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 14:54 | 进入三农论坛 | 来源:CNTV.CN
提要:
播音:44岁时她借款五千元起家,如今她是依然生活在村里的亿万富婆。
同期:好爸爸我不去了;发表获奖感言;祖国变的是富又强;好;做成的第一笔买卖是多少钱?两万五千元得多少钱呢?咱们乡村里的亿万富婆了;给我买汽车去!还读过北大的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就在香港毕的业
播音:《乡村里的亿万富婆》——张书英《乡约》拜访!
小标题:获奖感言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昌河汽车冠名的《乡约》栏目,我现在是在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那小丫头,哇哇在哭呢!节目一开始吓着了!这个今天节目一开始呢,
我要跟现场的观众做一个互动。来这位兄弟,我问你,假如说你现在呢,在全国获了一个大奖,上台去领奖,现在要让你发表一番获奖感言,你会说什么?
观众1:我会说感谢现在这个新社会。
主持人:有没有点特别的这个获奖感言?
观众1:特别的?
主持人:咱们给他鼓励鼓励!他现在获奖了, 来。
观众1:非常高兴。
主持人:要不你站起来吧。现在他获得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来,发表获奖感言,来。
观众1:感谢这个...
主持人:我看你要哭了。
观众1:是,太激动了。
主持人:那你就哭吧!
观众1:感谢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给我这次机会吧!
主持人:旁边这位大姐,来,鼓励鼓励!获了全国大奖,现在就在台上站着呢!
观众2:感谢支持我获奖的同志们!
主持人:除了感谢你还想要说点啥吧?
观众2:没真正实现说不出来!
主持人:现在就真正实现了!哎呦我天那,非得有奖品才说对不对?我看这位大爷,你看嘴裂的哈哈大笑,现在让您获奖,您来说获奖感言。
观众3:这是我一生中是最高兴的年代,最幸福的年代。
主持人:来,你站起来,来,大家鼓励鼓励,来,他获奖了,来站这,站这说获奖感言,来。
观众4:我非常之激动。感谢气象台。
主持人:感谢中央气象台!
观众4:不是。
主持人:要说在那个舞台上会发表怎样的获奖感言呢,那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今天我们《乡约》的嘉宾就有特别不一样的这么一个表达,来,掌声有请今天《乡约》的嘉宾,张书英,来!张大妈,你好啊!
张书英:你好,你好!
主持人:跟大伙说说今年您多大岁数了?
张书英:69岁。
主持人:我看您长得真漂亮,看这眼睛,您看这眼睛,明眸善睐。你看这发型,清新亮丽。
张书英:谢谢夸奖。
主持人:你看,你看,你看!
张书英: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又是好山好水空气好。
主持人:现在还不是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您先坐。听说您获了不少奖,是不是?
张书英:对。
主持人:都获了什么奖?今天给大伙说道说道!
张书英:(北京市)巾帼十杰(的称号),还有这个中国民政部评的是,还有北京市平谷区连续四年了,爱老敬老的楷模,还有北京市的十一届人大代表等吧,四百多个。
小片2:照片+字幕
小标题:上台领奖背课文
主持人:我看你刚才伸手的时候,你看不停的在讲的时候,我看手上好象写着字,来,给大伙瞧瞧!不行,我得看看这上写啥字!来,钱给,就业,都是农民搞果,啥意思这是?
张书英:摘。
主持人:摘果,搞果,看成搞果。不是啥事啊你都记在手上?
张书英:那个我怕忘了。
主持人:你怕一会说的时候忘了,还专门写在手上。
张书英:对。
主持人:这个事要说是不是?刚才呀你给大伙说了,你总共获了四百多个奖,有全国的、有北京市的、有咱平谷区政府的,听说其中有一次你获奖呢,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在台上还朗诵了一篇小学课文。
张书英:对,是(北京市)巾帼十杰
主持人:巾帼十杰。
张书英:第一批吧,也是北京市政府召开的。
主持人:获了这么一个大奖。
张书英:对。
主持人:那怎么想起要用这个朗诵小学课文呢?
