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村官系列访谈 >

村官系列访谈第五期——“蘑菇王子”王为华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17:10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NTV-农家乐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d372cd290ea4ba9334f63b140674959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但统购统销就意味着要村里承担几十万的风险,万一集体收上来,卖不出去怎么办?村委会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为了将栗树磨项目继续推动下去,王为华必须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他开始研究政策,找相关部门协调,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采访:村官办主任冯俊英)对于资金这一块,因为北京市有一个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一个办法。我们有一个科委的项目,他是从科委争取了50万元,分两年放到他们村里头。

     有了每颗苗木1.5元的补贴和6元的收购保底价,村民心里彻底踏实了,种植户一下子由原来的十几户增加到三十几户,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小规模实验种植。为了带动栗树磨产业的发展,王为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准备自己筹资3万元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

(采访:村官办主任冯俊英)他自己带头种,这样让老百姓也是降低对风险的认识,他自己都能肯投资去种,那就说明这个林下经济的发展,这个种植还是有利润的,所以这样给大家也做了一个表率。
    
(采访:王为华)当时确实有一些担心,担心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我是刚毕业,大学的时候我还有,当时种栗树蘑的时候我还有一万四千块钱助学贷款没有还,我身上再借一些同学的钱,如果我不成功,我身上就有三四万块钱的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第二个问题就是最担心的,产业的发展,如果说我失败了,可能还不如我不种,我就做一个管理者,他们看到你失败了,今后不敢种了,你都失败了我们还怎么种,对村民的积极性,对他们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的一些激情,还有一些信心,得有很大的打击,有可能我失败了之后,这个产业就有可能起不来了,当时主要考虑这方面的一些担心。

     为了同时兼顾工作和实验种植,王为华找村民一起合伙种植,他负责技术,合伙人负责日常管理。那段时间,他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赶到实验基地干到七点多,然后再骑着自行车去村委会上班,晚上下班又直奔基地干到天黑才回家。

(采访:村民刘久容):早晨他起来就上地里赶紧转去,就看去,晚上不黑天不会去,每天在地里转看,看着蘑菇生长的怎么样,有没有坏了,或者该通风了,该浇水了,他上大喇叭,我们村有栽的,四十来户,广播,今天该浇大水了,明天该通风了,就这样广播,大家都知道了,大喇叭广播。

(采访:党支书王富坤)他有他伙伴给他帮帮手,但是主要还是靠他自己,运回来了,能卖的还要送到各个饭店去,包括我们其他的户,收回来的蘑菇都是他管,要入库,入到我们保鲜库,这样出库入库都归他管。

(采访:王为华)我下过决心,因为对于所有事来说,没有百分之百的机会,没有百分之百保证你成功的机会,只要有80%,我决定必须得做,我要尽100%的努力,阻止另外20%的发生,这就是我需要做的努力。

     种植栗树蘑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和艰难的过程。王为华承包了142个大棚,意味着要挖37方土作渠;把11吨重量的菌棒放到里面;再把八百多根竹竿用火烧后,用手窝成棚的形状,一根根插到地里;为了避免强风吹跑棚顶,还要用五百多块方的石头,压住栗树蘑的开口,所有工作完成之后,要给棚安装上总共七百多米的微喷管道再装上喷头。六百多个喷头都是用手拿着锥子,一个个将管道壁刺破,把喷头硬塞进去的。

(采访:王为华)这所有的工作干完之后我手上全都是水泡,而且手好几天伸不直,手心用东西顶的特别特别疼,那段时间就是也感觉到,确实是压力比较大的。
当时没有太多的考虑,因为我就是说闯出去我就豁出去了,我就干了。
因为做这个位置,做试验田必须成功,没有任何失败的机会。

       对于王为华来说,这是一场硬仗。但是让他感慨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向他伸出了援手。他觉得靠自己很难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就找了7、8个村民帮忙,没想到这几个村民又叫来了他们的邻居和朋友,最后一共有39人在栗树蘑实验基地做了义工,分文未取。

(采访:王为华)好象是到家了,有的时候好像真的,好多事情就感觉是到家了,好多人都在想着你的困难,都在想着,我帮你做一些事情,让你的工作更加顺利一些。

     菌棚搭起来了,管道铺设完了,菌棒种上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王为华每天到基地查看情况,盼着蘑菇快点长出来。

(采访:王为华)特别特别迫切,因为去年的时候气侯比较晚,按正常的话栗树蘑在5月中下旬应该是露头了,但是一直是没有,所以我心里面一直在打鼓,我是按技术做的,到底能不能出。但是我那种期盼,我那种犹豫不能让村民看出来,因为他们要看到的就是你有信心,我就能把他做成。
我每天都骑自行车去栗树蘑基地察看,他们说蘑菇能不能出,我说肯定能出,非常信心百倍告诉他们,每天把每一个棚撩起来,看看这个棚有没有出,那个棚有没有出,就好象那种期盼的那种感觉马上赶紧出来,做梦都想着第二天早晨我能抱一个大蘑菇,那种特别特别的期盼。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那天早晨王为华像往常一样在地里巡查,突然发现一个棚地上有裂缝,他兴奋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采访:王为华)那种感觉真的是很难说,因为我期盼了四十多天,四十多天的时间我每天都在等待,每天都等着它破土而出,好像期待着自己的一个孩子似的,盼着他成长,出来之后有点特别。

    当时跟我借钱的同事朋友说,我说我蘑菇出来了,他说你种的蘑菇不出蘑菇还能出什么东西,可能是他们对于这个说法,但是从我来说,我从付出,从期盼来讲,我就特别希望它尽早出来,满足我心里那种盼望,那种渴求那种。

往期回顾:

【访谈第四期】徐磊祥:沃野青春
【访谈第三期】王鹏:将梦想照进现实
【访谈第二期】王招凯:把农村当做自己的家园
【访谈第一期】付艳珠的执着村官“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