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没有名字的怪村
只有一个老师
怎样的27年
整个村子就没镜子
上课前要做什么准备吗
先喝一点酒精
与世隔绝的村庄
我一进来倒吸一口凉气
洞穴里的村庄
全村几百口人在一个洞里
生活了200多年
埋藏千年的古国
最后竟神秘地消失了
这方水土还有什么神奇
采访完之后
《乡约》云南文山州广南县
时风集团邀您共赏
主持人:广南的父老乡亲你们好吗?
观众:好。
主持人:展水土神韵,秀百姓风采,《乡约》。
观众:走进新农村。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山东时风集团冠名播出的《乡约》栏目,我是主持人肖东坡。我现在是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那么接下来首先有请我们的县委书记杨廷友来给我们推荐家乡,来掌声欢迎杨书记。
杨书记:肖老师好。
主持人:杨书记好。
杨书记:你好。
主持人:我来了没空手来,乐华3D教育电视,请您替我们转赠给当地的农村中小学校。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汇编,里面有几百项内容,可以根据咱们当地的需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免费的专家上门指导培训服务,送给你。
杨书记:谢谢肖老师,我也给你送一个小礼物。这是我们广南传统的手工艺制作的小铜鼓。我们壮乡有个说法,铜鼓一敲,降魔除妖。铜鼓一响想(啥)得(啥),您知道想(啥)得(啥)是什么意思吗?
主持人:想哪儿得哪儿?
杨书记:就是心想事成的意思。
主持人:真的?
杨书记:真的。
主持人:我现在想上那个山顶上去,我一敲就能上去。
杨书记:试一下。
主持人:谢谢,来到广南,推荐几张家乡名片的话,会给我们做何推荐?
杨书记:您还记得你是怎么进入这个村子的吗?
主持人:是从那边那个山谷之中,坐着船进来的。然后一会儿黑天,一会儿前面又亮天,一会儿又黑天,一会儿又亮天,反复三次,到了这个地方。
杨书记:对,这就是我要给您推荐的,我们第一张家乡名片世外桃源坝美村。
主持人:我一进来倒吸一口凉气,我就觉得这个地方似曾相识,想了老半天《桃花源记》的景象。
主持人:这四周都是群山环绕,只有那一条水路是不是?
杨书记:对,来到我们坝美村,可以体验传统的织布技艺,下到河里面去摸鱼。
主持人:摸鱼。
杨书记:和我们壮家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对唱情歌。
杨书记:说到洞穴里的村庄,您会想到什么?
主持人:原始世界。
杨书记:第二张家乡名片,峰岩洞村。全村数十户人家,几百口人,曾经在一个洞里,共同生活了两百多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和穴安居,亲如一家。
主持人:大家就是一家人,都是一个洞的,像咱们一般出去都问你是哪个洞的?在那儿就不是了,大家都是一个洞的,就一个洞。 杨书记:现在这些村民迁出来以后,里面的房屋用具还保持着原样,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民俗博物馆。
主持人:第三张名片?
杨书记:也是个村,那就更神奇了,普千村。传说是地母娘娘显灵的地方。现在我们很多的壮族村寨,它还流传着很多奇特的习俗,你比如说春耕生产的时候,妇女在稻田里插秧,路过的男人都要被抹上稀泥巴,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主持人:就是因为那妇女嫌他长得太白。
杨书记:不是,这些奇特的文化习俗,它都源自一本古书,这本古书经过了几代人,上百年的传承,而且它是一个孤本,全中国只有我们有。第八代传承人他也来了。
主持人:你手里拿的是?
老先生:《地母真经》。
主持人:我以前只听说过《九经真经》。这个盒子也是当年的盒子对吗?
老先生:对,但是不好意思主持人,因为我们有古训,非要把手洗干净,才能够摸,不然实在不好意思。
主持人:这里面都讲些什么呢?
老先生:它(的意义)是引人为善。能够净化人心。盘古初分母当尊,阴阳二气配晨昏,万物本是土中出,不是空中来发生。
主持人:听你念完了,我明显觉得心灵被净化了一下。我没洗手,来,我其实洗手了。
杨书记:我们这些--壮族村寨的这些习俗,粮食丰收了要先喂牛,他是要感谢牛的付出。
主持人:突然有个小伙子饿了,你先等一会儿,牛还没吃够呢。
杨书记:每个壮族村寨都有一整片的封禁的神山叫竜山连掉到地下的干树枝都不能捡的,就是要保护生态。身上抹上泥巴,就是要祈求大地母亲,保佑农民丰收,肖老师我还有一个更神奇的家乡名片要向你推荐。
主持人:还有?
