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提要
播音:这里被誉为一府三乡。
同期:这银耳汤有美容的作用。好滑。表皮这个粘液是最好的美容剂,早上起来我就拿着它洗脸。
播音:崇山峻岭一度阻隔着这里的经济发展。
同期:走路都舍不得穿鞋。别人吃个面条啥的馋口水。
播音:他善于逆向思维,高山大壑在他眼里却是发展的资源。
同期:贫穷它也是资源。
主持人:通江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好吗?
观众:好。
主持人:展水土神韵 秀百姓风采。
观众:《乡约》走进新农村。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昌河汽车冠名的《乡约》栏目,我现在是在四川省通江县,来到我们通江县,我有话要问,来来来,这位女孩子我问你,告诉我,你们眼中通江人都有什么特点?
小标题:聊聊咱们通江人
观众1:热情大方,孩子看到车来的时候都会高兴地站在路边敬礼。
主持人:我来到咱们通江这一路上不知遇见过多少孩子,然后孩子只要看见汽车来都会敬礼。
观众1:对。
主持人:非常非常的受感动。来现场的这几位,你们眼中的通江人是怎样的?给我说一说。
观众2:通江人健康。
主持人:怎么讲?
观众2:因为咱们天天吃土豆.。
主持人:所以咱通江人健康,都像你一样。
观众2:我是健壮:,不是健康。
主持人:你比健康还厉害,健壮。
观众3:我们通江人诚实。
主持人:怎么讲?
观众3:咱们通江的茶叶好:,可是产量不够,我们也不到外地进货 ,也不用外地的假货来冒充通江的茶叶。
观众4:我们通江人:就知道感恩。
主持人:怎么讲?
观众4:党和国家给咱老百姓:修公路、建学校、建医院、打井找水。
主持人:记得这么清楚。
观众4:感动感激:,终身感恩。
观众5:通江人吃苦耐劳:,善良朴实,但是由于大山的阻隔,我们观念还有(一些)陈旧落后。
观众5:我认为我们通江人能吃苦,举个例,我们有一个茶农:叫曾乾发,在县城上班,这家伙当时搞茶的时候,每天下班以后背上一袋肥料,步行十六公里,然后回茶床搞管理。
主持人:每天?
观众5:三个半小时的路程。
主持人:我看你满头大汗,你也肯定吃苦耐劳。
观众5:我也能吃苦,继承了通江的传统。
观众6:我觉得最大的优点就是团结:,咱们通江就是在建立川陕首府的时候,不足23万人,但是就有5万人参加红军,有10万人为咱们红军服务,你说团结吗?
主持人:说到咱们通江人是怎样的呢?这个话题呢我们就得问上一问今天我们《乡约》的主人公,咱们通江的县委书记范申华,来,有请。
主持人:你好范书记。
范书记:你好你好。
主持人:范书记,来请坐请坐,咱们一块聊一聊,刚才我们跟大伙聊了一聊通江人有怎样的性格,我很想知道在您眼中通江人是怎样的?
范书记:豁达大度,善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主持人:今天能不能让我们见识见识。
范书记:好!
小标题:这方水土可爱的人
主持人:来,这位小朋友,告诉我今年多大了?
演员:十岁。
主持人:十岁,刚才跳那个舞叫什么舞?
演员:空山坝坝舞。
主持人:哦,是专门跳给爸爸的。有没有空山妈妈舞啊?是哪两个字儿啊爸爸?我一说爸爸怎么大家都高兴起来了。
演员:不知道。
主持人:你也不管是哪个爸爸,能不能告诉我?
观众:男女老少就在我们的院坝。
主持人:在院坝里跳,那个坝坝舞,哎呀,咱们刚才,范书记说了特别善用歌舞来表达
节目还不止这一个。
主持人:来,继续。累坏了吧?
演员2:不累。
主持人:异口同声说不累,告诉我你们年龄都有多大了。
演员:平均64岁。
主持人: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称号叫大妈合唱团对不对?
演员:对。
主持人:告诉我刚才唱的是什么歌?
演员:十把扇儿。
主持人:可是这歌是唱给谁的呢?