张书英:咱们知道中央电视台赵普吧,他说呀阿姨,他说我们记者采访您去,他说您会背小学的课文是真的吗?是不是吹牛呢?我说真给背下来了。您能不能给我背背呀?
主持人:今天先给大伙背诵一下。
张书英:好。
主持人:来。
张书英:站起来给大家(背),这个千万不许尿裤子,大家乐的时候,就是这意思。
主持人:可以笑,但是不能笑的尿裤子。
张书英:跟大家说一下!过新年,是一个炮竹飞上天,天上逛,看看祖国是怎么样,怎么样 是好景象,到处都有新工厂,新工厂,机器响,工人叔叔是日夜忙,日夜忙是忙的欢,高楼大厦是一大片,一大片是望无边,旱田梯田是水稻田,水稻田绿油油,明年一定是大丰收,大丰收,大发展,帝国主义是干瞪眼,干瞪眼是挡不了,社会主义是往前跑,跑得快,要跟英国来比赛,来比赛是十五年,我们一定是赶上前,赶上前,高声嚷,祖国变的是富又强!
主持人:好,快请坐快请坐!您刚才说您今年69岁了。
张书英:对。
主持人:这个这篇小学课文是小学几年级的啊?
张书英:四年级七册书的11课。
主持人:多少年了呀?
张书英:五十五年了。
主持人:五十多年了,咋还记得这么清楚呢?
小片3:字幕:1943年6月7日,张书英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
小标题:想要上学不容易
张书英:15岁才上学,一去上四年级,三年级往下不要,嫌个高。
主持人:15岁你多高啊?
张书英:一米六六。
主持人:一米六六。
张书英:这阵一米六四,又矮两公分了。
主持人:15岁一米六六,才第一次迈入小学课堂。
张书英:对。
主持人:那15岁以前早该上学了啊?
张书英:就出工嘛,在那挣公分嘛,养活弟弟跟爸爸,养活11口人,有奶奶有姥姥。
主持人:你那个时候能干啥农活啊?
张书英:跟大人一样拔麦子,找棒子秸,撒粪、推车,啥都干。要热水。
主持人:要热水,刚才背课文背的嗓子有点沙哑,来,水拿过来。我看她嗓子有点哑,我看你有点哑我也有点哑,给我来一杯。该上学的时候没让你上学?
张书英:没让去。
主持人:咋跟你说的啊?
张书英:我们家太穷了,11口人就是三间小草房。
主持人:你看你的同龄的孩子们都上学去了。
张书英:那女孩嘛,我有一回去了啊,我偷着去的。有一回我爸上山坡上找我去了,我没在, 听说我上学校,跟我一个当家的姐姐上学校了,门口接着我了,一看我从学校出来了,揪着我的头发小辫就打,打得乌眼青。不去了,好爸爸我不去了,脸上打好几个大包,连踢带打, 打那不敢上学。
主持人:那干到15岁怎么又去了呢?
张书英:那时候1958年,那时候一个村都在一起劳动,有一个男同志挑一桶水来了,拿那个过去那水瓢,那舀子,我都觉得我偷跑两步,先逮着那水瓢了,就拿起那舀子,那一个大水瓢就喝,一下子喝可能呛肺里去了,吐了好些血,打那得了一个气胸,就是做不到硬活了,
就去找主任去了,我说我没念过书我们家庭不好,现在呢我有病了让我上上学吧。结果书记答应了,上学校去了,到学校老师说我躲避劳动,说你一米六多高了,一年级学生哪有你这么(高的),比老师还高,不行。(给我)扣上一帽子,(我在)楼底下就哇哇哭开了,一哭啊,我们村有个老师叫李松,他那四年级有我这么高的,他说你想不想上四年级来啊,敢不敢吧,我说敢。
主持人:就上四年级了。
张书英:对。
主持人:能跟上吗?
张书英:那个老师说书英你知道啥叫乘法呀?我说不知道。他拿那个旧数学书,给我找一本来了,他说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主持人:他教给你什么叫乘法。
张书英:对,老师第二天又教给我什么叫除法。
主持人:隔了多长时间赶上的吧?