杨书记:神秘的句町古国。它的神奇之处,一是它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但是它就能大量制造、使用青铜制成的工具和武器,第二个方面,它和其它的郡县并存将近六百来年,最后竟神秘消失了。它的王墓所在地叫牡宜村,这些年考古挖掘发现了,出土了很多精美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各种类型的铜鼓。
主持人:这个。
杨书记:就是这个的老祖宗,在古代,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他都是以拥有这个铜鼓的多少,作为代表他统治权力大小的一个象征,我们这个地方出土了很多面铜鼓,可以想象当时的这个王国,它的统治。
主持人:它的势力范围。
杨书记:那很大,那是很大的。我还有一个村子。
主持人:还有?
杨书记:对,这个村子它特别与众不同。1975年成立,但是一直到20世纪末,它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
主持人:那老百姓叫那个村叫什么?
杨书记:那个村。
主持人:就叫那个村?
杨书记:就叫那个村。
主持人:就是说你上哪儿去呀?我上那个村。
杨书记:那个村 对
主持人:哪个村?那个村,到底哪个村?那个村。
杨书记:对。这个村子有一个小学,只有一位老师,而且他在这个地方,就在那个村,一干就是27年。
主持人:我知道这个老师叫什么了?
杨书记:您知道了。
主持人:他叫那个老师。
杨书记:不对,这个老师姓农,我请他上来与您聊一聊。
主持人:好,
杨书记:农老师。
主持人:好,谢谢杨书记,
杨书记:肖老师
农老师:肖老师您好。
小片1:广南县人迹罕至的山谷里,居住着56户180口人,1957年建村以来,人们都叫它“那个”村。1986年,20岁的农加贵成了这个小村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个老师,为什么没有名字,仅仅是这里太多疑问中的一个!
主持人:刚才杨书记说,你们那个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村。
农老师:那个村是没有名字。村里面的群众不和外界来往。
主持人:不来往?
农老师:是。
主持人:与世隔绝。
农老师:村民他们不做买卖。
主持人:不做买卖?
农老师:村里没有镜子。
主持人:整个村子?
农老师:是。
主持人:没有一面镜子?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小镜子?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大镜子?
农老师:没有,都没有。
主持人:整个村子就没镜子?
农老师:是。村民他们是穿着统一的鞋子。
主持人:大家没有第二种鞋?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男的女的都是一种鞋?
农老师:都是。
主持人:这个村子有点儿神奇。学生都怎么评价你?
农老师:我长得很怪。
主持人:所有的学生吗?
农老师:是。
主持人:都觉得你长得很怪?
农老师:是。
主持人:我看你跟我没什么不同,你自己觉得怪吗?
农老师:也很怪吧。
小片2:这是一个听上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村。的确,如农加贵所说他也很怪,在我们眼中一切正常的这位老师,却被村中所有孩子称作“长相奇怪”!这可真是奇了!
主持人:你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这个学校几个班呢?
农老师:两个班。
主持人:教几门课?
农老师:小学的所有课程我都教。
主持人:有多少个学生?
农老师:有22个。
主持人:整个这个学校?
农老师:是。
主持人:孩子有什么不同?
农老师:孩子年龄差别很大,一个班里,大的大到12岁,小的有五六岁。
主持人:一个班里就能有这么大差距?
农老师:是。
主持人:那课本也不同?
农老师:课本就是以前淘汰过的课本。
主持人:没有新课本?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学生称呼你?
农老师:他们都叫我老师大爹,这样叫。
主持人:什么?
农老师:老师大爹。
主持人:大跌眼镜那个大跌?
农老师:不是,不是,就说比他的父亲要大一点。
主持人:比他父亲还大的爹。
主持人:上课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农老师:我们都把门窗打开。
主持人:不关门?
农老师:是,一定要开。
主持人:您作为惟一的老师,上课前要做什么准备吗?
农老师:我要先喝一点酒精。
主持人:酒精啊?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喝酒精啊?