演员:唱给我们红军的。
主持人:唱给红军的我怎么听着歌里好像还有龟儿子这样的话?
演员:骂的是土匪。
主持人:我知道咱们通江是革命老区,我想问现在还有没有当年的老红军?
演员:有,刚才不是来了一个大爷吗?
主持人:在哪儿呢?
演员:在那里。
主持人:大爷,您好,来来来,这是老红军,大爷能不能告诉我您今年有多大岁数了?
老红军:102岁。
主持人:您是当年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对不对?
老红军:长征。
主持人:当时您在部队里都担任什么职务?
老红军:我是红十三师军当传达兵。
主持人:我就想问您活这么大岁数能不能告诉告诉我们大伙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老红军:我唱红军的歌。
主持人:唱红军的歌。今天给我们大伙唱一个
老红军:太阳那个出来哎照四方,中国那个有了共产党,他为人民出主张,辛苦日夜忙,爱国打内战
主持人:大爷,我现在知道了,长寿的秘诀就是唱红歌,今天时间有限,大爷咱一会再唱,咱看看下面这节目,来。
主持人:我来问问你,刚才大伙跳的这叫什么舞?
演员:巴山背二歌。
主持人:背儿子的歌是不是?今年多大岁数了就有儿子了?
演员:25岁了。
主持人:25岁了,儿子多大了?
演员:还没有。
主持人:是叫什么?
演员:叫背二歌,
主持人:哪个二啊?
演员:是一二的二。
主持人:一二的二,巴山背二歌,就是背两个儿子的歌。告诉我这背兜除了背儿子外还能背什么?
演员:他是这样的主持人。
主持人:喘口气,背儿子背累了。
演员:在我们大巴山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所以这个背兜就成为我们巴山人民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是在红军入川,其中他们就用背兜给我们红军做后援。
主持人:就相当于今天的皮卡轿车啦。
演员:现在我们巴山背二歌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持人:好厉害,说到这个歌声和舞蹈,我怎么看着下面这位先生手里拿着一个飞机是怎么回事?来来来。这是你做的吗?
嘉宾:改装的。
主持人:你就能让它在这飞起来?
嘉宾:在这不行,这场地有一点小。
主持人:专门用它来拍咱们通江?怎么想到要这样做呢?
嘉宾:通江说实在的风景是非常漂亮,换一个视角让外面更多的人看到我们通江美丽的风景。
主持人:你这个航模能飞多远?多长时间?
嘉宾:半径三五公里吧。高的话飞个三五百米可以,它的续航能力的话一般的十多分钟二十分钟。
主持人:厉害。这样,你找一个场地让它飞起来。
嘉宾:好的。
主持人:好,谢谢,谢谢。范书记让航模爱好者去准备航拍,咱们接下来听听你的故事。你老家是咱们通江的吗?
范书记:我老家是生长在一个比较贫瘠的山沟里。
小片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大巴山腹地,全县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崇山峻岭包围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诞生了亚洲最大的溶洞,这里曾经是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因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仅在成都和西安就有通江20万打工的农民,范申华走马上任却逆向思维,大巴山的恶劣条件在他眼里却隐藏无数的宝贝,这个生长在大山里的汉子对大巴山有着怎样的情怀?接下来的节目现场,我们能看到范申华从大山里拿出的什么宝贝呢?
主持人:这个就是你要给我吃的东西?
范书记:这是空山黄牛。
主持人:就这么张嘴这么吃?如果那个时候天天上顿下顿有面条,估计你作文也写不了那么好了。它最独特的地方是因为它有一个像驼峰一样的东西对不对?
嘉宾:其它地方没有。就我们空山有。
主持人:跟一般的鸡有什么不一样?
嘉宾飞三四米高。摸一下。
主持人:好滑。
嘉宾:抛绣球
主持人:抛它的时候大家伙都张着嘴在这等着是不是?
嘉宾:好吃吗?
主持人:我已经没有嘴说好吃了。饭桌上不能有通江人。
范书记:严重影响了我的声誉。
嘉宾:还要县委书记批条子。
范书记:我就发现这当中有猫腻。
播音:乡约拜访四川省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
小标题:从小是个苦孩子
主持人: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小时候的生活记忆有哪些?
