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掉价”的玉米

三农 农民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08:4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玉米价格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发酵。

  记者在梨树县八里庙村采访时,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农民。他叫卢江,手里拿着一个长得不大点儿的玉米棒,火急火燎地来找卢伟。

  “今年是白扯了。你看俺家今年小苞米就这点大,我没入社呀。”卢江说,“我们现在脑瓜旧了,掌握的技术没人家合作社新。”

  卢江家里六口人,种着两垧多地,是比较典型的散户。他告诉记者,今年他选的玉米品种也不行,跟去年比一垧地得减产六七千斤。

  “人家合作社都是上厂家直接取的种子,咱还是过去的种子。”卢江说,“去年我一垧地打了两万六七。今年一个是品种没选好,打药没打对,咱这个生虫子了。再一个倒了,咱种那品种也不抗风,刚结上棒风一来就摇倒了。”

  卢江眼圈红红的,他说头几年觉着自己种地挺精心的,今年一瞅,灰心了。

  “现在苞米才7毛多钱,跟去年那没的比。去年最低那也得达到1块钱。今天没啥事儿,我过来溜达溜达,我说不行今年也得入社呀!”卢江说。

  卢江的想法为梨树县农业局局长王贵满的观点提供了佐证。王贵满觉得,今年玉米价格下跌并非全是坏事,对农业转型升级来说还有可能是一个机会。

  “为啥这样说呢?一方面对种地的老百姓来说,那肯定是影响比较大。加工企业这块,就可以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还有一点,农业这块可能会往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王贵满说,原来在托市的情况下,农民靠自己那点地收益就很大,他不想舍给别人。对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制约的过程。

  王贵满对农村的变化一直很关注,他说这些年来村里很多高素质的人,要么考学,要么做生意,都出去了。剩下这些农民要求啥都得行,技术行,经营还得行,那是比较难的。

  “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是要分工的。”王贵满说,虽然今年玉米价格下跌,那些在高位包地的大户、合作社损失会比较大。但是现在来看,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它的专业化分工比起单家独户还是要好很多。

  “有的搞农机,有的搞销售,最起码有一个相对的分工。”王贵满说,“今年玉米价格下来了,一家一户因为地块少,单位效益就低,就有可能把土地舍出去,交给大户。大户现在啥想法呢?通过集成,因为一垧地、两垧地可能没有效益,5垧地可能就有点效益,10垧地可能就有相当的利润。这样看对于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是个加速的过程。当然不一定非得土地流转,土地可以还是农民的,但是社会化服务是统一的,生产的标准是统一的,通过了这个标准化的问题才能闯市场。”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王贵满告诉记者,以前在梨树打一天工10块钱、20块钱,现在100块钱、200块钱,甚至300块钱,人工成本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年包括我们的机械化、科技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快,农村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从生产关系上来看还是‘小农经济’。这种生产关系显然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王贵满认为,这次玉米价格的调整可能会加速这种变化的过程。

  是否会如王贵满所预见的,发生一轮乡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我们不得而知。能够确定的是,价格下跌之后,在玉米产业链条上的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算一笔账,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选择又会以不同的方式传导到整个产业链条,进而波及整个消费市场。

  影响远未结束。

  就如记者在梨树县所见,眼看着就要上大冻了,农村却鲜有倒地的农民。来年这片黑土地上会播上怎样的种子?只有来年春天才会知道。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