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2011中国青岛-中国畜牧业展览会 >
2007年虽然已经过去,但这一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养殖业的影响却十分深远。谁也不曾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蓝耳病会让中国养猪业遭受百年不遇的重创;谁也不曾想到,在国际市场奶业大涨价的背景下,中国却出现了“倒奶事件”……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肆虐,生猪存栏量迅速下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治疗无效,死亡率高,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70%;育肥猪死亡率可达20%~30%;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亡率可达10%。蓝耳病疫情对养猪业的影响深远,不仅直接引发大批猪只死亡,更沉重打击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导致生猪存栏量迅速下降。
2.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连续上涨。
自2006年7月份以来,持续低迷的生猪市场开始出现回暖,2007年更出现飙升态势,生猪产品价格连续7个月保持上涨势头,活猪和猪肉价格均已接近同期历史最高价。近期,在国家扶持政策和高位价格带动下,生猪生产开始全面恢复,市场供应有所增加,价格逐渐平稳,但四川、重庆、广东、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生猪主产区活猪价格连续两个月维持较高水平,全国总体上生猪供应仍然偏紧,生猪价格仍存在上涨压力。
3.又现“倒牛奶”事件。
2007年9月26日晚,黑龙江省肇东市养牛户兼收奶站站长代云峰,因不满地方政府在公路设卡查扣奶车,强行阻止奶源外运的行为,将自己的9吨鲜牛奶倒进壕沟。
与生猪养殖相类似,由于粮食价格不断上扬,导致奶牛饲养成本一再提升,而原料奶收购价格受限,一些企业压级压价、拖欠奶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养殖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目前,全国约有40%的奶牛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
4.家禽生产呈恢复性增长。
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引导和市场拉动下,国内家禽养殖出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家禽出栏60.5亿只,同比增长9.4%;禽肉产量894万吨,同比增长7.4%;禽蛋产量1362万吨,同比增长3.7%。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快速复苏,国家对禽类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禽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5.生猪饲喂迈入无抗生素时代。
使用抗生素虽然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常规手段,但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滥用抗生素和药物残留一直严重制约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作为国家“863”、“973”计划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无抗生素发酵饲料研制及无抗健康生猪饲喂技术,历经6年,近期在保定国家储备生猪基地进入实验养殖阶段,标志着我国无抗生素生猪养殖时代即将到来。
6.饲料骨干企业承诺确保饲料安全。
2007年10月18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四届大型企业联谊会在扬州召开,会上,包括177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骨干企业共同签署了“确保饲料安全承诺书”,庄严承诺:严守国家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取胜”的思想,把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
7.畜牧生产资料连锁取得新突破。
今年,全国畜牧总站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下属单位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工作,并计划从2007年开始,在山东等省市选择基础较好的40个县市先行试点,今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强化质量监控力度,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与养殖风险,国家大力倡导在畜牧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积极开展连锁经营,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连锁网络,以技物结合的营销模式,为加盟商、养殖户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和规范的服务,实现产业资源的整合和生产流通领域的专业化分工,最终实现流通环节上的规模经济效益。
8.探索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方法。
近十年来,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发展速度异常迅猛。然而,由于从业人员观念更新速度未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新老或潜在猪病扩张速度超过有效防卸能力,加之可能存在的饲料源性病原污染,及可能严重摧毁动物免疫机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使生猪养殖产业异常脆弱,建立健全生猪养殖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仅今年一年,中央已经出台10项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初步构建起了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制度、中央财政加大对完善疫病防疫体系的财政支持力度和对生猪调出大县予以奖励等。
除财政政策体系外,现代化的品种繁育及推广体系、有效的疫病防治体系、饲料作物生产加工体系等也在逐步完善中。
9.动物疫情监管将更加严格。
今年来势汹汹的畜禽疾病,很大程度上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将进一步加强疫情预警和信息透明度,为有效监控疫情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