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农村必走之道
【主持人】:那么咱们村党支部为了鼓励村民参与种植,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您也给我们讲一讲,看看它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效果?
【王连明】:我们扶持政策从建棚开始,建棚当中,我们每一户,就刚才说拿出一个五千块钱来,剩下的,你像水、电,包括初期建设的费用,全是集体拿的,我们那会儿每一个棚集体要拿六千块钱左右,之后我们从技术这一块帮助村民,一开始没有技术,从技术这方面请专家、请老师,长期在我们那儿住,而且区里边又给我们办田间学校,当时有问题,当时在田间、地头棚内就解决了。
|
王连明书记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最初制定的这种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群众上路的发展模式,经过实践的论证,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吗?
【王连明】:我个人认为我们走的道是对的,反正我个人认为,村民要富,群众要富,靠政府、靠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才能让村民富裕起来、幸福起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所以像俺们支部引路、党员带路、群众上路,应该说体现了一个叫党的政策,一个叫党的这一块,就说为人民所做的事儿,虽然说我们村的面积小,一点点,但是整个看起来,刚才我说的那句话,村民要富,按大的说,人民要富,只有靠政府,只有靠共产党。所以我肯定我们走的道是对的。
【主持人】:那么在您的倡导和带领下,多种形式经济共同的发展,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王连明】:这个我认为要结合自己村里内的实际发展,把村里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把这个村搞起来,这是我一个体会。再有,这么多事儿,甭管你干什么,要有一个宗旨,就是怎么把村民让他收益提高了,让他的兜口富起来、鼓起来。
|
王连明 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党支书 |
【主持人】:那么您对本村未来的发展,这种经济规划中,计划打造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和文化的模式?具体怎么考虑的?您给我们谈谈您的想法。
【王连明】:这就是以后的了。我想,因为这是我们支部班子多次开会研究的,制定了一个几年以后要把我们村打造一个“企业化”的村庄。就说我们形式上,我们的村民既是打工者,又个个是老板,走这个共同富裕的道路,既是老板,又是打工者,这是把我们村形成一个企业化的村庄,这是在经济这一块。
然后在我们村其它方面,像村政建设,文化这一块,我们还要向城区边上的村民那样,到时候娱乐,生活得更美好这一块要再提高。
【主持人】:我们也听说您在这村里建了沼气池和污水处理厂,您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是怎么理解的?相比以前的单一农业经济模式,它有何优势?
【王连明】:沼气池,这个就是我们村头一批的新农村建设,国家定的这个项目让我们建的。循环经济是农村必走的道,必须要走的。您看我们将来在农业这一块就要形成一个循环。您看我们现在农业的下脚料,比方玉米秆这些各种的秧下来以后,没有用了以后我们可以加工,种双毛菇,也可以种金针菇,这都是用农业的下脚料种出来的。这个收购完了以后,这个下脚料它的培养基就可以做成有机肥,有机肥又循环到这些蔬菜上,它既经济又环保,而且又降低了各种产品的成本,提高效益。所以说循环经济是农村必搞的、必走的道。
【主持人】:刚刚听完您这个介绍以后,可以说真正是无公害,这些都是循环来做。那么这几年您草厂村做村支书,对您来说您的收获是什么?
【王连明】:一个,我干的事儿不多,成绩不大,但是我感谢村民能够理解我,我以后的工作,卖多大的力气,不需要什么,我就需要村民的理解,村民理解我,就等于比任何荣耀都大,这是我第一个感受。
再一个,要把村里真正带富了,从我个人这一块,应该事事装着村民,因为我是村支部书记,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为了村民,这是我的想法,但是从我的工作成绩这一块,还是很少的。我欣慰的就是村民这些年能够理解我,能够理解我们领导班子干的事儿。
【主持人】:谢谢王书记,种大棚、兴农业,给草厂村的农户带来的不仅仅是日益增加的收入,他们正在体会一种从未有过的自信,正是在王书记的带领下,草厂村人的梦想都一一实现了。我们相信,未来草厂村的发展会更加美好,再次感谢王书记做客我们中国网络电视台,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身边的党支书系列访谈”节目,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