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条深色牛仔裤,一件深灰色的线衣,个子不高,带着高度近视镜。这就是我在4月的某天采访刘清泉书记时他的摸样,一副毫不起眼文弱书生的打扮。然而,正是这外表文弱的他带领着一个负债高达140万元的乡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采访的刚开始,我打趣道:“刘书记,现在您的家乡富裕了,您应该能有时间多关心家人了吧?不用像以前那样三天两头再为村里的事奔走了吧?”可刘清泉书记却很无奈的回答:“哪有那么容易闲下来,天天做的事一样也没少,虽然我们村进入了正轨,可要为百姓做的便民服务还需要更多的完善。”这里可能有读者要问,为什么我会说刘书记三天两头不着家。这要从99年刘清泉当上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党支部书记说起,那年新庄村还是一个负债140万的贫困村,前两任书记都因为百姓不断上访而走,刘书记回忆说:“当时从我家到屯里每天要走25里山路,我那时的想法就是能有一条路,能修一条通车的道路。从那时,我就告诉自己,我要改变我的家乡,我要让这里富起来。“正是这个愿望,让他短短几年内,还清了村里的负债,还带领百姓攒下了1100万的现金存款。也正是这个责任,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村里,而忽略了家里的妻子。刘清泉的妻子说他天天除了忙村里的事还是村里的事,天天不着家。
刚上任的时候刘清泉接待最多的是村里的债主,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张口就是啥时还钱。当年秋季收粮时,有个债主拎着袋子想强行灌粮食,怕下手晚了连粮食也捞不着。一个存款大户竟要换村办公室锁头,说不给钱就要房子。存款的要钱,欠款的不还,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开展工作的障碍。刘清泉下决心解决债务问题,他通过采取对内严格管理,取消招待费,杜绝不合理开支;对债务清理登记,剔除高息复利;对欠款户催促还款,树立诚信意识;公开发包机动田等办法,逐步化解了村级债务问题。
接着,刘清泉对村里的电网进行了改造,开通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整修了15公里砂石路,通了客车。学校开设了微机、英语和远程教育。新庄村的中小学生不再交学杂费、书本费,实现了免费入学,并且每个孩子拥有1份村里统一投的平安保险。集体经济有实力,解决问题有能力,村支部就有号召力。
刘清泉认为,村级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学规划问题。2001年,他借到哈尔滨参加农业博览会的机会,联系到东北农大的专家为新庄村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就这样,在农大教授的帮助下,全省第一个村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诞生了。针对村民种地思想保守,种子退化、技术落后的问题,刘清泉依据规划调整种植结构,强化对农民的科技引导和服务。引进玉米新品种“丰合10”的时候,刘清泉和村干部到双城拉种子,为了节省费用,装卸都是自己干。试种也是由村干部带头,风险自己担,最后,种植了新品种的地块亩增产超200斤,村民们开始跟着种了。几年来,新庄村先后引进三大作物品种9个,淘汰了低质低效品种30多个,村民累计增收达400万元。统一购进种子、肥料和农药,每年仅生产物资一项就为农民节省资金5万元。
人多地少是新庄村面临的一大难题。光靠土地不行,富余的劳动力怎么办?从2002年起,刘清泉就张罗着统一输送村民外出打工。2003年年初,刘清泉得到营口港务局需要大量人工的信息。春节刚过完,刘清泉动员了120多人,租用大客车开往营口。怕出问题,他就自己亲自去送,50多个小时没合眼连续跑两趟,到家后累得下肢浮肿,连袜子都脱不下来。通过不懈的努力,新庄村输送村民外出务工的渠道打开了,每年外出务工的村民达300多人。村民外出务工经常遇到权益受损害的问题,为此,刘清泉倡导成立了农民工工会,为外出农民维权。青年农民韩延军,在修雪乡公路时与某建筑公司员工发生争执,头头指使人将其打伤。事发后,刘清泉领着两名干部连夜赶往雪乡。300公里山路,坡陡弯多,有的地方防护栏还没安装,现在想起来让人后怕。经过两天交涉,争回了2万元赔偿款。临走时,那家公司经理握着刘清泉的手说:“你真行,为一个农民跑这老远,冲你这精神我也得给钱。”
新庄村的百姓富裕了,刘清泉又把目标瞄准了服务功能的创新上,他创造了农民组织化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1+3+N” (“1”即党支部和村委会,“3”即农民合作社、农民工工会、计划生育协会,“N”就是不断改进和增加的各种新型社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刘清泉在创新服务上,很善于“整景儿”,愿当“出头的椽子”,他的“1+3+N”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全村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生产发展和村风文明。
采访最后,我们聊到了他们村最近投拍的《雪落牤牛河》这部影片。这里,我了解到,这个片子主要是围绕他们村的发展改革所编写的,刘清泉告诉我,说:“影片会在6月上映,这部影片不是从盈利角度出发筹拍的,我们主要是想要给当下人展示当代农村发展建设的一面,也同时希望给其他和我们村以前一样的贫困村一个借鉴,告诉他们,贫困是可以摆脱的。最后,我希望大家能通过影片,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