农老师:是,喝过。
主持人:酒量很大,一般的酒已经不能满足了,只能喝酒精了。你教课有什么不一样吗?
农老师:我教复式班。两三个班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先教会年龄大的,就让大的教小的。
主持人:大家伙都在一块,先挑出十个年纪最大的,来,过来过来,我把你们教会,你们每人再教十个。
农老师:是。
主持人:那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什么不一样?
农老师:成绩很好,升学考试的时候全部都录取初中了。分数线是115分,但是我们最低就是135分。
主持人:我知道了,要想把孩子教好,上课前必须喝酒精。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那个村,是一个怎样的村?
农老师:它是麻风村。
小片3:一个没名字的村庄,一个有着太多不同的学校,种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怪异现象似乎都在直指同一个原因——这里曾有怪事发生!农加贵在此27年时间里,的确有太多不可思议的经历。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广告后,《乡约》一一为您揭晓。
他要跟你永远保持距离
是 恐怖害怕
村长竟然走出了警戒线
我们就把学校炸了
来到这里等于跟家乡跟家人就决别了是吗
带什么东西都不好使
你不想活了吗
当时有点害怕
也害怕
采访完之后
小片4:建国初期,地处偏远的云南广南县,是麻风病的重灾区,1957年,四面八方的麻风病患者被带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山谷里集中治疗。麻风杆菌可由空气传播,当时一旦感染无法治愈,更可怕的是会导致畸残的后遗症!1986年,20岁的农加贵见到了他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可怕一幕。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那个村,是一个怎样的村?
农老师:它是麻风村。
主持人:您第一次见到麻风村,是怎样的一幕?
农老师:心里边有一点恐怖,害怕。那些家长送他们的孩子过来上课的时候,他们走到一定的地方,他们就不上来了。
主持人:他们要跟你永远保持距离?
农老师:是。
主持人:要保持多远的距离?
农老师:大概30米左右。
主持人:就是他们把孩子送到这儿,他们就回去了,你在30米开外。
农老师:我就叫他们来上课。
主持人:那个村子有警戒线是吗?
农老师:有。
主持人:所有的村民不得超过警戒线?
农老师:是。
主持人:吃饭怎么办?
农老师:吃饭他们是有统一的食堂,不出来。
主持人:那外界要给他送东西呢?
农老师:放在中间的一个地方,通过医生或管理员送给他们。
主持人:人再回去,他们再过来取。
农老师:是。
主持人:那么孩子为什么觉得你很怪呢?
农老师:长得跟他们的父母不太一样,他们父母病情严重一点的是眉毛很少,手有点萎缩,手指萎缩,或者说嘴歪,或者说眼斜这样,外表长得比较难看一点。
主持人:这就是你说的这个村子,为什么没有镜子?
农老师:是。
主持人:孩子们从小就看着爸爸妈妈是这样,都觉得爸爸妈妈是正常的,然后看到你就觉得。
农老师:觉得奇怪。
主持人:为什么要穿统一的鞋子?
农老师:统一的鞋子是有保护的作用,防护的作用。
主持人:这个村里的村民都是怎么构成的?
农老师:从到各地来到这里的,不是说原本就一个村子的。
主持人:就是当年爆发这个疾病的时候,四面八方的患者都集中到这里,那他们来了之后,还有机会回自己的家乡吗?
农老师:很少,基本上没有。
主持人:这些村民以前都是做什么的?
农老师:有在外面工作的比如说像在地质队,或者说在农场这些都有,都有工作的。
主持人:那么他们被集中到这个村子之后,他们的亲人会来看他们吗?
农老师:很少,基本上没有,很少。
主持人:他们也不能回家了?家里人也不再来看他们了?
农老师:是。
主持人:当年好像也没有什么通讯工具。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就不再往来了?
农老师:是。
主持人:如果这个人去世了,家里人会来吗?
农老师:不来。
主持人:也不来,当年来到这里等于跟家乡,跟家人就诀别了是吗?永远都不可能再见面了。
农老师:是。
主持人:也不来往了?
农老师:不来往了。
主持人:连去世都不来了?
农老师:不来了。
主持人:你在这里要是当老师的话,刚开始一个月有多少钱?
农老师:19元。
主持人:一个月19元钱?
