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编导:马瑶瑶 |
这期节目的录制现场很特别!这里在2亿7千万年前曾是汪洋一片!海洋生物的化石在这里的石头上清晰可见!这里有一片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林子——石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称奇!这里全县25万人口,三分之一是彝族,小伙姑娘能歌善舞,特别是到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正当火把果红如火的时节,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完全变成了歌舞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赶来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火把节,万支火把燃起来,斗牛作为彝族人的一项传统活动,也在此时拉开了序幕,这些光听到就令人热血沸腾的画面成为了当地书记王冰重点推荐的家乡名片。这一站,我们来到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
嘉宾的选择与培养
我和房月婷导演提早到达拍摄地进行录制前的准备。驻地,晚上10点半钟,房导正在第5遍与访谈嘉宾石有平交代采访提纲,突然,房导歇斯底里地冒出一句:你能不能兴奋一点?!房导为了调动嘉宾的情绪,已经自我亢奋了一个晚上。就在刚才那句高八度之后,她甜美的嗓音就明显嘶哑了,而这位好性子的嘉宾依然我行我素不紧不慢,他低着头脸上看不出有什么表情,低声嗫喏了一句,因为声音实在太小,近在咫尺的我压根没听清。我把两瓶水递给房导和石有平,让他俩先歇歇。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视节目样态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栏目中选择的嘉宾也是五光十色,各有千秋,《乡约》定位为一档访谈节目,简而言之,主持人访,嘉宾谈。作为编导,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与访谈节目相匹配的嘉宾有何标准?什么样的嘉宾才能为节目增添色彩,有助收视率?经过之前做节目的经验总结,个人认为访谈节目嘉宾的选择标准有如下几点:首要的要求是思维缜密、活跃,即嘉宾必须具备非常活跃的思维,否则呆板的思维会让节目陷入一种尴尬的气氛当中,嘉宾要从主持人的提问中,分析出其所包含的内涵,从而能够快速地把握主持人提问的一些基本思路,与主持人和谐统一;同时,嘉宾应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嘉宾还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在面对观众和镜头时能够用朴实的语言,非常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如果按照上述对访谈嘉宾的基本要求,那么石林这期选择的嘉宾实在是不符合要求,石有平是一个外表木讷,易紧张,一紧张说话就结巴的彝族汉子。
说到结巴,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莫过于影视剧《乡村爱情》系列中的大结巴刘能了,他的特点鲜明:未开口先撇嘴、说话就磕巴、斤斤计较、满身是理,他是剧中一个可笑却也可爱的小人物。个人认为刘能这一形象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结巴得很有节奏,结巴得很感染人。石有平也结巴,却一点都不可乐,他坦言自己是因为紧张而引起的结巴,他一紧张,开口第一个字就把后面的话全堵着出不来了,关键在于,他太容易紧张了,初次见面,他在我和房导面前竟然大气不敢出,我们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你?石有平竟然说:见了女的就紧张!苍天呐,录制现场500名观众,美女云云,到时他还不得紧张地休克了?
我们当初选择这个嘉宾是因为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号——石林斗牛王!我们见到石有平后感觉眼前人和这响当当的名头实在不搭!“斗牛王”——这个词好似勇猛奔放等等激情四射词汇的代名词,而此刻站在我们面前的石有平沉默寡言,声音小的像蚊子,眼神停留在我们身上的时间绝对没敢超过5秒钟!
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彝族汉子的沉默木讷完全无法掩盖他身上熠熠闪光的人生故事:石有平偶然看斗牛赛,竟和一头战败的小牛看对了眼,不惜倾家荡产购得小牛,此后和牛同吃同睡同住,他把好吃好喝的全给牛,自己吃牛剩下的残羹;他经历过小牛首次夺得斗牛赛冠军的惊喜,也感受过小牛受伤几近失明时的痛楚和心疼,还曾因为妻子的反对发生“家庭大战”,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挡石有平发展斗牛事业的决心和信心。截至目前,他养的这头牛已与上百头牛交战,并且保持着96胜4负的傲人战绩,石有平最终培养出了“中国第一牛王”——擎天柱!期间有人欲出200万元购牛被他一口回绝,后来却因要帮村里建设斗牛场,为筹集资金忍痛割爱将牛低价卖掉。如此精彩的人生故事,有着众多不为人知的新鲜细节和精彩内容,如果石有平能完整生动讲述,那将是一部精彩的牛王诞生记!而且,斗牛是被彝族同胞视为“英雄的战斗”的一项传统节庆活动,可以说,在石林,石有平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访谈嘉宾。
腼腆、内向的嘉宾对于主持人和编导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但如果仅仅因为嘉宾的不善言辞就放弃一个充满好故事的题材,又太过可惜。所以编导要尝试着培养嘉宾。
