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农家乐 > 2011年抗大旱促春管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5日 11:22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为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作用,有效缓解当前旱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财政部14日紧急拨付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专项补助资金750万元人民币,支持山西、河北、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开展飞机和地面火箭、高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财政部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要求,各相关省级气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以及做好抗旱工作的部署,统一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所需的飞机租赁和炮弹、火箭弹购置,与农业、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力做好抗旱保丰收的气象保障工作。
2月9至10日,12至13日,中国北方冬小麦受旱区迎来两次降水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
受冷空气影响,9日开始中国大部地区开始出现雨雪天气。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采取跨区域联合作业。截至10日12时,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2架次,飞机累计作业飞行面积达14.99万平方公里。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787 次,发射增雨炮弹 6448发,火箭 2197 枚,燃烧烟条1875根。作业区降雪明显。
据统计,2月12日8时至13日13时山西、山东等省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5架次,飞机累计作业飞行面积达8.55万平方公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80次,发射增雨炮弹341发,火箭717枚,燃烧烟条908根。
人工增雨(雪)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新的途径。现代人工增雨(雪)活动开始于1946年,目前全世界每年有30多个国家开展这项工作。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应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的一部分。气象专家指出,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提高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水平,对缓解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2008年11月,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其中华北地区是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为气象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华北、东北、西北和粮食生产重点区等地加强人工增雨常态化、日常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