范书记:小时候给我留下的记忆,最大的问题就是贫穷
主持人:能贫穷到什么程度?
范书记:要上学走路都还不能穿鞋,到了学校才穿鞋。
主持人:为啥呀?
范书记:是没有钱买。
主持人:那上学的时候都吃什么呀?
范书记:有红薯的时候吃鲜红薯,鲜红薯(季节)过了的时候吃红薯干,当时在学校的时候都是睡地铺,没有床,睡地铺。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要是看别人吃个面条呀啥的,啥感觉呀?
范书记:那就只能馋口水了
主持人:一边流着口水你会做些什么
范书记:这个呢我就想到了要改变贫穷,要改变人生呢,就必须发愤的读书。我的成绩都是相当好的,我写的作文在班上都是当范文的。
主持人:如果那个时候天天上顿下顿有面条,估计作文写不了这么好。什么时候来的咱们通江?
小标题:山里汉子的逆向思维
范书记:我是2008年7月份来的,这个当时咱们市委的主任来找我第一次谈的时候,我感到很惊奇,就是当时我已经是52岁了,我也知道通江幅员面积比较大,而且生产的基础条件比较差,再一个它的区位劣势比较明显,所以我就产生了畏难的情绪。
主持人:你怎么样畏难?
范书记:我觉得太苦太累了在这个地方去工作,责任太重大了。
主持人:想了多久?
范书记: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主持人:想了一个月。
范书记:第二次市委的领导找我谈话的时候,就是说通江这个地方是总理怜惜的地方,总理关心的地方,更需要选好领路人带领全县的干部和人民群众来艰苦改变面貌。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印象当中的通江都有什么难?
范书记:当时这条通水路啊,巴水路还没通,到通江到巴中的话大约要四个小时才能到巴中去。
主持人:交通太差。
范书记:对。
主持人:听说你呢想明白过来之后反而把这些当作最有效的资源,是这样吗?
范书记:对。通江虽然落后,但是它发展的潜力,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
主持人:怎么讲?
范书记:一个是有勤劳勇敢的通江人民,二一个通江的各项的生产基数比较小,艰苦实干的话思路一对头的话就能够增长迅速。
主持人:你到这来呢要主力发展四大产业是不是?
范书记:对,因为全县一个是优质粮油,因为全县这个耕地面积比较充足。
主持人:粮油不稀奇,优质粮油才稀奇。
范书记:第二大产业就是畜牧产业。
主持人:畜牧。
范书记:它是我们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主持人:这是畜牧产业,还有什么?
范书记:第三一个就是我们的食用菌,最后就是我们的茶叶。
主持人:你看 你说了咱通江有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能不能让我们见识见识。
范书记:可以。
主持人:来。
小标题:革命老区宝贝多
主持人:来来来 你来给我介绍介绍。
嘉宾:这个空山黄牛,它的特征就是这个腱,肌腱特别的健壮
主持人:这像个驼峰一样。
嘉宾:对,其它地方没有, 就我们空山有。
主持人:关键是那肉好吃不好吃呀?
嘉宾:好吃。什么时候让你尝一下。
主持人:这个就是你要给我吃的东西对不对?
嘉宾:这是空山黄牛。
主持人:就这么张嘴这么吃?
嘉宾:它属于有机牛,这有机牛我们取得这个证,已经三年了。
主持人:我想知道它最独特的地方是它有一个像驼峰一样的东西对不对?
嘉宾:这个公牛是驼峰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那个地方的肉是不是最好吃。
嘉宾:最好吃。
主持人:这个是
嘉宾:加工品,它的油没有含在里面,它是油和肉是分离的。
主持人:我撕开,我怎么说着说着给撕开了呢。
嘉宾:那个是五香条。
主持人:我好有口福啊。
嘉宾:这个是灯影牛肉,它里面的片状很薄,这个灯光一照透亮。
主持人:灯影牛肉。
主持人:什么? 飞机。来。我看看你拿的这个鸡,跟一般的鸡有什么不一样,告诉我?
