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三农新闻 >

集体经济离不开负责任的村干部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5日 09:50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农村大众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编者按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村集体没钱,办公经费都成问题,村干部工作起来束手束脚,积极性可想而知;村集体没钱,村里的水、电、路没法建设维护,影响到村民的生产、生活,降低了村集体在村民心中的分量。因此,今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政性收入”的要求。

  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现状,媒体已有诸多报道。本报记者不再对这一现状及成因进行细说,而是选了三个村,对其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进行了剖析。记者没有选择多年前集体经济就已经发展得很好的村,而是选取了各种条件并不优越、这几年靠自身努力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村庄。虽然这些村庄集体经济现在离雄厚还差很远,但其做法对集体经济仍然在薄弱基础上止步不前的村庄应有借鉴意义,这三个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集体经济搞得好,都有负责任的村干部。

  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 20年置办出1000万元“家当” 本报记者 孙成民 本报通讯员 赵磊

  收完了稻,地里一点农活没有了,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党支部书记王启龙带着村干部,把村集体的29台农机仔细收拾、保养了一遍,整齐地放进农机仓库。置办这些农机,花了200多万元。村集体的钱来得不易,王启龙对这些农机格外爱惜。

  “别人卖资产时,我们攒资产”

  1991年,王启龙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不算已经分包到户的土地,王鲁村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就是两个简易码头、9间老旧沿街平房,资产不过30万元。全村1800来口人,只有1400来亩耕地。

  “不富裕的日子,我们就节省着过。”王启龙说,节省下来的钱攒起来,用于置办村集体资产。1992年,村集体买来吊车等装备两个码头,以提高码头的承包费用。到现在,村集体在两个码头上的投入超过20万元,年承包费涨到了5万元。今年元旦前码头承包合同到期,再发包年承包费就是10万元了。1996年,村集体投资建起了一个小屠宰厂,目前已投入70万元。屠宰厂外包经营,一年承包费5万元。1997年村里又建起个网绳厂,累计投入70万元。网绳厂同样外包经营,这两年网绳市场不好,村里一年只收2万元的承包费。

  在这期间,村里投资150万元,先后建起了39间沿街房。房子对外出租,一间一年3500元,一年增加了13万多元的集体收入。

  除了让利给村民的,王鲁村村集体到现在一年的实际收入是40万元。“像我们这么大的村,手脚稍微一大方,一年十来万元的集体收入,就花没了。”王启龙说,王鲁村是尽量把每年村集体的收入攒下来,“在别人卖掉集体资产时,我们一点点地攒资产。”

  20年积攒的结果是,现在王鲁村有了价值1000万元的村集体资产。

  “只有集体的钱,才属全体村民”

  村集体逐年有了积累后,王鲁村又把眼光转到村民身上。村民种着1200多亩稻田,育苗、插秧、收割,累人不说,还耽误了村民干其他活挣钱。

  2008年,村里买来两台插秧机。机器插秧市场价是一亩60元,村里只收村民30元。从2009年开始,村里陆续买来插秧机、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到2012年12月份,村集体已购买农机29台套,加上存放的车库,共投入200多万元。村里还建起了15亩水稻育秧田,村民连秧苗都不用育了。

  现在,当地的农机作业每亩费用是:耕地65元,割麦60元,插秧(含秧苗费)250元,割稻80元;王鲁村分别向村民收取35元、40元、120元、50元。村民种一亩水稻,仅这些就省出210元。村里向村民收取的机械作业费,仅够燃油和维修费用。“村里一年仅让利给村民的机械作业费用,就达30万元。”王启龙说,这些年的发展,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集体的钱,才属于全体村民。”

  农机作业费用大幅度让利于村民,面临着亏本危险。王鲁村的做法是,不雇农机手。全村包括小组长在内的15名村干部,义务当农机手。这还不算,村干部还开着机器到别的村找活干,2012年给村集体挣来了3万元的纯收入。

  村集体想重新种地

  现在,王鲁村的1200多亩水稻,育秧、耕地、插秧、收获全不用村民管,村民要做的,只是田间浇水、除草、打药之类的日常管理。对于这种“半托式”的农田经营模式,王启龙觉得还有改进的地方。

  现在,王启龙正在和村干部商量着,想把全村的1200亩水稻田换个经营办法。流转出300亩,由村集体经营,生产有机大米;剩下的900亩实行“全托管”,生产绿色大米。“农户分散种水稻,农药、化肥都不好控制,生产出来的大米卖不出好价格。”王启龙说。

  集体经营流转来的300亩地这事儿,基本定下来了,2013年开春就实施。但对于“全托管”剩下的900亩稻田,王启龙还在犹豫着,“风险有些大”。“农业生产受天气和虫病影响太大,遇到大的灾年,村集体现在的实力,承受不了这900亩地的损失。”王启龙说,村民很愿意村集体实行“全托管”,到底走不走这一步,王鲁村春节前就能定下来。“就是近期不实行,集体有了承受风险的实力后也会实行的。”王启龙说,“一家一户的种地模式,从哪个角度看都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

  后记 记者和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村干部,聊起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听到的几乎是同样话:一心想着发展,可没钱。有了钱,发展起来确实容易,可现在的实情是没钱。没钱的情况下,只能是穷日子穷过,有点钱别乱花,攒下来,置办点小“家产”。慢慢攒,慢慢置办,总会由小变大的。这样做虽然慢,但总比什么也不做强。王鲁村用20年时间积攒下千万元集体“家当”,就说明了这一点

热词:

  • 每日农经
  • 致富经
  • 聚焦三农
  • 农广天地
  • 生活
  • 567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