张书英:两星期就是76分,到一个月的时候就是双百,等到第八册书,过年正月学第八册书,我当上班长又当上中队长了。
主持人:就始终考第一了?
张书英:对。1961年毕业保送中学,又不让我去了。
主持人:读了多长时间?
张书英:读两年半。
主持人:那不上学干什么呢?
张书英:出工啊。
主持人:出工的时候能看到,远远的看到同学们上学放学吗?
张书英:看见了,学校就在我东边。我一看学校的学生推铁环的,踢毽子的,什么都有。
主持人:还有朗朗的书声。
张书英:在山上自己就哭了,没念过书。我生三个孩子了,黑间做梦的时候还念书呢,上学。
主持人:您坐,张大妈。
张书英:对不起大家,太激动。
主持人:我听说后来你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是不是?
张书英:我张书英的书是书本的书。
主持人:以前是哪个书?
张书英:以前是苗条淑女的淑。
主持人:为什么?
张书英:我不趁,我不是苗条淑女的淑,我就想念书,一辈子想念书。
主持人:当时那个时候,想过用什么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张书英:想过,嫁个好人家。
小片4:带着对书本的眷恋,年少的张书英挑起了家中大梁,挑粪种地、放羊喂猪,供哥哥弟弟们念书。1963年,21岁的张书英和邻村的一个木匠结了婚,嫁人了,她的命运改变了吗?
小标题:这个媳妇不好当
主持人:后来结婚了,命运改变了吗?
张书英:没有,更惨了。婆婆家嫂子当家,老爷子势利眼跟嫂子一心,我就比一个例子行吧!我婆婆得的是那个瘤子,一个三斤半两大瘤,跟饼饽饽似的长在一起了。住院回来,我婆婆要18个献血的人,我一想备战的时候有这个献血名单,我们赤脚医生有。
主持人:你就去找这血去了?
张书英:对,等我回来时候,我就到赤脚医生家去了没回家,我婆婆是A型血,我说都有谁是我婆婆的血型,他说有12个人,其中有我们一个姨妹,是我们老太太的外甥女,都嫁在一个村,找回来我就给我公公了,我说爸爸这12个人的血型都是我妈妈的血型,您去找人,我这腿哆嗦心也哆嗦,我一天也没吃啥了。
主持人:然后呢?
张书英:让我嫂子去了。我嫂子找我们姨妹去了,回来我们老头上那去了之后说,去吧,爸爸整骂你呢,这辈子不让你登门了,说你没好心,到那块我说爸爸您骂啥呢?骂那最寒碜的话,大家知道,我妈这个我妈那个,全都骂翻滚了。我说您为啥这样骂我呢?他说你这找献血的人谁给使啊?我说谁不给使呀?你嫂子找你姨妹都不给使,你不让来。结果我问我姨妹,
我说你大姨找你献血,为什么不给使啊?她说没有啊!我说因为你我挨骂了,你大姨夫要打我你知道吗?她说都没看见过,她没找去,就是啥意思,因为这个说瞎话,我挨有十多次骂!
主持人:当媳妇的日子很不容易啊!
张书英:委屈,我仨孩子没给我哄过。大家都知道我仨孩子,我(背着孩子)出的活,我们老大在这呢,这呢是老二,我们那孩子都是我(背着孩子)出的活,中午没有一天在家休息过,都是拔草,晚上做活没睡过整宿觉,一宿可以纺半斤线,白天没人哄孩子啊!
主持人:就是那段日子很委屈是不是?
小片5:乡村里简单又艰苦的日子,慢慢的就那么走过了很多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啊!到了1986年,44岁的张书英为儿子结婚还欠下了3000多块钱的饥荒,日子依旧没有什么改观,是什么奇迹的发生,会让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日后赚下亿万财富呢?广告之后,咱们接茬聊!
