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按照现在的情况,亩产能超过400斤就不错了。”在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刘家村,村民刘仁胜看着自家的19亩玉米(2330,7.00,0.30%)地,愁眉不展。而这片田地,原本是年产量超千斤的稳产田。
“出芽率低,矮秆太多,高秆易倒伏”,让刘仁胜苦恼的正是购自山东鲁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鲁农种业”)的所谓“莱农14”玉米良种。但这些“良种”身份成疑。
鲁农种业系高青县农业局下属企业改制而来,公司董事长张献忠仍任高青县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属副科级。(本报6月24日A2版曾予报道)
刘仁胜的遭遇并非个例。采访中,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与高青县农业局的密切关系,也催生出鲁农种业频频借用的盈利模式———打着农业局统一供种的旗号,组织乡镇管区及村委干部动员村民订购。
30日,导报记者致电张献忠,对方没有接受采访要求。
减产或超六成
29日,高青县高城镇。连日的雨水冲刷,使得道路两旁大片的玉米地显得格外葱郁。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玉米是高城镇的主要农作物。绿油油的田地,承载着许多农户一年的希冀。
但当地许多农户最近却高兴不起来。得知导报记者前来调查鲁农种业所售“莱农14”,该镇刘家村的多名村民主动联系上了导报记者。
刘仁胜今年累计种植了33亩玉米,是刘家村的种植大户。其中,有19亩地种植的是鲁农种业供种的“莱农14”。
在刘仁胜的地头,导报记者注意到,刘的玉米植株高矮不一。高秆已达到1.4米左右,而矮秆却只有0.3到1米上下。粗略判断,刘仁胜所种“莱农14”矮秆比例高达1/3左右。此外,倒伏、枯萎病以及畸形等劣种特征,也在其中体现。
“看这样的长势,减产可能超过六成。”刘仁胜说。
实际上,由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研发培育的玉米种“莱农14”,近年来在当地一直很受欢迎。“真正的‘莱农14'品质好、脱水好,且耐密植,抗病性佳。”作为“莱农14”两大指定经销商之一,连胜种业总经理夏连胜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是否是刘仁胜种植不善或连日的降水影响了玉米的长势?刘家村村委主任刘庆文告诉导报记者,该村“莱农14”种植户都遭遇到类似的问题,而其他品种的玉米则长势较好。刘家村村民信方红和刘庆合等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就在同一块田地上,刘仁胜田东另一村民所种的“三百218”,长势颇为喜人。而距刘家村一公里左右的周家村,有村民种植着从连胜种业购入的“莱农14”,也未遇上述问题。
此前不久,博兴县公安局一名民警向导报记者证实,当地公安部门曾扣押了博兴金种子公司从鲁农种业购进的约9000斤玉米种子。随后,在将样品送至北京农林科学院进行DNA鉴定后发现,所扣种子并非真正的“莱农14”。
同时,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警向导报记者证实,在问询公司相关当事人后获知,鲁农种业销售到高城镇的“莱农14”约有3.8万斤。若按照每亩地需5斤玉米种子计算,仅高城镇一地,受害面积可能就高达7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