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三农新闻 >

天保林地 缘何不保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10:29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今天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张满目疮痍的图片,记录下了河南嵩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域内鲜为人知的场景。若非记者深入现场调查,人们恐怕很难了解,被采矿企业“开膛破肚”损毁的,是当地尽人皆知的天保工程林地;在这里大动干戈露天采矿的,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引来的“财神”,其使用林地采矿的项目是经省林业部门审核同意的。

  众所周知,天然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生态、经济资源,它对于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林产品具有重要作用。天然林一旦遭破坏,必将引发一系列生态灾难。我国从2000年正式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是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按相关规定,天保工程区域内是严禁商业性采伐天然林木以及破坏森林植被的开荒垦地行为的。那么,为什么在河南嵩县这个国家天保工程实施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内,天保工程的大片林地却被采矿企业公然损毁呢?

  显然,它与地方利益驱动密切相关。地处豫西山区的河南嵩县是个贫困县,山区面积占90%以上。招商引资或许被作为其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记者调查发现,毁林采矿的,正是县里招商引资企业所为。为了招商引资上项目,不惜毁坏天保工程林地和当地生态环境,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在贫困地区并不少见。为了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一些贫困地区的政府官员不惜以付出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舍弃长远利益、整体利益。

  其次,它钻了现行政策的空子。嵩县丽达矿产品加工厂之所以能理直气壮、明目张胆地毁林采矿,是因为其“证照齐全”,特别是有林业主管部门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性采矿,却作为“基础设施项目”而被审核同意,企业劈山毁林露天采矿而无人管,这样的“原则”是有原则还是没原则?不得不承认,我们现行政策法规中许多“原则上”的含糊框定造成的漏洞,使不少人千方百计找借口,甚至违背政策精神搞变通。

  第三,它暴露了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即便是省林业部门审核同意使用的林地,明明是20公顷,而企业与村民实际签订的合约却是2800亩计186公顷,远远超出核准面积。如此“猫儿腻”,地方林业部门、国土部门为何听之任之、放任不管?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多年来,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危害。天保工程就是1998年洪涝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这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国家工程,是构筑国土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生态资源的重要举措。2000年至2010年的天保工程第一期项目,国家已投资1119亿元,从2011年开始的二期项目投资将达2440亿元,由此可见国家对此工程的重视程度。要真正构筑且筑牢国土生态屏障,就必须保护好天保工程区域内的每一块林地、每一棵树木。不管哪里出现漏洞或“垮塌”,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有效推进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这就需要做实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执行层面、操作层面,都须严防死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国土生态屏障亦然。

热词:

  • 每日农经
  • 致富
  • 致富经
  • 科技苑
  • 农广天地
  • 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