小标题:创业创出负万元户
主持人:我想知道这个44岁开始创业。
张书英:对,44岁了那年有一个机会,咱们石景山(的钢厂),炼完钢的钢渣,钢渣呢是花钱买村子(往)山沟里(放的),没有山沟村了,谁要使这机器钢渣白给使。那时候我大哥叫张品正,在山东庄村我娘家村当一个经理,他把这产业留下了。
主持人:觉得这有市场。
张书英:对,就北京也没有一家呢。我们就雇两人,租三间兑的小猪圈就卷岩棉管。
主持人:效益好吗?
张书英:第一年到年根儿底下了卖600元钱,过年连肉都没吃上。借了一万七千元连赊料。
主持人:哪一年那是?
张书英:1987年。
主持人:1987年那个时候万元户还不多呢!
张书英:就有一个万元户我知道,披花戴绿的,锣鼓宣传游街。
主持人:你也是万元户啊!
张书英:那不是我。
主持人:你是负万元户!
张书英:当时我们村有两家,他俩也租了一个北边的几间房卷,卷完了一季度,他俩那屋关上了,锁上了不弄了,老头说的,人家都关上了咱也别弄了,你说借这些钱咋弄啊。
主持人:大家伙都反对。
张书英:都反对。我说毛主席语录说过,说坚持就是胜利,我说胜利没准儿属于咱们。
主持人:用毛主席语录来跟他理论。那个时候你想过没有这一万七千元,啥时候才能还上啊?
张书英:就发愁,所以说不能倒闭。
主持人:你跟你老头还发生过抢钥匙的事?
张书英:要说那事更寒碜了。我们家穷,头年儿子结的婚1986年,我大儿子媳妇在这呢,结婚做46桌。
主持人:家里没钱了那时候。
张书英:一分钱都没有。回来我说(怎么办呢),我兄弟说把信息给我们了,我兄弟我们仨就卷起这延绵管来了,就我这兄弟这今天家借五百元,那家借一千元,就这么着凑合凑合的,
这钱借来我就装口袋啊,那时候也没有夹子钱包,啥都没有。我老头夜里给我偷出来,就放在三个抽屉的桌子里,弄一(把)钥匙锁上,他把着钥匙,他要开那(锁),我一瞅开那(锁),
我就跟他抢钥匙,一开我就抢,哪回我也抢不过他,抢到第五回的时候啊,我死乞白赖跟他抢,因为我们家来人了,我没有钱买东西了做不了饭。回来我就抢,一抢那回抽屉掉地下了,
他不让我抢,我又拽回来了,掉地上了东西乱七八糟的撒一地。我俩就直接叽里咕噜的(在地上打滚)。
主持人:你俩就在地上滚?
张书英:滚。
主持人:抢钥匙?
张书英:抢钥匙。
主持人:谁抢过谁了最后?
张书英:后来我抢过他了。是他让给我的,他就说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去,不跟我抢了。
主持人:就那个时候实在是太缺钱了。
张书英:真没有钱。
小片6:借钱、赔钱,越陷越深!一个只上过两年半小学,一辈子在村里种地看孩子的农家妇女,办厂做企业谈何容易,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个中滋味他人难以体会!1988年,张书英的运气来了,她缝了一个大花布兜子要去装赚来的钱!
小标题:不认支票只要现钱
主持人:做成的第一笔买卖是多少钱?
张书英:第一笔买卖是坚持到第二年,真的。
主持人:来钱了。
张书英:来钱了。北京第二纺织小区扩建,使我十车岩棉管,让我结账去。布犄角,大家都知道布角,对的那个兜子,一斗二。
主持人:自己专门缝了个兜子?
张书英:就留着盛着这个孩子芥子,孩子衣服去娘家,抱着孩子背着兜子,装这个东西使的。
主持人:你就拿这个去装钱去了?
张书英:对。他说两万五千元得多少钱呢?
主持人:当时你算过两万五千元是多少钱了没有啊?
张书英:没算。
主持人:你算你那一角两角的,两万五千元得不少呢?
张书英:得一大兜子呀。
主持人:你就准备一大兜子去了。
张书英:去了,到那块结账去了,我把兜子往那一搁,人家拉出抽屉(拿出)支票什么的,给我一张纸,我说啥?给我一个这什么叫票?我说我上哪花去啊,我不干我要钱,要钱他们都乐我,我说农村老太太再傻,我也知道钱是好的,我就要钱你别给我这些,我不知道上哪花去,几个人都乐我,一乐我,我都生气了,我说你们瞧不起农村人!
