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啥叫‘低碳生活’,对我们农民来说,降低能量消耗就是低碳生活!”近日,记者在甘肃庄浪县良邑乡采访,村民靳马娃向记者吐露自己的“低碳”感言。如今,庄浪农村随处可见农民装节能灯、骑电动车、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情景,一股环保新风正飘溢在乡村和田野。
榆中县夏官营镇农民王启发指着自家房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高兴地说:“这东西不用电、不烧柴,经济实用,最适合咱农民使用了。”随着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不断深入,太阳能热水器从城市逐渐走进了乡村。据该县太阳能热水器经销商李小平介绍,他们仅去年销售太阳能热水器就达356台。现如今,辛苦了一天的农民,回家随手拧开阀门就能洗个热水澡。
截止到2010年,全省累计推广太阳灶80.8万台,太阳能热水器60.7万平方米,推广高效省柴节煤灶242万台,节能炕203万铺,形成了年节约用能256万吨标煤的能力,农村能源建设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切入点。
环卫城市化
每天早晨,庄浪县水洛镇徐碾村村民把生活垃圾倒进设置在巷道里的垃圾箱,再由值班保洁员将垃圾转送到主巷道里的密闭式垃圾斗,最后环卫车将斗内的垃圾清运到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个过程就是庄浪县实施农村环卫城市化管理的一个侧影,更是全省农村环卫城市化的一个缩影。
随处乱倒垃圾,垃圾任由风吹日晒、污染空气和水源,成堆的垃圾“围村、围路、围田”,这是以前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十一五”期间,国家支持我省“以奖促治”项目71个,资金5893万元,开始在全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借助拥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城市环卫资源优势,推行农村环卫城市化管理模式,先后在全省组织实施了140个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建设了农村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集成配套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措施。
以庄浪县为例,县环保部门在水洛镇徐碾村设立垃圾箱100个,在主巷道安放垃圾堆放斗,配备了垃圾清运车。村上配合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小组,负责管理全村环境卫生工作。每个巷道的卫生由农户轮流值日,主巷道和村部、广场等村内公共卫生区域则由村内的3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清扫。村内所有垃圾由环境卫生整治小组负责清运到城区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小沼气大产业
在人们的印象中,沼气似乎就是简单地和农家院落联系在一起。但来到华池县的客人会惊异地发现,沼气已进了这里的校园和养殖场。
坐落于华池县悦乐镇繁华地带的华池二中,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2008年,学校建起了生态校园沼气工程。粪便经过发酵后,沼液自动循环冲厕所,一年可节约3000立方米左右的水,沼肥则送进了周边的农田。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让学生第一食堂的厨师孙建国封了做饭的3眼煤灶:“这一个灶,平时一天要烧100公斤煤,自打用上沼气后,一天能节省40公斤煤。”据介绍,仅这一项,一年可节约煤电支出4.2万元以上。
拓宽沼气的“用武之地”,是华池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妙招。封山育林后,如何既满足农民的用能需求,又保护环境?发展沼气建设成为农村最好的选择。实践证明,沼气,不仅大大节约了能源,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从2006年起,华池县提出了小沼气大产业的思路,并把大力发展沼气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点,最终形成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体系。这一独特的“华池模式”,是华池县新农村建设中的精彩一笔。
随着沼气池的推广,我省农村许多农民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禽畜圈养、畜厕分离,有效地治理了农村的脏、乱、差,农村的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截至2010年,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00万座。
今年,我省被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正式列为全国第二批9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之一,2011年-2013年,国家共安排我省补助资金7亿多元,地方配套3.5亿元,项目实施将有效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环保型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展开。
提起农村环保,许多人会不以为然。似乎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城市中才会出现滚滚浓烟、滔滔污水。
事实上,农村的污染范围更大、带来的危害更加直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还有地膜,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污染。
我省作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通道,黄河、长江和河西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流域、区域的农村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水环境安全。“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报记者沈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