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提要:曾经让她难以维系生活的手艺,是家族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同期)她命运多舛!(同期)生活一波三折!(同期)在古镇她被誉为“强盗婆”!(同期)这个千年古镇,还有哪些神奇!(同期:仅存的七孔古石桥!琵琶花做的?乾隆问菜名?)
播音:《乡约》拜访——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
主持人:塘栖的父老乡亲你们好吗?展水土神韵,秀百姓风采。乡约——
观众:走进新农村!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山东时风集团”冠名的《乡约》栏目,我是肖东坡,我现在是在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首先请塘栖镇镇长计子法为我们推荐家乡,掌声有请!
计镇长上场
小标题:家乡名片
主持人:计镇长,来到塘栖,我先给您送点见面礼。(礼仪上乐华、书籍)我代表栏目组送您乐华3D教育电视,请替我们捐赠给当地的中小学校;还有中国农科院新品种新技术汇编,可根据你们的需要由中国农科院提供免费专家上门指导、培训、服务。
计镇长:塘栖镇是杭州北大门,这里距市中心20公里,京杭大运河穿古镇而过,所以历朝历代,塘栖都是杭州城的水上门户。古时塘栖因“临水沿塘而栖”,所以得名塘栖。我要给您推荐的第一张家乡名片叫“七孔古石桥”。
名片一:七孔古石桥
1、神奇:塘栖古镇上的广济桥,是千里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古石桥。肖老师,跟你讲一个这座桥的神奇之处,你从桥一侧数着台阶走过去,到另一侧再数台阶走回,台阶数是不一样的!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一会儿请你亲自走走。
2、繁华:过去江南交通以水路为主,京杭大运河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古石桥七个孔等于是七车道,如此宽阔的运河水面穿古镇而过,这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而这里到杭州城水路又刚好是一天,进城的船只都会在这里停靠食宿,因有这座连接运河两岸的古桥,才使得古镇名气越来越大,成为旧时江南一带有名的水运码头。
3、保护:1995年时,古石桥曾大祸临头,由于交通发展船只增多,过长桥时常堆积受阻,为此,交通部门力主拆桥。消息传开,塘栖人力主保桥,围绕“保”还是“拆”争议好几年。省里非常重视此事,1999年,为保护古桥,出巨资另开运河新航道,让来往船只绕道而行,这才避免广济桥免受繁重航行压力,也才使得古桥保存完好。刚才说到为什么台阶数不一样,因为这座石桥已历经500多年风雨,好多石阶都被磨平,所以你从左边和右边走台阶数是不同的。
字幕+图片:广济桥始建于1489年 目前中国大运河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广济桥被确定为一个标致性申遗样本点
名片二:十里香雪海
计镇长:肖老师,我要推荐的第二张家乡名片是我们塘栖的超山风景区。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一生钟爱梅花,尤其偏爱超山宋梅,留下了“十里梅花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的经典诗句。大师生前曾留下遗嘱,死后希望葬在超山,所以出生地并不在塘栖的吴昌硕,墓却在超山。为什么吴昌硕这么钟爱超山梅花呢?因为这里的梅花以古、广、奇三绝著称于世。
字幕+图片:吴昌硕 我国近现代“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 “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
1、“古”:全国现有古梅五株——楚、晋、隋、唐、宋梅,超山就占二株,唐梅距今1200多年、宋梅800多年历史,至今仍岁岁开花。
2、“广”:超山是全国以“梅”为主题景区里规模最大的,种有5万多株梅树,冬春盛开时节蔚为壮观,所以才有“十里梅花香雪海”的美誉。
3、“奇”:我们都知道梅花是五瓣,但超山梅花却有六瓣的,它就是在全国都为数不多的稀有梅种绿萼梅,如果你想看六瓣梅花,就请来超山赏梅,看自己有没有这份运气,找到六瓣梅花。
字幕+画面:“塘栖超山”以梅闻名天下 与“无锡梅园”、“苏州邓尉”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
名片三:百年老字号
计镇长:肖老师,塘栖自古就是江南水乡富庶之地,更是美食汇聚地,再给你介绍下我们这里的老字号美食。只有在我们塘栖古镇上,你才能吃到最正宗的,那绝对是舌尖上的美味!