农老师:是。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20岁,如果当时去做点别的事情,一个月。
农老师:起码最少得是两三百元吧。
主持人:你当时没得病吧?
农老师:没得,没有。
主持人:你才二十岁。
农老师:是。
主持人:谁把你送过去的?
农老师:我的叔叔。
主持人:你叔叔跟你有仇?
农老师:不是。
主持人:为什么?
农老师:他是老师,他是想让我来这里面,教这些孩子,让他们懂文化。他说这里的孩子太可怜了,父母又生病,你就去给他们上课吧。
主持人:在你之前这个地方没有老师对吗?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你如果去的话,你会是第一个老师?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为什么愿意接受呢?
农老师:我看到第一幕,我就看到他们太可怜了。父母亲送他们来的时候,孩子们年龄大的大到12岁,小的才有五六岁,然后就是一点文化都不懂,。
主持人:孩子们都是健康的吗?
农老师:是,都是健康的。
主持人:你决定就这样留下来?
农老师:是。
主持人:天哪,我听说你胆子很大,不仅决定留下来,而且还敢进村吃饭?
农老师:是,吃了。
农加贵,云南省广南县那央村人。虽然高二便辍学务农,但在当时也算当地小有学问的人了。也许是“那个”村村民的命运与境遇感染了自己吧,也许只是一时冲动,做出了这个一个月只有19元工资、原本跟自己并不相干的承担。也许还有很多也许,都不重要了。这位年轻的代课老师胆子也确实不小,不仅敢进村,还敢在村中与村民吃饭!然而吃完饭后的第二天,身体便开始出现了异样!
主持人:我听说第一次吃完饭之后,你身体就有异样的感觉?
农老师:身体痒痒。
主持人:痒痒。
主持人:知道这个麻风病如果一旦感染上,是不是有瘙痒的症状?
农老师:有这个症状。
主持人:天啊,麻风病你们之间距离多远,就有可能被感染。
农老师:近距离接近就会。
主持人:多近,像我们这么近?
农老师:是。
主持人:就有可能感染?
农老师:对。
主持人:它是空气传染?
农老师:是。
主持人:如果那个时候有个人坐在你对面这样,然后啊欠,你会什么感觉?
农老师:有点害怕那种感觉。
主持人:你怎么敢进村里去呢?那不是有警戒线,所有的村民都不能出来,你怎么敢进去,你是在人家吃饭?
农老师:在村长家。
主持人:到村长家吃饭?你不想活了吗?
农老师:不是。
农老师:当时那时候是村里面好吃的东西很多,我就跟医生打赌,我们敢不敢去村里面吃饭?我们说去一次吧,去就去。
主持人:就为了吃点好吃的?
农老师:是。
主持人:命都不要了,到人家村长家,那个村长什么都离你坐的多远。
农老师:都在一个桌上,有点害怕。
主持人:你喝酒了吗?
农老师:喝了,喝的很多,医生说喝酒要消毒的作用。
主持人:你喝成什么样了?
农老师:后来醉的一点都不知道了,医生把我抬出来都不知道。
主持人:你第二天浑身瘙痒。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还敢回家吗?
农老师:两三个星期都没回家。
主持人:你怕把家里感染,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觉得自己已经成为麻风病患者?
农老师:这样想,当时有一点后悔。
主持人:你刚当老师的时候,跟孩子们在一起书桌敢碰吗?
农老师:不敢碰。
主持人:敢手把手教孩子们吗?
农老师:不敢,教他们的握笔方法就是做示范,给大的孩子。
主持人:你们要这样握笔,
农老师:对。
主持人:人家一伸手
农老师:缩回来。
主持人:你就缩回来,
农老师:缩回来。
主持人:人家向你走近。
农老师:我就后退一步。
主持人:为什么上课前要喝酒精?
农老师:酒精有消毒的作用,喝一小杯,兑开水。
主持人:你没用酒精把全身都擦一遍。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到村民家里,村民见你都什么反应?
农老师:特别高兴,特别热情。
主持人:就没有人去过是不是?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也没有人敢到他们家里吃饭。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们在一块都聊些什么呢?
农老师:很少说话,光吃,尽量喝酒。
主持人:你知道这个病潜伏期有多久?
