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三农新闻 >

蔬菜直销,看起来很美?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0日 17:11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农民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本报记者 张艳玲

  凌晨1点,张强开着面包车准备出城,他要到自己老家四川省邛崃县去批发第二天所售的蔬菜。“早点儿去,能从老乡手里买到品质好些的。”张强告诉记者,这几年,老家种蔬菜的农民多了,逐渐形成了一个蔬菜交易的临时市场,农民会把自己种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卖,比起成都市区二、三级批发市场要便宜很多。

  随着成都各区县蔬菜种植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加上高密度、立体化的交通路网体系的逐步形成,使得生产、零售环节直接对接的成本降低,原本零碎分散在蔬菜多级流通环节的利益空间正在被整合,蔬菜零售业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引来大大小小的掘金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个体户,还是资本雄厚的大企业,想要通过缩减流通环节,获得超额利润,并非易事。

  谁在掘金?

  去年10月,张强在成都市高攀农贸市场附近以每月2000元租下一家临街门面,挂上了“平价蔬菜超市”的牌子,和妻子一起开始了卖菜生意。从此,也开始了奔波于成都邛崃两地、黑白连轴转的日子。

  无独有偶,2013年元旦,在成都市武侯立交桥菜市旁,一家不到20平方米的门面正式开张营业,这家名为彭州蔬菜基地的菜店开业首日便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捧场。“我们直接到彭州市的蔬菜基地进货,进价便宜,卖得也比菜市便宜。”菜店老板李敏告诉记者。

  独门独户,紧邻社区菜市,从成都周边蔬菜基地、农户手里直接低价进货,所售蔬菜大部分品种价格比菜市低10%~20%,在成都大小社区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平价菜店。

  比起单枪匹马的个体户,资本雄厚的企业则展示了更大的雄心壮志。

  每天不到10点,满载着成都周边区县生产的新鲜蔬菜,成都新品川食品公司的30多辆直通车已经赶到社区。2012年4月28日,在成都市农委、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历时一年的准备后,成都新品川食品公司的“菜宅送”业务正式运营,通过具有冷藏和智能调度功能的农产品产销数字化直通车,将田间的蔬菜直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新品川食品公司是门里集团下属企业,而“车载菜市”仅仅是新品川蔬菜零售业务的一小部分。门里集团农业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刘滨向记者透露,2013年,公司将有200家实体店铺开业,力争将销售网点全面铺开。

  几个月后,“天瑞园”成都“菜篮子”工程在成都市高新区启动,四川天瑞园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用3年时间在省内设立至少300家农贸超市,在农贸市场设立统一形象标志的蔬菜直销点200个、联营蔬菜销售点500个以上,最终打造四川第一农贸超市品牌。

  薄利未必多销

  “开业3个多月了,因为店里大部分蔬菜价格都比农贸市场便宜,逐渐有了些老客户,营业额稳中有升。”张强说。记者看到,店里莴笋、芹菜、儿菜、萝卜等随意堆在简陋的货架上,叶菜都有些蔫了。

  “因为进货花费的精力太多,所以后期就没有那么多精力打理。”张强说,自己从不在菜上洒水,也不怎么整理,靠的是低价多销。然而,对于现在的销量,张强并不满意。他说:“现在每天只能卖800多元,虽然比一般小菜摊强,但平均下来每个品种卖不了多少,进回来的货卖不出去损耗就大了。”

  李敏也经历着同样的困扰。“买太少,又觉得去一趟不划算,买多了,卖不出去,不新鲜不说,损耗还大。”李敏说,现在销量大和易储存的蔬菜就去彭州进货,其他的去附近的零售兼批的菜市场进货。“10分钟就到了,很方便。”

  “跳过传统的批发市场,虽然进价便宜了,但集货、配货的成本却增加了。”一位多年从事蔬菜批发的老板分析说,“蔬菜是快销品,品牌忠诚度低,即使价格便宜,辐射半径一般也不会超过一公里,因此薄利未必就能多销。”

  向谁要效益?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企业。走进高攀农贸市场,“天瑞园蔬菜直销点”的牌子格外醒目,然而其近2米的摊位却成了对过经营户唐定财的“仓库”,摆放着其新进的几大捆莴笋。“他们去年夏天就在这儿卖了一个多月,生意不好,就不做了。”唐定财告诉记者。

  而与不计劳动力成本的个体经营模式相比,企业经营还面临着包括人工、管理、财务等各项运营成本。“一个直通车配备3个人,这么多人,每月工资开销就得几十万元,再加上直通车的折旧费、维修费,还有配送中心的运营费用……”刘滨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菜宅送”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如何才能打破瓶颈,实现利益的突围呢?“全面铺开销售网点,扩大销售规模,管理运营成本才能被均摊下来。”成都市商务局相关人士认为,蔬菜直销企业的出路在于规模化经营。

  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成都蔬菜直销企业的扩张之路并不顺畅,有多家蔬菜直销企业的门店由于亏本而关闭,而一些企业也开始由自营门店转向加盟发展模式。

  “零售企业有天然的扩张冲动,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冷链系统需要不断加强,供应链的顺畅运行需要更强的管理队伍,资金压力不断增大,各项风险可能随之而来,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全局。”刘滨向记者分析,“再加上蔬菜要实现标准化很难,集货、分拣、保鲜、分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蔬菜附加值低,做蔬菜零售渠道商,不可能盈利。”一位原本打算进军蔬菜直销业的老板考察市场后,放弃了这种念头。他告诉记者:“一些大型的一站式购物商超,依靠低价的蔬菜生鲜吸引顾客,带动其他商品销售,整体核算下来盈利,其实他的蔬菜生鲜业务根本就不赚钱。而现在要把他们不赚钱的业务,单独拿出来做,怎么可能盈利?”

  “若企业仅仅把盈利点盯在缩短流通环节,靠卖菜实现企业的资本积累,那太难了。”刘滨说,虽然目前公司每年亏损上千万元,但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我们在打造整个产业链,从产业链上游的农业生产资料、相关技术研发,再到中游的养殖业、粗加工,到零售终端的构建。通过控制链条中的节点,实现链条的摆动,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才是我们的盈利方向。”

热词:

  • 每日农经
  • 致富经
  • 聚焦三农
  • 农广天地
  • 生活
  • 567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