1、写意江南:先让你尝一道保证从来没见过、更没吃过的美食。这道菜的馅料是用枇杷花做的,这只是百年老字号王元兴枇杷宴中的一道。(礼仪上菜,主持人品尝)
字幕+画面:塘栖为中国枇杷之乡 枇杷种植历史近1400年 唐代曾做为贡品进献
2、刺毛肉圆:相传,当年乾隆来塘栖,地方要拿特色名肴招待。有个厨师做肉圆时,不小心肉圆掉到旁边准备裹粽子的糯米里。于是他将错就错,将肉圆放米里一滚蒸熟后,呈给皇上。乾隆吃后连声称好,问菜名?厨师心想肉圆子粘米,颗颗竖起象刺毛,便随口说“刺毛肉圆”。就这样,刺毛肉圆流传至今。(礼仪上肉圆,主持人品尝)
3、聚源昌藕粉:太平天国时的老字号,第三代传人84岁的胡联清老人,直到现在还坚持用祖上传下来的十六道工序,制作手工纯藕粉,让你尝尝150年前的老味道。(礼仪上藕粉,主持人品尝)
秀风采:塘栖有个“强盗婆”
计镇长:民以食为天,说到百年老字号,还要说说我们的煎包。清朝末年,七孔桥下,有个徐老汉每天挑着担子卖煎包,“七孔桥煎包”深受南来北往的商客喜欢。煎包秘方“传男不传女”,然而,这个百年老店现在却由一位年过六旬的大妈经营,她叫徐金仙,大家都叫她金大妈,她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叫“强盗婆”!
计镇长下场,徐金仙上场
小片1:村中采访:(你知道咱这古镇上有个“强盗婆”吗?有多厉害?一嗓子整条街都能听见?啥样的,你学学看?啥,学不来!还有啥强盗行径?啊!吃东西不给钱,能追出去一里地?)我地个乖乖,这等强悍的大妈,你敢领教一下吗?
小标题:大妈天生嗓门大
主持人:强盗婆?为啥?嗓门有多大?每天?喊多久?你是学美声的?效果?多的时候一嗓子能喊来多少人?有不排队的吗?比如就是我呢?有不付钱的吗?还爱打抱不平?(公交车、跪地求饶)你咋这么有劲呢?(掰腕子)你做的煎包好吃?能叫我尝尝吗?能叫过来嘛?(礼仪端煎包过桥来)
徐金仙:
小片2:百多年前,杭州塘栖镇七孔桥旁,有个挑着担子卖煎包的徐老汉,在京杭大运河干道的古镇,这古桥桥头的煎包,是寒来暑往中与南来北往的客商们,一份每天不变的约定和一种与古桥、古镇、古运河相连的特别记忆。徐老汉的煎包是否是祖上传承已无从考究,但有记载的煎包历史距今已有147年。太平天国年间由于战乱,徐老汉一家逃难至数十里地外的博陆镇。打那以后百多年,七孔桥头竟再无煎包可觅,辗转上百年,煎包再次回到七孔桥下,徐金仙金大妈,便是当年徐老汉的后人!
小标题:手艺传到女儿家
主持人:(品尝煎包)这煎包一百多年了?从你父亲手里学来的?父亲是从父亲的父亲手里学来的?有没有传男不传女的说法?不让你看?(和面、拌馅)打你?你还能哭?说啥?你怎么说?不帮着干活?最后?弟弟学吗?开店吗?父亲怎么说?有钱不给你?你是用找对象的方式实现开店的?
徐金仙:
小片3:1953年6月,徐金仙出生在杭州乡下博陆村的一户农家。据村里人讲,这徐金仙打小命硬,上面有三个哥哥全都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小金仙八岁时曾得过一场重病,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偏方治疗坚强地挺过来的。1976年,23岁的徐金仙经人介绍与一位退伍军人相识,从小性子硬朗的徐金仙开口提出,把退伍费给我开店,否则免谈!
