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12:59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CTV-聚焦三农 | 手机看视频
兰田村,烂田村。”想当年,这句流传远近的顺口溜,成了兰田村人心口上的一个伤痛。2004年,当时担任自办企业董事长的潘春来“临危受命”,出任村支书。那时,村集体欠债40多万元,70%以上的农户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上任伊始,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潘春来抱着“没有新型农民就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提出了一条新思路——创办新农民培训基地。而基地从建设到运转所需的资金,除了上级政府补助的10万元外,其余的都是潘春来自个儿“掏腰包”。
潘春来的努力受到了各级政府极大的重视。南安市专门召开了兰田村新农民素质培训基地建设协调会议,专题研究如何扶持与推广兰田村的作法,提出要在该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农村“九大员”(即村农技员、计生员、治安管理员等)进行培训,并在该基地基础上尽早创办全省第一所新农民培训学校——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学校,以“素质为本、实践为用”为培训理念,旨在帮助农民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并以此为抓手与突破口,开始全面推进兰田村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按照潘春来的计划,新的培训基地将投资500万元,建设一座3500平方米,集培训、图书、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农民素质培训基地综合大楼。现在走进基地,办公室、村民咨询室、电脑培训室、图书阅览室、器乐培训室、餐饮培训点、健身场、优质蔬菜示范基地等一应俱全。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科技、禽流感防控常识、交通常识、南音演奏、电脑知识、身心健康、荣辱观教育、蔬菜管理技术等等,还举办了村党支部组织设置、乡村邻里关系、宅基纠纷等研讨班。
令潘春来高兴的是,如今培训基地也开始产生出“有形”的效益了。通过培训,村民们自己成立了餐饮服务队、乐队等,并在周边村落打出了名气,业务也应接不暇起来。打从有了培训基地,以往村民们总爱在路边扎堆闲聊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里的红红火火。有时举办培训班一下子来了好几百号人,教室都坐不下,大伙只好站在院子里听。培训基地创办以来,不但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村里也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可喜变化。过去,村里垃圾乱飞、污水横流。现在村民们自觉把垃圾送到定放点,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与此同时,相信科学、相信农业技术的农民也越来越多了。村里因此被南安市评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第一名,还被福建省和泉州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眼下,潘春来为新农民培训基地筹划了新的“三步曲”:创办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为大家提供“点菜”式培训服务;申请开办一档直接服务“三农”的电视节目,在泉州电视台播出,将培训基地的教育资源与电视台的传播优势相结合,让泉州农民都能加入到新农民素质培训的行列中来,充分享受新农村建设的阳光雨露;把培训基地延伸到周边工厂、工场各工种实践基地中去,使农民掌握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基础。同时,他还想在基地设立职业介绍所,为需要就业的村民找工作。
如今,兰田村农民甩掉了“烂帽子”。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400元,村财年收入130万元。兰田村研发的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平台获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不但使兰田村实现了村务、村财公开,还使村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商品销售网络,村民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让其他地方的农民也能分享信息化带来成果,"世纪之村"的产品集成扩展部门还定期到各地开展培训。如今,"世纪之村"已在泉州市2400多个行政村建立起4000多个信息点,农民朋友们纷纷上网开起了"农家店",每月交易额平均达1.5亿元。 潘春来说,未来3到5年,他希望依托"世纪之村",进一步整合农村消费资源,扶育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商和供货商上市,并争取让"世纪之村"在全国50万个行政村得到推广。潘春来还打算把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平台与动漫产业捆绑发展,把已开发出的动漫产品《小牛向前冲》中的“大角牛”打造成像“米老鼠”这样长盛不衰、影响广泛的动画形象,制造中国的“卡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