万一建不起来,这怎么办,鸡飞蛋打两玩完。

采访村民(刘桂荣):作为一个村子来讲,书记哪有那么大的精力呀,也没有资源,大家都有疑问。

采访(刘新):我第一次看到这河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确实没法治……我感觉支书记就没干那活,如果你干了,你就会觉得很难,也许就收了。

      【解说词】:村干部分头一家一家的做村民的工作,都无奈的回来了。支芬拿着通惠渠规划图去拜访村民。

采访村民(孟广兰):那画的是挺好,就跟现在是一样的,后来我们一想,也许行,但是说觉得这真是画成这样,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说要建不起来,我掏钱给你们盖上,后来我们想着人家说这话,人家也不是咱们这人。
采访村民(刘桂荣):在治理了灌渠之前支书记没白天黑夜自己一个人骑车去考察,后来她看了以后就组织两委班子就一同考察,征求大家的意见,咱们需要不需要这个,要想着往前迈进,老百姓过上好生活,必须要治理环境。

      【解说词】:听支书这么一说,村民们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采访村民(孟广兰):她身上穿着就跟过去的工作服一样的,粗布麻衣的,而且也在这干,那天来了河北岸那边,垃圾堆上都插着旗子,大喇叭响,就跟50年大跃进似的,就那个劲头,以为这真是要干。

采访村民(刘桂荣):治理那天,天气还是比较冷,因为刚开春,所以支书记带着两委班子敲锣打鼓地就去了。……他亲自带领大家,风尘仆仆的,也不怕一身土、一身泥。

采访(刘新):我们支书记就是跟我们一样,比我们干的还积极,这点也特别让我感动,而且我记得很清楚。

      【解说词】:其实,当初村民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忧,就是渠边的自家祖坟怎么能轻易搬迁?很多村民认这个死理,不愿意配合拆迁。支芬又是怎么说服村民进行迁坟的呢?

采访支芬:就跟老百姓开动员会的时候,讲了这么一段故事,过去老言古语有一句话,谁谁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谁谁家的人做官了,是因为他们家坟地上长了一棵蒿子,有了那棵蒿子,说人家那坟上长了蒿子了,人家那孩子特有出息,后来作为咱高碑店来讲,就是原来390多座坟,都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灌渠边上,就感觉着是不太好,这次在治理灌渠当中,咱们都把它迁到一个指定的位置,把坟头都不要了,每个坟上都种上一棵长绿的蒿子,要我们说是长绿的蒿子,实际上是种一棵树,松树,这样每个树上挂一个墓志铭,谁谁谁之墓,这样既解决了咱们灌渠沿岸整治的问题,把坟迁走了,再一个咱高碑店这些老祖宗确实都是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下安葬、安息,大家心情会非常愉快的。

     【解说词】:祖坟搬迁那天,支芬带着村干部举行了一个庄重的迁坟仪式,在要搬迁的祖坟前,支芬一个一个给祖坟磕头,村民们看到这种情景,心底的某种东西似乎被触动了。

      【解说词】:心齐了,劲儿就使到一块了。支芬带领村干部、村民一起投入,清理垃圾污水、拆除违建房屋、搬迁祖坟,经过两个多月的千人大会战,这条往日的“龙须沟”终于建成了一条长1.5公里的小桥流水、杨柳成荫的休闲风景带,它一侧的“水乡茶楼一条街”也正在建设中。


相关视频:

【访谈第7期】辽宁篇——刘金钊:做最真实的自己
【访谈第6期】辽宁篇——“村官”刘洪秀创富现在时
【访谈第5期】北京篇——蘑菇王子王为华
【访谈第4期】北京篇——徐磊祥:沃野青春
【访谈第3期】北京篇——王鹏:将梦想照进现实
【访谈第2期】北京篇——王招凯:农村是另一家园
【访谈第1期】北京篇——付艳珠的执着村官“情结”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村支书访谈
  • 支芬
  • 新农村建设
  • 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