小标题:清贫辛苦也幸福
主持人:你是用找对象的方式实现开店的?开的第一个店多大?开在哪?丈夫在哪上班?他会帮你做煎包吗?每天几点起、几点睡?煎包多少钱一个?每天能卖多少?你从小就是强盗婆吧?他很温柔吗?你有对他撒娇的时候吗?哄你?有对他特别厉害的时候吗?扔东西?他怎么说?有没有他实在受不了你跟你发火的时候?打你?服吗?生小孩的时候他伺候你吗?(甲鱼、钱罐子)他吃啥?太恩爱了!丈夫是在很突然的情况下去世的是吗?(渐弱)
徐金仙:
小片4:那个一百多年前七孔桥下,守候着南来北往客商香飘四溢的煎包,在一个女人默默耕耘下,在农贸市场里用五分钱、一毛钱的积累,徐金仙支撑着自己简单却也幸福的生活。1995年11月19日下午,丈夫所在的水泥厂车间主任跑到徐金仙面前,告诉她一个好似晴空霹雳一般的天降横祸!
下节提示:丈夫遭遇横祸,让她一度想要轻生!(同期:不想活了,托梦给我)一个女人靠着卖五
毛钱一个的煎包,拉扯一儿一女,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同期:最难的时候交不起学费,手指绞断)
百多年前的老字号,且看“强盗婆”如何创新!(收徒弟传承)
广告一:——————————
小标题:拖儿带女 丈夫离世
主持人:丈夫是在很突然的情况下去世的是吗?是在什么情况下,得知丈夫离世消息的?车间主任怎么说?你听了之后?不让你进?把你也送进抢救室?醒过来第一句话?第二天上午?去看了吗?丈夫不在了,你带着一儿一女,剩下的日子怎么过呢?(渐弱)
小片5:带着一儿一女还有一个十来平米的小煎包店,起早贪黑的清贫中,原本那份幸福的支撑突然垮塌,对一个42岁的女人来说无异于房倒屋塌。那百多年前的老字号也许就会在这天灾人祸中消亡吧?孩子还小,为了他们也要撑下去,可这日子,真就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
小标题:那段日子 不堪回首
主持人:丈夫不在了,你带着一儿一女,剩下的日子怎么过呢?关门半年?会梦到他吗?(托梦:不要嫁人、不要轻生)几点起?几点睡?买过新衣服吗?过年过节吃什么?在这其间还把手指绞断?孩子还在上学是吗?最难的时候什么样?学费要多少钱?最难的时候学校给孩子捐款?
采访女儿:女儿学校募捐的故事
主持人:丈夫不在了,会有人给你介绍对象吗?听说你把人家给赶出去了?(减弱)
小片6:42岁人过中年,起早贪黑做煎包还要拉扯两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这个家需要一个男人的支撑,亲戚看她不易,找到一个长得很帅、比她小两岁尚未婚配的乡下男子,按说人家能接受她拖家带口已然不易,可徐金仙面对好意相亲,竟然再次展现强盗婆的形象,硬是把相亲者轰了出去!
小标题:刚强女人 不要怜悯
主持人:听说你把人家给赶出去了?介绍的是一个啥样的对象?帅?多大?结过婚吗?还带着礼品?啥?羊肉、鱼、鸡、保健品?人家很相中你?怎么说?带孩子像亲生一样?让女儿跟他姓?你呢?轰走了?礼物呢?学学?现场(强盗婆情节)为什么呢?以后还有人敢给你介绍吗?强盗,只能给你介绍土匪才行。可还要供孩子上学,你一个人怎么支撑啊?(渐弱)
徐金仙:
小片7:是啊,生活还得继续,一个女人家,供两个孩子读书,日子捉襟见肘。那个七孔桥头的百年字号,凭啥就不能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呢?徐金仙意识到光靠吃苦不行,可还能怎样呢?“强盗婆”开始想招啦!她要让这流传百年一成不变的东西,换个样!
小标题:百年煎包换个样
主持人:可还要供孩子上学,你一个人怎么支撑啊?想过什么原因煎包卖不好吗?你怎么办?(好猪肉、汤水、猪皮冻腿骨鸡架、冷冻、面皮、面粉里面加苏打老碱加盐、冬天夏天水温不同)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经过这些改进,有效果吗?后来租了更大的店面?生意依旧火爆却让你赔了十几万?(渐弱)
主持人:
小片8:果不其然,在自家原有十几味中药配方的基础上,经过这番摸索改进,农贸市场里的煎包店开始火爆起来,生意好到排长队。2006年,徐金仙在余杭区府最繁华的闹市中心租了个大店面,一下子雇了十几个人,一开张生意好的不得了,就这么火爆着干了一年,结果赔了十几万,这又是唱的哪出戏呢?
