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三农 > 科技苑 >

[科技苑]请回鲢鱼和鳙鱼(20140321)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1日 19:28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2 b4f8480a753642c19f29efcc2a2e1da3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解说】:有了这个发现,刘其根教授一下子就明白了产生蓝藻水华的原因。

  【采访】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刘其根:我们通过分析以后发现,这个鱼少跟爆发蓝藻水华之间是相关的,

  【解说】:那么,鱼和蓝藻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鲢鳙鱼怎么就能对千岛湖的水能起到如此大的影响?另外,湖还是原来的湖,里面的鲢鳙鱼怎么就突然变少了呢?原来鲢鳙鱼的数量减少,跟当时过多的网箱养殖高档鱼有关。网箱养殖的大多都是鲈鱼、鳜鱼这样的高价鱼类。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当时因为大家有说法,要把低值鱼类变成高值鱼类。

  【解说】: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这样的做法,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因为养殖户给这些高价鱼喂的就是湖里的鲢鳙鱼苗。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而且像鳜鱼一定要吃活的,它必须要抓小鱼放给它吃。这样把小鱼抓掉以后,鱼种抓掉以后这个生态水生生物的平衡,生物资源大大下降,所以造成水生生物平衡破坏。

  【解说】:就是这样过多的网箱养殖,严重地破坏了千岛湖的水生生物平衡,导致鲢鳙鱼少了。那么,鲢鳙鱼少了,湖水怎么就坏了呢?

  千岛湖是1959年为了建新安江发电站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它又叫做新安江水库,之所以叫千岛湖,是因为湖中遍布1078个岛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千岛湖形成五十多年来,湖里生长着上百个淡水鱼种,最为常见、数量最多的就是鲢鱼和鳙鱼。鲢鱼和鳙鱼俗称花白鲢,它们的数量减少之所以能够引发蓝藻水华的产生,是和它们的食性有关。

  【采访】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刘其根:因为这两种鱼它的食性我们叫滤食性,主要是以水体当中的藻类和一些浮游动物,是它们的主要食物,特别是藻类。

  【解说】:水中的营养物质,像氮磷等元素被藻类吸收,藻类是浮游动物的食物,同时,浮游动物和藻类又都是鲢鳙鱼的食物。鲢鳙鱼每生长一公斤的体重,就要消耗掉40公斤的藻类。

  【采访】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刘其根:因为它大部分体内组成是水分,真正体内蛋白质等这些物质是比较少的,那么因此,你鲢鳙鱼摄食以后,它需要大量的摄食,它才能够保证它的生长,足够的营养。

  【解说】:而蓝藻也是藻类的一种,它们也是鲢鳙鱼的食物。由此看来,要想把污染了的水治理好,就要把鲢鳙鱼再请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千岛湖里现有的鲢鳙鱼苗。养殖户抓鱼苗的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要想完全杜绝养殖户捕捞鲢鳙鱼苗,这么大的湖的确很难管理。于是他们考虑采用减少网箱数量的办法,从源头开始保护鲢鳙鱼苗。

  从2000年开始,何光喜所在的千岛湖有机鱼生产基地开始大规模缩减千岛湖的网箱养殖面积。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比原来3000亩面积是大大减少。就差不多只有十分之一了。整个千岛湖80万亩水面只留200亩投饵网箱,可想而知这比例是非常低的。

  【解说】:而且,对网箱养殖的鱼类品种,还做出了限制。

  【采访】养殖户:鳜鱼这样的吃鱼的鱼不让养了,我们现在也是对保护水质这块养一些花鲢、白鲢、鲫鱼、鳊鱼这种。

  【解说】:同时,千岛湖开始设立保水渔业区,在渔业区内禁止任何人继续捕捞鲢鳙鱼。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设立保水渔业区,就是我们讲的威坪岗中心区,从2000年开始,当时做实验,三年禁渔,在这个区里只能放鲢鳙鱼种放下去,任何人不能捕。

  【解说】:何光喜他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少了的这些鲢鳙鱼再补回来。他们逐渐往千岛湖里放入鲢鳙鱼种,人为增加鲢鳙鱼的数量。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放了200多万斤鱼种下去,鱼种量下去以后,我们渔政部门跟我们公司,我们公司护渔队加强资源保护,成立8个渔政管组,强化管理,这个资源得到很好保护,

  【解说】:经过这样综合的治理,三年以后,千岛湖的水质果然大幅好转。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就我们水质透明度大大提高,原来是不到3米,后来到5米多了,第二个就是后来就没有发生蓝藻水华,看得见,大家感受水质没有异味,我们喝的自来水没有产生异味的感觉。

  【主持人】:放养了大量的鲢鳙鱼以后,千岛湖的水已经清了,可是,在这个时候,千岛湖有机鱼生产基地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们要把这些鱼再打捞出来一部分。当初不是为了抑制蓝藻的生长特地把它们请回来的吗?怎么又要捞出来了呢?

  【解说】:经过了三年时间,千岛湖的湖水好不容易又清澈了,可这个时候,千岛湖有机鱼生产基地却决定再把鲢鳙鱼捞出来。其实最初的时候,对于到底要不要打捞保水渔业区里的鱼,大家有着很大的分歧。

  【采访】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何光喜:有人也有这样的,有些部门提出来,保水渔业,永远让它养在水里,这样不是更好嘛。

  【解说】:把鲢鳙鱼继续留在千岛湖里,让它们继续摄取湖里的藻类,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问题。可是专家给出的结论却非常明确,鲢鳙鱼吃了水里多出来的营养物质,捞鱼就是要把这些多余的营养物质捞出去。

  【采访】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刘其根:如果说不捕捞的话,这些鱼还是生活在水体,通过排泄有一部分要回到水体。那鱼大了以后,它这个生长已经不太生长了,它排泄还是一样,这个效果就差了。

  【解说】:那些大龄的鲢鳙鱼,对营养物质的转化率降低,用于自身生长的就少了,这些氨氮还会随着排泄物再回到千岛湖中去。

  【采访】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刘其根:鱼它的生长是需要养分的,所以这一部分本来是在藻类体内的氮和磷,被鲢鳙摄食以后就变成它自身的蛋白质,这样就变成鱼肉了,这样的话我们通过捕捞就把氮磷带出水体了。

热词:

  • 科技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