农老师:最早的是两三年,最长时间是二十多年才发现。
那次吃完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农加贵生怕感染只能住在村口不敢回家。心想着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冲动?才20岁啊?难道,这辈子再也不能走出“那个”村了吗?然而吃完饭后仅半个月,又发生一件让他吃惊的事儿。村长竟然走出了村中警戒线,来到他的住所把一个纱布包包放进锅中,农加贵打死也想不到,在锅中蒸煮的竟然是——人民币!
主持人:我听说到村长家吃完那顿饭之后,隔了不久,村长竟然走出了警戒线,他来找你?
农老师:是。
主持人:还拿着一个纱布的包包,放在锅里蒸?
农老师:是
主持人:肯定是好吃的?
农老师:不是,是钱,零零碎碎的一些零花钱。
主持人:多少钱?
农老师:35。他说是村里面的人筹集一些,给我加工资
主持人:你那时候一个月19块钱。
农老师:是
主持人:他们全村村民决定每个月要给你这么些钱吗?
农老师:是,每个月都给,他们村里面自己凑的。
主持人:凑过来,然后放锅里蒸。
农老师:高压锅消毒一下。
主持人:怕有病菌。
农老师:他是这样想。
主持人:你当时拿到这个钱?
农老师:很感动,我就说谢谢。
主持人:你也没推迟一下,是他们自觉自愿要这么做。
农老师:是。
农老师:他们还分田分地给我,一亩田,一亩半地。他说你要安心教好我们的孩子,我们分一点田地给你,但是不需要你自己来种,我们村里面群众会帮你打理好。
主持人:对你这么好?
农老师:我就尽量教好他们的孩子。
主持人:你会帮这些村民们做些什么吗?
农老师:村民们,不能办的,或者办不到的事情,他们会来跟我说,比如说修理电器。有没有图像。
主持人:修不了怎么办?
农老师:修不了那就扛回到广南,回到县城里面。
主持人:你要扛多久?
农老师:走一个多小时的路。修好了再给送回来。
主持人:然后人家再给你钱?
农老师:他给钱了我不要。
农老师:我骗他说没花钱。
主持人:你为什么要骗他?
农老师:因为他们对我太好了。
农老师:孩子们也对我非常好。课余时间他要到河里边捉鱼,来给我做菜。
主持人:孩子们?
农老师:是。
主持人:捉到鱼之后就会跑来。
农老师:跑来老师我捉到鱼了。
主持人:大爹,大爹。
农老师:老师大爹,我捉到鱼了。
主持人:有好吃的一定要先给你?
农老师:是,还有从家里面带的一些好吃的水果,都要带来,都带来给我吃。
主持人:你会经常进村吃饭吗?
农老师:经常进。
主持人:经常去?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觉得不成为这个村的村民,你誓不罢休,你都到谁家去吃饭?
农老师:后来挨家都去。
农老师:放学的时候学生会邀请我,好多学生,我说去哪一家都不合适,有些时候一晚上要吃两三顿饭,这家也去一下,那家也去一下。
主持人:那边抹不开面子,还要到他家去。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慢慢心里也不害怕了是吗?
农老师:不怕了。他们对我太好了。
主持人:你们都亲如一家人了?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没想着在这个村里找个媳妇?
农老师:村长对我说过。
主持人:真的?
农老师:是。
主持人:他要介绍一个麻风病患者给你?
农老师:他的侄女。
主持人:真的,是麻风病患者吗?
农老师:不患。
农老师:他们后来考虑说对我的影响不好,他们主动觉得不合适。说算了。
1991年8月6日,农加贵结婚了,新娘是隔壁村的一位农家姑娘,十里八乡亲朋好友来了四百多口子人。那天,忙里忙外的农加贵总会时不时望向村口,“那个”村,会有人来吗?他们,会给农加贵带来怎样的祝福呢?
主持人:后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娶老婆了?
农老师:娶了。
农老师:旁边村子的。
主持人:老婆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吗?
农老师:知道,在那个村当老师。
主持人:她一听啊,你是在那个村。
农老师:她不介意了。
主持人:她为什么会不介意?
农老师:她很理解。
主持人:她为什么会理解?
农老师:因为很同情,她说你放心,你去做我的工作,家里面有我,她这样说。
主持人:这么支持你?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用的什么办法能找这样好老婆?
主持人:你结婚那天摆了几桌?
