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我身边的党支书 >

[我身边的党支书]王连明:让村民腰包都鼓起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1日 12:11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NTV-农家乐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9FB005E3ED94cd09F0AF6B8C14B70C9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自筹资金建“创业基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络电视台农家乐频道的《我身边的党支书系列访谈》第三期,我是主持人倧博。2013年以前,距北京失去仅50余公里的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还是一个从事传统农业的穷村。穷则思变,草厂村的当家人王连明带领村民,依靠发展都市型农业,使这个昔日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的穷村子,发展成为京郊闻名的无公海蔬菜种植专业村,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小片。
    (小片)
    【主持人】:小片播放完了,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王连明书记,欢迎您来到我们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演播室,先跟我们网友打声招呼吧。
    【王连明】:大家好。

王连明 通州区漷县镇草厂村党支书


    【主持人】:王书记,我们想先问问您,刚才我们也介绍了草厂村以前是一穷二百,那时候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哪儿?是什么促使您有了创业的想法?
    【王连明】:那时候我们村的农业主要是靠粮食、小麦和玉米,所有的农业都是没有其它经营的,那时候卖粮也难,卖粮难,收入也低,集体这块也是挺穷的,那会儿就等于两个穷,一个是村民穷,一个是集体穷。
    反正那会儿村民要遇见一些事儿,没有钱就得四处去借,想办又没有钱,所以村民就挺着急的。所以我就想那时候怎么让村民富起来,提高他们的收入。
    【主持人】:当初您建立“党员科技示范基地”要求全村党员自筹创业经费,一切风险由支部和党员承担,那时候他们有顾虑吗?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
    【王连明】:当时创建党员科技示范基地,那时候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村民从传统的种植观念,带出来,让他们搞设施农业,按现在说就是种大棚,提高他们农业的经济收入,让老百姓富起来,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目的,为什么要建“党员科技示范基地”,那会儿村民眷念比较陈旧,祖祖辈辈都是在种粮,没有接触过设施农业,说搞种菜、搞多种经营。特别是市场,是市场这一块,是在我们村民脑海里,就没有这个意识说怎么去把农产品变成钱,没有这个意识。所以为了打破村民这种传统思想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农业设施能够使他们富裕起来,所以我们就建立了党员科技示范基地,目的就是打破村民的那些个传统观念。

王连明书记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


    当时建的时候是困难不少,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去带头,等于给党员搭一个平台,也给村民搭一个平台,让党员干,让群众看。说种好了挣了钱了,带着老百姓去干。我们的村民挺憨厚的,但是他挺实在,非得看着你这东西确实能赚钱了,他才会跟着去干,你怎么说他都不相信,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用实际、用现实去带动村民,那我们就发挥党员的作用,把我们村的村民带动起来。
    【主持人】:我想问问您当初为什么决定引入花卉,还有反季节蔬菜等进行试种,是不是也是经过以前大量的市场调研才选定的方向?
    【王连明】:对,因为我们村历史上没有种过菜的人,也没有会跑市场的人,所以我们就发现村里的能人,花卉,种花卉的人他是一个能人,他种了几年,第一个,有技术;第二个,他懂得市场。所以我们就选择是以花卉和反季节蔬菜入手,这样我们就能避一下风险,也能保证我们一种或者一干就能成功,就是从这个目的出发的。
    【主持人】:但是我们知道2003年草厂村的温棚那时候刚刚建成,被一场罕见的大风被冰雹摧毁了,那时候有没有想过打退堂鼓?
    【王连明】:这个一开始建是我们没预想到的事儿,属于天灾吧。当时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因为我们一开始没有钱,没有钱,党员集的资,还有工资也没有发,整个投入在党员科技示范基地了,遇到这个天灾以后,当时我的心情也是感到完了,想干点事儿还给老天拦了。当时我也想这真没法办了,我们筹集的钱挺难的,刚一建又塌了,在我的心里想我说绝对是不好办了。可是那时候有这想法,我说怎么一想发展就遇到困难,是不是草厂村不能干这事儿啊?心里就有这想法。
    后来,我们把这事儿跟镇党委说了,得到了镇党委的支持,说你这条道是对的,镇党委伸出了手来拉我们一把,给了我们部分资金,让我们把土棚建成砖棚,这是一个,后来我们的党员在党代会上也提出了,这路子,不能退,遇到多大困难有我们党员去做,所以有党委的帮助,有党员的支持,有群众的理解,我们就做到了现在这样。
    【主持人】:我相信在这一段时间肯定还会有很多苦难,哪些困难给您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王连明】:就是我们把棚建起来了,党员基地的效益也出现了,部分老百姓也认识到了种蔬菜要比种粮强十多倍。但是有部分人就想种棚了,想种棚了,他们实际刚接触这事儿,在销售这一块,在市场这一块,在他们意识当中还是个零,种菜种出来了不知道往哪儿卖,有的种完这菜,正赶这个季节菜价低,他没有这个经验,所以对他们来讲菜卖不出去是一个打击,对我们支部来讲也是一个考验。那时候我们支部的几个人出钱,也是跑市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的百姓种的是大白萝卜,没少种,当时就卖不出去,后来我们满市给跑,包括做萝卜丝的加工厂,东西是卖出去了,但是比较便宜,我们那时候就商量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凡是种这种大萝卜的,我们要保证他有利不赔,这个是我印象最深的。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党支书
  • 系列访谈
  • 王连明
  • 草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