小标题:从未有过的好生意
主持人:生意依旧火爆却让你赔了十几万?租了多大的店面?租金多少?装修了吗?雇了多少人?刚开始的时候你用什么方法招揽顾客?生意好到什么程度?能挤破柜台?有远处来的吗?营业时间多长?每天能卖掉多少?什么时候数钱?在哪数?一个人?怎么数?能笑出声来吗?怎么会让你赔十几万呢?(渐弱)
徐金仙:
小片9:眼瞅着房租到期,艳羡徐金仙赚的盆满钵满的房东向徐金仙提出新的要求,要么合作要么将房租提高三倍,强盗婆徐金仙性子硬朗,强硬拒绝。自己却说什么也想不到,辛辛苦苦、乐乐呵呵赚了一年,到头来赔进去十几万!
小标题:忙活一年血本无归
主持人:怎么会让你赔十几万呢?眼红了?提出什么要求?你怎么说?(要强盗婆情节)真走了?就不能服软?服软会咋样?装修的钱呢?相当于卖多少煎包?等于白干一年?起早贪黑血本无归?不干就回家了?啥也不干了?没心情?那怎么生存?没事儿的时候,塘栖镇领导来了?
徐金仙:
小片10:说来也巧,2007年年底,塘栖镇保护开发运河两岸的古镇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多方寻访本地百年前的老字号美食,丰富古镇的饮食文化,再现当年江南古镇的繁华盛景。半年时间,七孔桥两岸就鳞次栉比的矗立起了王元兴酒楼、朱一堂糕饼、聚源昌藕粉等50多家百年老店。可这古镇上消失百年的徐金仙自己都没当回事的七孔桥煎包,当地领导是怎么给挖掘出来的呢?
小标题:柳暗花明 重回老家
主持人:你怎么想的?怎么知道的?怎么找到她的?
采访杭州市塘栖镇党委委员张伟:
主持人:领导来了找你怎么说?有店面?高兴?忘问房租了?签了?多少年?你知道你的祖上就是在这卖煎包的吗?算过有多少年没有在这卖煎包了吗?重新回来感觉怎样?一开张生意好吗?生意竟然不好?(渐弱)
徐金仙:
小片11:147年前,徐金仙的祖上就在这七孔桥下挑着担子卖煎包,年过半百的徐金仙了解这段家事,多少年来只知道这是赖以谋生的手艺,却并不晓得自己这份营生竟然与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百年老字号对于一个地方来说,竟然是要传承发扬的宝贝,可这百年煎包重回桥下,生意怎么会不好呢?
小标题:重回桥下 收徒传承
主持人:一开张生意好吗?生意竟然不好?每天卖多少?你怎么办?凭大嗓门喊?一个月以后?十一那几天怎么样?你弟弟不学这个手艺,你的孩子学吗?想过怎么把这手艺传下去吗?兄弟俩?哪里人?怎么教?(温油下锅、慢慢大火、架子煎好)跟徒弟还有联系吗?他们生意怎么样?教教我行吗?我看这都凉了,教我之前再给我整几个尝尝行吗?现场的观众想吃吗?你再把煎包喊过来!
徐金仙:
现场:呼喊、礼仪过桥上煎包(音乐)主持人尝,现场观众尝
字幕:2008年 有147年历史的老字号煎包 重回塘栖古镇的七孔桥下 三年时间不到 徐金仙收徒400多人传授煎包技艺 学成开店者325家 “七孔桥煎包”遍布全国各地
主持人:感谢你为我们带来这么美味的煎汤包,我代表栏目组有礼物相送,青岛的康大食品,谢谢你。计镇长,请为我们描绘一下塘栖的明天?
广告二——————————
小标题:谈未来
计镇长:
字幕+画面:中国枇杷之乡 全国千强镇 江南历史文化名镇 江南三大赏梅胜地之一 杭州市塘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