农老师:四十多桌,三百多人。亲戚朋友都给祝福了。
农老师:多的三块。
主持人:三块钱?
农老师:少的两块,就是我们说的礼金。
主持人:如果那个村有人来参加的话,大家伙会介意吗?
农老师:我的亲戚朋友会介意。
主持人:关键是你邀请了他们没有?
农老师:邀请了,我说我结婚了,需要你们也要参加。
主持人:然后你给他们留桌了没有?
农老师:留了两桌。
主持人:那个村的也给你礼金了吗?
农老师:那个村给了,全村凑了四百多块钱,每一家在六七元左右。
主持人:要比别人要高很多?
农老师:高很多,还给我租了电影。
主持人:还给你租了电影?
农老师:那一晚上特别阔气,特别气派。
主持人:特别阔气,那个时候要结婚的时候能在这儿放在电影?
农老师:很了不起。
主持人:很了不起,很有面子。他们对你太好了
农老师:是,农村基本上没有,8点钟放到12点钟。
主持人:那人山人海都在这儿看,你太有面子了。
农老师:大部分人都是冲着电影来的。
农老师:我不停看,看他们来了没有,我亲自到村口看一下,他们来了没有,一直到最后都没来。
主持人:也都没来?
农老师:都没来。
主持人:一个都没来?
农老师:一个都没来。
主持人:为什么?
农老师:他们怕我的亲戚介意,或者说怕影响当时的情景。
主持人:他们的祝福会更真挚?
农老师:很真挚,虽然人没来,太真挚了!
主持人:对你来说是那么大一个事,他那么想办法去祝福,但是绝不肯过来。
农老师:就不肯过来,怕我的那些亲戚介意。
被需要、被信任、被感动,春夏秋冬一年年走过,慢慢演绎成农加贵一种超越于金钱的使命与担当。只要自己有口气儿,就一定要把孩子们教出来!1992年村中有12个孩子该上初中了,可一听是“那个”村的,没人敢收!难道,这些健康的孩子一辈子也走不出村儿了吗?情急之下,农加贵想到或许可以在报名表上做些文章。
主持人:咱们村叫那个村没有名字,孩子们要转学,要升学,报名表上都会填什么?
农老师:什么都没填,空着的。
主持人:不填人家不会收吗,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收。
农老师:没有。
农老师:后来跟,村里面的家长商量,咱们编个村名吧。
主持人:咱们编个村名吧。
农老师:是。
主持人:编个村名或许就有人收了?
农老师:是。
农老师:叫落松地。
主持人:落松地,谁想出来的名字?
农老师:村里面和我一起想办法。
主持人:这个名字好有诗意,
农老师:是
主持人:落松地村,然后在孩子的报名表上就填落松地,那一年第一批有几个孩子要上学?
农老师:有12个。
主持人:有学校收了吗?
农老师:有了,广南五中。
主持人:一看学生学习成绩都非常好?
农老师:非常好全都收了。
主持人:你害不害怕人家会来查,人家一查人家落松地,不就是那个村吗?
农老师:当时有点害怕。
主持人:也害怕,因为这是你们自己编的名字?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会担心别人不知道而收了学生。
农老师:也会发现,会取消。
主持人:再取消录取资格。
农老师:是,就是害怕。
主持人:我听说后来村民有人扬言要炸掉学校?
农老师:村民有些说,我们的孩子成绩这么好,如果没有学校收我们的孩子去读初中,我们就把学校炸了,留学校有什么用。
主持人:最后是怎么解决的这个事情?
农老师:最后上面的学校领导来了。
主持人:领导进村跟大家吃饭了吗?
农老师:没有,没有,领导在村口。
主持人:这边是村民,那边是领导?
农老师:是。
主持人:距离多远?
农老师:三十米左右。
农老师:领导带一些糖、米、衣服来慰问他们,他们说带什么东西都不好使,最关键是我们的学生能够上学。我就劝领导,我说他们的孩子都是健康的,在升学以后,我要相关的单位给他们体检过了,都办有健康证,他们不会有病的,你们放心收吧。最后学校同意收了
主持人:很多年,很多年,都没有孩子走出去过?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也没有人愿意收?
农老师:没有。
主持人:孩子就这样
农老师:上学了,12个孩子。
主持人:要到县城里?