嘉宾:第一个它生长周期比较长。
主持人:多长时间?
嘉宾:一般都要六个月以上才能出产。
主持人:还有什么特点?
嘉宾:飞很高。
主持人:能飞多高?
嘉宾:飞三四米高。它平时放的时候它喜欢打斗。
主持人:喜欢打斗,要跟人呢?见了生人会怎么样?
嘉宾:它会啄人
主持人:然后它会蹦起来然后来啄人,这么凶猛?这个鸡肉肯定很好吃了对不对,今天我们就不吃它了。我来瞧瞧这位先生,来,这个我知道,这个娃娃鱼。
嘉宾:对,我们通江现在是国家级的大鲵自然保护区,四川惟一的大鲵自然保护区。
主持人:像这样的大鲵有多少?
嘉宾:现在我们的野生大鲵成量大概在3500左右。
主持人:这就是宝贝呀。
嘉宾:拿一下吧。
主持人:拿一下,这个它会不会咬人啊?我摸一下吧。
嘉宾:摸一下。
主持人:好滑啊,好滑啊
嘉宾:对。这表皮这个粘液是最好的美容剂。
主持人:然后我没事早上起来就拿着它洗脸。
主持人:好滑啊
嘉宾:对。
主持人:谢谢。 来,我看看这边
嘉宾:通江最有名的就是银耳,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
主持人:通江银耳就是这个对不对。
嘉宾:对对对 就是这个。
主持人:这些是什么。
嘉宾:椴木香菇。就是这种青杠树。
主持人:用它身上来生产出来的食用菌,包括这个木耳。
嘉宾:包括木耳,银耳,香菇。品质比其它的都好。
主持人:这个银耳怎么吃,能不能告诉告诉我?
嘉宾:现在这个菜,我们通江的银耳菜,都有32道了。
主持人:今天能不能让我尝一尝?
嘉宾:能。
主持人:这是银耳汤。我先喝上一口。
嘉宾:它有美容的作用。
主持人:喝了就会变得很帅对不对?
嘉宾:对对,更帅了。
主持人:要让你这么说,这一碗我都得喝下去。我还得再尝一尝,青椒炒银耳。
嘉宾:对。
主持人:炒银耳 味道很不错。这是什么?来,大厨来介绍一下。
嘉宾:十素银耳,对。
主持人:全都是素菜?
嘉宾:素的。
主持人:这是什么?
嘉宾:这道是石榴银耳包。形状看起来很像石榴包。
主持人: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嘉宾:里面是银耳。
主持人:外面是什么东西?
嘉宾:外面是我们通江的土特产的鸡蛋。
主持人:还有什么?
嘉宾:这道菜非常讲究了,它外面是用冬瓜皮,我们给它起的名字叫做巴山银耳饺。
主持人:晶莹剔透。
嘉宾:对的。
主持人:这里面是银耳?
嘉宾:里面银耳。
主持人:这是什么?
嘉宾:绣球银耳。
主持人:在咱们通江就不抛绣球了就抛这个,抛银耳绣球,抛它的时候大家伙就张着嘴等着是不是?
嘉宾:好吃吗?
主持人:我已经没有嘴说好吃了。用银耳包着的。
嘉宾:包着的。
主持人:一个大的肉丸子,非常好吃。
嘉宾:这是我们通江的高山有机茶,我们这个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全部过程,都是完全按照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种植生产加工
主持人:别的不说,我就想问你的这个茶叶要卖多少钱?
嘉宾:最高的卖4800元。
主持人:4800元,卖到什么地方?
嘉宾:北京上海,还有一部分在东南亚,俄罗斯也可以卖的。
主持人:我在这儿就能闻到一股茶香。好好好 来来来,我来看看下面是什么 来
嘉宾:我是2007年农业部表彰的全国种粮大户。500家之一,我耕种了一百亩土地。
主持人:你那一百亩土地都种些什么东西?
嘉宾:水稻小麦油菜等。
主持人:你看你种的这些东西听上去很普通,你有什么种植方法上的不同吗?
