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粮食的库存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新粮难储、陈粮难出。过高的粮食库存,不仅加大国家财政压力,更将导致整条粮食产业链的“政策失灵”与“市场失灵”。
去库存,刻不容缓!“两会”代表和委员呼吁要调整农业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加要素投入,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让粮食供给在减与加、多与少中寻平衡,回归理性。
库存量:玉米压力最大
“这段时间,进口玉米到港价格是每吨1500元左右,国内是每吨2000元左右,内外价差近500元。”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价差导致国储库粮食压力很大。“库存导致各方面费用都会产生,在许多地方,因为库存太高还存在露天存放的问题。一吨玉米一年的保管费是250块,几千亿斤玉米,费用是非常高的,去库存刻不容缓。”
数据显示,自2012年秋粮上市以来,由于连续3年的主粮供大于求,我国三大主粮政策性库存持续大幅度增加。
“库存压力最大的是玉米,所以去库存更多指的是去玉米库存,包括去老库存和新库存两种。”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强调去库存的压力来自玉米。
“从‘北大仓’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量’上的发展已近极限。”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在小组会上发言认为,黑龙江的玉米库存超历史新高。
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粮食一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五年粮食总产居全国第一位。作为全国玉米产量第一大省,黑龙江省在2015年玉米产量达5000多万吨,而目前玉米库存高达9000多万吨。
赵雨森说,由于国内外粮食价差较大,国内粮食购销市场不景气,黑龙江省粮食市场多年以来都是“政策市”,很多粮食都进入了国储库,致使库存粮食越来越多。“库存积压问题已不容小视,粮食储存时间越长,损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