农老师:走着去的,有三个多小时。
主持人:要翻山?要有很多行李?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送孩子们?
农老师:我送,亲自送到学校,帮他们把入学的手续都办好了,安顿好了。
主持人:把那些行李都帮他们铺好。
农老师:铺好了,我再回来,孩子都送我到学校大门来,他们不想跟我离开。他们怕外面的学生会欺负他们,歧视他们。我说同学们没办法,你们要好好学习如果说有人欺负你你跟我说就行了,我会来跟老师说的,然后他们就回去了。
主持人:你呢?
农老师:我就回来了。当时我很感动,他们很舍不得离开,我也舍不得离开,当时不敢流泪,怕伤学生的心
主持人:当他们面不敢流泪,
农老师:后来转身流泪了,太感动了,他们太相信我了。
1993年,麻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警戒线拆除,长达35年之久的麻风村正式解禁改名落松地村,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村门外出上学。由于成绩突出,2001年9月农加贵被调到了相对安逸的下坝小学。五个月后,农加贵却突然听到落松地村民要集体上访的消息!
主持人:你曾经被调走过,又被调回来。
农老师:我当时被调到下坝(音)小学。
主持人:那个小学的环境、条件会更安逸一些。
农老师:比那个村要好得多。
主持人:我听说村民要上访?
农老师:是。
农老师:他说如果不让农老师来我们学校上课,我就要去上访。
主持人:全村人要走出警戒线?
农老师:到处走,去找领导。
主持人:只有一个条件,让农老师回来。
农老师:是。
主持人:一定让你回去?
农老师:是。
主持人:你最后又回去了?
农老师:回去了。
主持人:还是一个老师,是自己?
农老师:还是一个老师。
主持人:不回来会怎么样?
农老师:不回来里面的孩子就没人教了。
主持人:你自己愿意回来吗?
农老师:愿意,因为跟他们处的有感情了。
主持人:现在落松地怎么样?
农老师:现在落松地的学校很好,我们县教育局的领导,有我们中心校的领导支持,把原来土木结构的教室,都翻成新的,崭新的平房,现在环境非常好
主持人:通路了没有?
农老师:通了,我们县委书记杨书记第一次来广南任书记的时候,就帮落松地村修了两公里多的一条水泥路。
主持人:他来了多久?
农老师:他刚来广南任书记的时候就办了这件事
主持人:还缺点啥学校。
农老师:现在学校想要一个热水器,因为冬天学校很冷。
主持人:看那儿说。
杨书记:马上办。
主持人:你听见没有。
农老师:听见了,听见。
主持人:咱们为杨书记鼓鼓掌,我跟你说,要跟领导要东西,就一定要当着人多的时候要,知道吧
农老师:是。
主持人:现在这个你教出来的那些孩子,现在都参加工作了吗?
农老师:有参加工作的。
主持人:现在有一些已经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是不是?
农老师:有的。
学生:我现在在教育局工作。任教育局纪委书记。
学生:我现在在广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
主持人:您呢?
学生:我是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
主持人:您呢
学生:我也是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
学生:作为农老师的学生最想说的,农老师你辛苦了,你二十多年如一日,投身在那个村的学校,用你的肩膀支撑起来了一片天,那个村的脊梁,没有你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会以你为榜样。尽心尽责做好工作,用我的成长作为向你上交的答卷。
主持人:我不知道,要不这样吧,那热水器就我给你送了算了,别让书记麻烦了。
主持人:我觉得我不做点什么,心里好像有点过意不去。
主持人:我尽管不停在跟你开玩笑,但其实眼睛里是很湿湿的,我代表栏目组有个小礼物送给您,青岛的康大食品。
农老师:谢谢您。
主持人:感谢您为这方水土做的贡献。
农老师:谢谢
主持人:来,有请杨书记。
主持人:采访完之后。
杨书记:我在边上坐着,我的心情和你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来了,为这个学校做了一些工作我觉得做的还不够,这也请肖老师您放心,我们会把这个学校,把这个村子,给它建得更好,这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
主持人:这样,给我们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描绘一下我们广南的明天。
杨书记:我们将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让老百姓更加富裕,生活更加幸福。我们将着力打造地母圣经、句町故地、世外桃源三大品牌,把广南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母文化旅游圣地。我们将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使广南的城乡更加秀美,更加宜居,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