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10: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农业部
“十一五”期间,乡镇企业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高歌猛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三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09年乡镇企业增加值9353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5.1%,年均实际增长12.3%。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27.7%上升到28.1%。乡镇企业已吸纳从业人员1558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18.8%上升到20.0%。乡镇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地区增加值和工商税收中的比重普遍达到60%左右,成为经济支柱。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二三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乡镇企业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873亿元、71351亿元、21344亿元,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0.9%、76.3%、22.8%。规模工业的支撑作用得到增强,2009年,全国乡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146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6.5%,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5%,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9年,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比2005年增长了92.2%,年均实际递增12.4%,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区域结构逐步改善。2009年,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9528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31.6%,比2005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实现增加值9062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9.7%,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实现增加值54942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58.7%,比2005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建成乡镇企业园区9712个,入驻企业775191家,从业人员2387万人,比2005年增长19.8%;完成总产值101431亿元,比2005年增长138.5%,占全部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5%,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集聚效应还带动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员素质产生可喜变化。2009年末,乡镇企业已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39550个,比2005年增长54.8%。在我国的转让专利中,约有60%被乡镇企业购买。2009年乡镇企业里的中专及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达到3456万人,比2005年增长68.9%,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14.3%提高到22.2%;具有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数达到1339万人,比2005年增长67.4%,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5.6%提高到8.6%。
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了对“三农”的支持带动作用。乡镇企业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2009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比2005年增加1316万人;乡镇从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3.3%,比2005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成为农民非农就业的主要载体;乡镇企业支付劳动报酬17347亿元,比2005年增长56.0%;农村居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从2005年的1121元增加到1807元,增长61.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35.1%,比2005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支农建农及补助社会性支出总额394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3%,“十一五”以来累计达到11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