嘉宾:现在我正在着手准备搞藕鱼工程和稻鱼工程,也就是说藕塘养鱼和稻田养鱼
我算了个帐,这样这个产出效益就是传统农业的十几倍。
主持人:厉害,充满了自豪。来来来 这位大爷,告诉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
嘉宾:我这是拿的石器文物
主持人:文物?
嘉宾:这个是新石器出土的文物。
主持人:在我眼里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啊。
嘉宾:这个是旧石器时期的,它是我们那些祖先当年的生产工具。
主持人:哦,这是当年的生产工具
嘉宾:看 那是个花岗石的石斧,可惜把把断了。
主持人:这是什么年代的?
嘉宾:石器这些东西,最少都是上万年的
主持人:你家里现在有不少这样的宝贝吧?
嘉宾:我现在家里还有700多件。
主持人:厉害厉害 700多件家里有
嘉宾:你看这一个。
主持人:这个有什么不一样?
嘉宾:这一个你看,也是一个时期的。
主持人:能不能告诉我,这么一个小块石头要多少钱?
嘉宾:无价之宝!
主持人:上万年的历史呀,厉害。谢谢。
小片2
宝贝是不少 但这些宝贝怎么才能变成效益呢?通江县平均海拔1000多米,森林覆盖面积62%,雨量充沛 空气湿度大,发展茶叶 食用菌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为了发展他规划的四大产业,他给个别干部下了死命令,县扶贫局局长为此一个月没有下山,一道怎样的命令
能让日后通江食用菌年产值20亿,茶叶产值10亿,畜牧粮油产量45亿成为可能呢?
小标题:修不好路就罢官
主持人:我听说你在推进四大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作风非常之硬朗?
范申华:这个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从我们规划了一百里五万亩茶叶带。这,个连片过去不通路,但是这个路不修通的话茶叶不能发展。这个路我们是按照截点任务来交账,我去了督察了几次,我觉得进度太慢了,所以我就断然决定了20多公里分成五个标段,两个乡党委书记、乡长各包一个段。我们的县扶贫办主任也要修一段路,不能当二传手,你就在山上修路,路不修好,人不下山。
主持人:那个扶贫办的领导在不在?当时范书记给你怎样的命令?
嘉宾:要求我在一个月时间完成龙富山5.1公里产业路的硬化工程,这一个多月就没下山,下城一次是向书记请假回来理发。
主持人:平时换衣服、洗澡怎么办?
嘉宾:换洗衣服,我的家人和局里的同志送上山。洗澡,我们就在老乡家里,根据他的条件,随便。那段时间,我们天天看气象新闻,晚上睡觉起夜的时候都要观天。如果天气很好就非常高兴,也能睡一个安稳觉;如果乌云密布,可能要下雨就很着急。这一切都是因为任务、责任逼的。
主持人:那心里没有牢骚吗?
嘉宾:这个有
主持人:关键是对他有牢骚没有?
嘉宾:我没有怨言,没有怨言。
主持人:路修好了,产业有什么变化?我们请上两位来问一问。
嘉宾:我每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的路,背袋肥料到茶场,路修好了就用车子运过去,一个月完成的事情,一天就完成了。像我们过去这种茶,只卖二三十元钱,现在路修通了,有很多买主也上来了,过去二三十元钱的茶叶,现在加工了可以卖七八百。
主持人:这一条路,真的是关键,带动了15个村、2000户农户,发展了两万亩茶园,假如这个路没有修通的话,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嘉宾:是
主持人:好好,谢谢,来,我来看看您。银耳,也跟这路有关系吗?
嘉宾:这个影响大,我们以前这个银耳的话,很不容易把它拉出去。现在路修好了,我们这个产品的话,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包括在西南亚国家的话已经销售,我们在国内最高的价格的话,我们卖到八百元钱一斤。
主持人:八百元钱一斤,这是极品,极品银耳。我听说咱们这儿不光银耳好吃
而且还专门有银耳舞对不对?