一、熟悉嘉宾
首先编导要尝试消除嘉宾的紧张感,聊一些轻松地话题与嘉宾拉近距离,生活起居、家长里短、父母妻儿,诸如此类都可成为聊天的切入点。但并不是漫无目的地瞎聊,编导要在聊天的过程中找到嘉宾的兴奋点,即他最擅长的,最愿意与人交流的内容;再腼腆的人心中也有能激发他们表述欲的话题点,而对于石有平来说,这个话题点无疑就是他的牛——擎天柱!所以我们与他沟通时尽量多提及他的牛,斗牛,与牛有关的一切事件。同时编导在与嘉宾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掘节目的兴趣点,即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心理,为节目整体的收视效果做考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嘉宾是超级慢热型,需要循序渐进式的交流,待彼此熟悉之后,嘉宾的紧张情绪逐渐缓解,与编导的交流也渐入佳境。
二、与嘉宾磨合
节目录制前,编导应与访谈嘉宾多沟通提纲,多次进行磨合,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嘉宾,与主持人和编导之间都应该有一个前期沟通的过程,但是在磨合的过程中,不宜过多的透露一些谈话的内容和细节,要留着更多的悬念在节目之中。磨合的目的在于让嘉宾能够领会谈话的一些主旨,通过磨合,也能够让主持人对嘉宾的表达能力和对话题的看法有更好的把握。在与石有平沟通采访提纲时,我们请嘉宾要好的朋友一起过来出谋划策,嘉宾见外人紧张,有自己人陪着总能放松些了吧,而且同行的人还能帮嘉宾记录提纲,也能辅助嘉宾练习。在沟通过程中,编导切记方法得当,一遍遍的嘱咐让嘉宾倍显疲态,一味的批评只会使嘉宾的气势越来越不足,对于内向型嘉宾的每一点改变和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他受到鼓舞从而增强信心不怯场。
三、添加辅助嘉宾的元素
为了弥补嘉宾在叙述和表达方面的不足,编导可以考虑适当加入辅助元素,可以是相关人员也可添加道具,从而为嘉宾的故事作出补充与完善。本期现场主持人访谈嘉宾的过程中,编导设计请出当地一名彝族汉子——“中国职业斗牛解说第一人”毕建刚上场展示,还原斗牛现场,同时还将一头水牛牵进现场。毕建刚的展示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接下来的访谈提供了顺当的气口,头戴大红花的水牛在场上的表现也极为出彩,轻松地现场氛围使得石有平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辅助元素的加入为石有平的讲述锦上添花。
电视节目的嘉宾是可选择的,也是有培养空间的,编导切莫不尝试便轻言放弃。
守得云开见日明
喜欢一句话“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请原作者谅解我擅自改动,因为我们在石林的录制现场,当真是从早上5点坚守到中午12点才盼到乌云散去见太阳。
现场导演陈焯总喜欢用“小雨中雨暴雨”来暖场,“小雨、中雨、暴雨”分别代表“小雨点般的掌声、热烈的掌声和疯狂的掌声”,观众则按照他喊出的“小中大雨”变换鼓掌的力度。这次在石林现场,就在陈老师带着观众“小雨”转“中雨”,“中雨”转“暴雨”时,天空果真淅淅沥沥飘起了小雨,继而转为绵延不绝的中雨。音频老师很合事宜的循环播放《雨一直下》,张宇发颤的男中音把房导和我唱得抓心挠肝。现场最高兴的一定是那头“祈福礼仪牛”,因为它是头大水牛!迟迟无法开录,感谢石林善良的观众,大家撑着伞或坐或立于雨中,无一人离场。一小时后,雨势渐弱,我们马上给主持人和书记戴好胸麦,正式开录,不出十分钟,小雨强势转中雨,主持人和王冰书记坚持录完了一个段落,在雨中被浇了个透心凉。接下来雨势太大,录制中断,继而雨势稍小,赶紧上场。循环往复了几次之后录制便无法继续进行了,因为雨势太猛而且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看到石林的观众撑着伞穿着雨衣坚持坐在现场,我们心生感动,也颇感不安,肖老师让我们对观众表示感谢并让大家先行退场,只留下栏目组和部分工作人员坚守阵地,等待雨停。
一直到中午12点,头顶的黑云渐渐散开,一道光从云里透射下来,这里的天气完全没有从冷到热的过渡,直接从潮湿阴冷进入暴晒阶段,主持人和嘉宾重新返回现场,湿漉漉的头发仿佛是被强烈的紫外线瞬间烘干了。经历了令人纠结的停停录录,石有平不像初始时那般紧张。在暖洋洋的紫外线下,主持人和嘉宾畅谈天地间,圆满收尾。
感恩
回想起石林现场骤雨初降,周遭风景火红翠绿,山石更显苍劲,一排清爽,想来那样的景色一定是极美的,只可惜我和房导一心只盼雨歇,哪里还有赏美景的心情,反倒是王冰书记乐呵呵地对我说:每年临近火把节,石林都会下雨,但像这般酣畅淋漓的大雨真不多见,这是《乡约》栏目组带来的喜雨啊。知是宽慰,于是内心充满感激。因为下雨,在录制过程中我们被迫停下手里的活,难得的停歇使我们得以在雨中留下珍贵的“雨衣合影”。因为下雨,我们得以静静地坐下来思考接下来的人员上场,道具摆放。因为下雨,我们看到了在雨中开怀畅聊的主持人和王冰书记,看到了一直在现场与我们相依相守的石林观众,看到了第一时间为机器设备罩上雨衣而自己淋得湿透的摄像老师。因为下雨,以前匆匆忙忙满场飞,来不及抒发的情感都在雨中泛滥出来,也许平日里我们走的太快,周遭太吵,这难得的雨涤荡尘埃,净化心灵,让我们停下来歇歇脚,只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前行。当雨后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我们焕然一新,感恩,前行。
特别鸣谢赵一民,李兰英,虎桂荣三位摄影家冒雨记录下现场的珍贵瞬间。
《乡约云南石林》嘉宾联系方式:
嘉宾: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王冰
电话:0871-67796256
地址:云南省石林县昌乐路1号石林行政中心
邮编:6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