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全部669万亩耕地,仅有70万亩可以有效灌溉。作为典型的靠天吃饭的西部旱作农业区,甘肃庆阳的头上却一直顶着“陇东粮仓”的美誉:这个以中国面积最大的黄土塬——董志塬为核心的产粮区,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其特色小杂粮更是久负盛名。2012年,庆阳市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55.7万吨,占甘肃全省14个市州粮食总产量的近1/7。
然而,2013年的初春,一场旱灾再度侵袭了这个西部黄土塬上的产粮区。主动抗旱,这里的人们又一次与旱灾地展开了较量……
163天没看到有效降水
“我看没希望了,(因为冬小麦)苗长得稀的。”3月29日下午,在庆阳市环县山城乡山城堡村,40岁的村民刘彩虹抬手指了指山沟对面山坡上的冬小麦田,禁不住叹了一口气。记者在她家的冬小麦田里看到,这些顽强破土而出的冬小麦苗,有些已露出了枯萎的端倪。
“如果4月再看不到下雨,这些麦子就白种了。”刘彩虹记得十分清楚:去年9月,她和丈夫决定从全家的70亩山旱地中,留出7亩种植冬小麦,然而,刚刚撒下这批种子不久,夫妇俩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从去年10月份至今,山城堡村就几乎再没下过雨和雪。
“去冬今春,山城乡已163天没看到有效降水了,目前依然看不到降水的希望。”说起降水,山城乡党委书记尚红锁也是眉头紧锁。
不只是山城乡,环县北部的甜水、南湫、耿湾、毛井、车道等乡镇也面临着几乎相同的情况。环县县委提供的材料显示,干旱已导致环县21个乡镇、81521人受灾,28.4万亩冬小麦和2.2万亩冬油菜受旱,其中17.7万亩成灾,部分地块的冬小麦已出现枯死现象。更为严峻的是,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测,环县直至5月中旬前仍有可能见不到有效降水。旱情仍在持续……
“干旱已导致越冬作物生长受阻,苗情差,春耕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庆阳市农牧局副局长田志雄担忧地说,虽然3月17日、18日庆阳有一次中到大雪,但全市的降雪仅为2.3~8.8毫米,且此后再无有效降水,因此未能遏制旱情的发展,今年土壤墒情是近几年同期墒情较差的一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4.26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87.13万亩为重旱,有8.09万亩的作物绝收。
调车送水先解“燃眉之急”
与农田受旱相比,同样让人焦心的,还有人畜饮水。
“春节前,我家的人工集雨窖里就没水了。”59岁的环县山城乡赵庄村民赵永兴告诉记者,去年的降水情况相对较好,得益于这些断断续续的降水,家里的人工集雨窖中还能积一点水,勉强能够维持一家6口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去年12月,集雨窖里的水就用完了,虽然可以雇人从数十公里外拉来水,但水费加上运费,一方水灌进自家水窖的成本高达100元。
长时间没有有效降水,致使农民家的人工集雨窖发挥不了作用。在山城乡走访时,记者随机掀开了村民们的一些人工集雨窖的盖子查看,发现这些窖早已干涸多时。“吃不上水,这是急在人眼前的事情。”对此,庆阳市水务局副局长赵小芳也深有感触,“多数群众的水窖无水或蓄水仅能够维持几天之用,庆城县的县城供水也仅能维持到4月中旬,全市已有15.79万人、6.22万头家畜发生饮水困难。”
“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群众饮水困难人数也会不断增加,缺水状况会更加严重,一定要保证旱区群众人畜饮水不缺,不发生水荒。”赵小芳告诉记者,人畜饮水困难出现后,庆阳市很快制定了应急供水方案,并立即组织50台送水车辆,赶赴庆阳北部的四个重旱县区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与此同时,环县等县区也积极行动了起来,组织车辆为群众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