嘉宾:对
主持人:今天让我们大伙来一块来见识见识。
小片3
修了路,那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怎么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钱装到百姓的兜里那才是硬道理!接下来,范书记的行为叫人觉得反常,先是给干部们每人发一支录音笔,他上电视必须原声播放……他回老家饭桌上还不能有通江人?通江县里的当家人,吃饭都不和通江人在一桌,这书记是咋想的?凭这些举措,就能把通江大山里的宝贝变成经济效益吗?
范申华:饭桌上不能有通江人严重影响我的声誉,还要县委书记批条子,我就发现这当中有猫腻。
主持人:都压迫配发录音笔?
范申华:让他们把我讲的话全程给我录下来。
主持人:怎么才能让他们戒掉这个习惯呢?
范申华:承诺了5条、7不允许,向我开炮,他们亲切地叫我“郑土豆”
小标题:书记说话得记着
主持人:我听说你专门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要配发录音笔?
范申华:过去我们的一些领导喜欢念稿子讲话,因为我是要讲自己的话,讲结合通江实际的话。第一次我到通江来,我看我们电视台或者我们门户网站,它说县委书记范申华指出,我一看不是我说的,你为什么写上是我说的呢?所以我觉得要给他们买录音笔,让他们把我讲的话全程的给我录下来,把我的重点的内容要在电视上和网站上反映出来。
主持人:拿着本子记跟拿着录音笔,在你看来有什么区别?
范申华:他记不全,再一个我们的拍照摄像和文字他现在基本上都是一人,他拍照去了,摄影去了,他就没注意听,他没注意听,他很多东西就没有记下来。
主持人:你觉得要让大家伙记住你讲的话有多么重要?
范申华:这是一个工作导向的问题,所以不是一个个人的语言,它是代表一级组织的语言。
小标题:不把官当官
主持人:我听说你对干部有七不允许:
范申华:绝不允许当天办的事拖到明天去办;绝不允许疏漏在我们岗位上出现?主持人:为什么要提出诸如此类的这么多不允许?
我们的一些干部工作上粗枝大叶,应付了事,特别是一些搞办公室工作的,所以我提出了七个不允许。
小标题:打铁先要自身硬
主持人:对干部有七不允许的要求,对自己有怎样的要求?
范申华:我向全县的党员干部明确的提出来了向我看齐,向我开炮,向我监督。
主持人:我听说你吃饭的时候,回老家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不能有通江人?
范申华:因为我在市级部门工作很多年了,朋友很多,结果我来了过后,一些朋友都请我去吃饭,结果我去了几次,我就觉得因为朋友请我吃饭为什么有通江的人?我就发现了这当中有猫腻,他是通过转了一个弯来找我,所以今后我跟我的朋友说你凡是请我吃饭的不能有通江人在内,我们朋友吃饭就吃饭。
主持人:有通江人会怎么样?
范申华:我觉得他用变通的办法给我工作上制造一些麻烦。
主持人:既抓产业还要抓干部作风的建设,大山里的这些宝贝能变成效益吗?这是请当事人来说一说
主持人:听说你还有一个不一样的绰号对不对?
嘉宾:老百姓跟着我种土豆发财了挣钱了,他们亲切地叫我郑土豆。
主持人:种土豆怎么能发大财?
嘉宾:不要看咱们这个小小的土豆,第一咱们这个土豆在我们通江空山有一个川东北最大的种源基地,总的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达到40万吨。它可以如果我们其它粮食一颗都没有的情况下可以养活咱们三分之一,还要强的通江人也就是保证了粮食安全。
主持人:关键效益怎么样?
嘉宾:去年的空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就脱毒种薯,就销到了川东北和陕西是三千多吨,产值达到600多万元,给农民种植户的第二次返利是100多万元。
主持人:好,谢谢谢谢。跟我说一下,你现在给我拿的跟刚才的银耳相比好像还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
嘉宾:这是银耳粉,专门解决银耳食用不方便,因为这个一冲就可以吃,当早餐吃这个,这个银耳茶,我们是三个产品,这个红色的话,是女士专用的,还有男士的,还有四季都吃的。
主持人:我听说咱们通江银耳,曾几何时,那是要几十元大洋才能买到对不对?
