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2011“两会”特别报道 聚焦三农热点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5日 16:25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中国妇女报
由深圳市妇联主办的“阳光女工”服务项目即将启动,该项目将为全市广大女工提供系统的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和情感婚姻培训,定期派心理咨询师到企业驻点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举办大型交友活动、文艺表演、读书分享等不同主题的拓展活动,并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83140909,为有需要的女工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信息咨询服务等。
目前,深圳市约有50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女工,分布在城市不同的产业和行业中,她们文化程度偏低,现代劳动技能和城市生活常识比较匮乏,身处城市却依然局限在农村青年打工群体的狭小生活圈里。平均年龄只有23.7岁的她们和所有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一样,对爱充满渴望,对性懵懂又好奇,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被骗、未婚先孕、流产等事件屡有发生。
据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省内工厂工作的女劳务工中,50%的女工有婚前性行为;而服务行业中,达80%;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劳务工中,50%~60%有意外怀孕现象。
同时,据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深圳外来女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因未婚先孕问题向该中心求助的个案,占总个案的20%多,其中,2010年,外来女工因未婚怀孕求助的个案就达25宗之多,其中5例求助者年龄在19岁以下,另外还有2例是采取了过激行为(自杀)而被成功救下的。该中心主任张小梨说,未婚先孕对女工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同时,在没有婚姻关系保证的情况下,处理不好,会影响女工今后的生活、婚姻等,带给她们更多的心理影响,成为心中的“阴霾”,也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张小梨介绍,最近几年,在该中心服务的对象中,外来女工逐渐增多,有些是自己来求助的,也有些是中心主动提供的帮助,“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打工妹’开始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了。”
据深圳市妇联2009年对全市400多所外来女工流动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1.81%的女工最希望流动学校开展的活动是知识讲座,54.52%的女工则希望开展联谊活动。这次调查传递出现代女工对知识和娱乐活动的渴望,同样体现了她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有66.47%的女工最希望参加的培训是卫生保健,65.89%的女工希望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同时,不同年龄层次的女工期望政府和妇联组织关注女工生活,多开展生理和心理知识讲座,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在遭遇一些不平等的待遇或暴力的时候,能及时给予援助;加强对弱势妇女群体,如单亲妈妈、未婚妈妈,或遭受家暴的妇女等给予更多、更快捷的帮助;多为女工们排忧解难,为她们提供学习培训,就业拓展,婚恋交友的渠道等。
市妇联多年来通过各级妇女组织及400多所外来女工流动学校等,开设法律知识和正确婚恋观等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努力提高女工们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此次,市妇联采取“政府主导、妇联培育、项目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在外来女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启动“阳光女工”服务项目,充分利用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阳光心灵工作室、市鹏城之约婚恋指导服务中心等相关工作平台,针对“80后”、“90后”外来女工的心理特征和多元诉求,面向广大女工举办婚姻家庭、心理调适、健康知识、法律等各类专题培训及活动。
市妇联副主席蔡巧玉说:“希望这些培训能为外来女工补上一课,帮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让她们在自己的第二故乡也能感受到娘家的温暖,让妇联组织成为她们学习、生活、寻求帮助的坚强阵地,心灵的港湾。”(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