嘉宾:对,这个在国民党时期的话,这个一斤银耳的话八十元大洋,以后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的话,就是我们通江人生病,生病需要营养补啊,还要县委书记批条子。
主持人:能买多少?
嘉宾:他批一张条子,三两吧。
主持人:县委书记批个条子才买三两?
嘉宾:对
主持人:我来看看这边,这是春茶,可以生产绿茶,最后一季可以生产乌龙茶,可以高达1800每斤
小片4
书记有底气,干部卖力气!现在通江县大山里的那些宝贝,变成了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范申华当初规划的四大产业,现在年产值已经达到了65亿!产业发展了,范申华的新问题也来了,山区农民政策依赖性强,在新富阶层又出现了小富即安倾向,怎么富而思进,现场观众有什么高见呢?
小标题:集思广益谋发展
主持人:我们通江县发展到今天,目前为止,各项生产生活各项工作当中最该做的是什么事儿?大伙一块讨论讨论,也让范书记做做选择。
观众1:我看我们通江人现在打麻将成风,
主持人:不光通江,四川大家都打麻将,
观众1:对,我想是不是我们搞一些农业技术培训、科技知识讲座把大家花在麻将上的时间找回来。
观众2:我认为应该加大移民扶贫的力度,可以把高山的老百姓迁移一部分到山下来,到交通条件好的地方,我们政府应该给我们外出务工的人员提供优越的条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支持他们返乡创业。
观众3:我认为应该发展我们的旅游产业,我们通江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62%,我们空山还有原始森林,所以我觉得应该充分的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话我们有事儿做,有钱赚,谁还会去打麻将呢?
观众4:我觉得要引进外面的企业合作,我们的茶叶质量非常好,但都为别人的茶叶贴牌生产了,附加值小,应该为我们的农产品增加附加值,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就引进外面的企业合作。
观众5:我认为通江需要提高知名度,因为我们的通江是革命老区,红色的绿色的资源都非常丰富,现在不是全国各地都在唱红歌吗,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挥我们这些红色的绿色的资源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观众6:应该进一步加大争取的力度,促使万安高速尽快开工让通江尽早的通上高速。
编导:好,肖老师 ,新浪微博的网友有话要问,井太元说:我想知道四川人打麻将都是高手,要想富首先要戒掉这个习惯,怎样才能让他们戒掉这个习惯呢?
主持人:范书记你看,刚才大家伙分别都谈了自己认为通江最该做的事,包括微博的粉丝也有他们的观点,现在我们列在这个黑板上在你看来哪件事儿是最重要的。
范申华:我觉得我们最该抓的是解决大交通的问题,现在在我们通江县,可能是惟一一个没有高速路或铁路经过境内的县所以我觉得解决巴东到通江万源这条高速路,应该是解决巴东的发展之路,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再一个就是我们通江是一个革命老区,它现在列入了秦巴山区的扶贫连片区,为了争取国家对我们贫困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的倾斜来改变我们的贫困面貌所以我们现在仍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第三一个我觉得重点就是要发展产业,把我们的支柱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来成为全县人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主持人: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伙勾勒一下你心目当中未来的通江是怎样的。
范申华:我们有溶洞群,我们还有这样多的红色资源我们还有空山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我们还有洛水河的国家级的地质公园,我们发展的定位是要把通江建设成为全国的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区,还有川东北的绿色经济示范区,还有要建设山水园林的红军城。我觉得未来的通江是一个发展的通江,是一个美好的通江。
结束语:崇山峻岭一度,阻隔着通江的经济发展。今天,我们见识了通江的父老乡亲在建设家乡时的那股子激情和风采,也认识了一位作风硬朗的县委书记,正带领着干部群众走出一条特色经济发展之路。那么节目最后,范书记,我代表栏目组送你一个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今天的节目内容我们将刊登在栏目的联动媒体,欢迎观众朋友浏览查询,那么今天参与互动的观众将得到浙江海宁先科太阳能提供的礼品一份。这里是由昌河汽车冠名的《乡约》栏目,咱们下周六21:17,《乡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