主持人:我们农村人也认识钱!
张书英:对。你就得给我钱
主持人:对,就要钱。然后呢?
张书英:他们单位有一个电话,我就抓着他们电话给我二兄弟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结果还在。
主持人:你咋跟他说的啊?
张书英:我说品恒啊,我说啥叫支票啊?
主持人:先请教一下什么叫支票!
张书英:他说知道啊,我说干啥使的啊?他说卖东西给支票就能当钱花,我说真当钱花咋着? 他说对。我说给你拿去啊给我买汽车去。他说买汽车干啥呢?我说送货拉料得有车。
主持人:你就拿着两万五千元钱,什么还没见着现钱呢,就买东西去了?
张书英:对。我二弟弟又找人借着现在那个主任他们俩,就陆春武他们俩凑三千元钱。
主持人:又借了三千元钱?
张书英:对。
主持人:你本身就有那么多欠账,不想着先还钱。
张书英:没有车你动不了啊,找车太难了那时候不像这时候有的是车。一共花了两万八千元
买一辆130(大汽车),我二兄弟和我大儿子,我们三口子去的。
主持人:买回来了。
张书英:买回来了,第二天往回走,我说儿子,这车是咱们的吗?不是在做梦吧!他说不是。
我说咱们家这大汽车在平谷山庄咱们这村,开一拖拉机都觉得新鲜着呢,可不是做梦啊!睡一宿觉可别没了啊!儿子说没不了,我说你二舅那个局长那车才那么高。
主持人:那小轿车才那么高,看咱家车这么高!
张书英:又高又大又新,睡不着觉。等黑天我搁哪了呢,我们二门外,横二门外边,半夜没事就起来。
主持人:看看车还在不在。
张书英:趴窗台一瞅还在那呢,二门都不敢关。
主持人:乡亲们都啥看法?
张书英:说书英啊,你说人家死乞白赖的劲啊,能把这个汽车挣回来了,大家都说我真了不起!在我们村没有汽车呢(那时候)。
主持人:有了车之后发展的速度就加快了,对不对?
张书英:对。
小片7:虽说还是欠债一大堆,但这次成功却是更加坚定了她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好似上了弦又好似打了鸡血,才认识支票没几天的张书英,越干胆儿越大,竟然找上北京市一家
老大老大的建筑企业,这位农家妇女敲门进去,要跟人家总经理直接对话!
小标题:厂子不大眼光不小
张书英:就是北京北辰集团,这个经理叫常军。
主持人:你怎么敢去找人家经理去了?
张书英:今天跟您说实话,那阵我女儿在北辰集团上班去了,但是不敢说我们家有企业,她只能给我一电话,偷偷地给我。我去到人家那儿去了。
主持人:你去到那敲门跟人家咋说的?
张书英:我是哪儿哪儿的,我们这个有什么什么产品,那个希望领导用一下我们产品。
主持人:他怎么说?
张书英:他说你这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得去看看。
主持人:去了没有?
张书英:请来了,一进厂,一看这小窝棚,这个一间楼,烧炕,都是黑锅底似的黑,院儿也没有墙了,库房也很破烂,那个管道在当院儿就能做。
主持人:人家来一看说啥?
张书英:他说你就这个小作坊,这乱哄哄的,你跟我们这个北辰集团这大公司打交道,能保证质量吗?我说能保证,保证不了怎么办?我说我赔钱,得得得,你别跟我弄这个了,他说我可不敢用你的产品,就这么着,开了车就走了,我怎么也没截住。
主持人:人家觉得你是骗子。
张书英:骗子。就这么点儿小作坊,还敢跟我合作,他一走了,我就坐在外边这个地阶子上了,我都气哭了。
主持人:有人支持你吗这时候?
张书英:没有。等回来有半个小时,那个人家没给面子,相当委屈,半小时多之后,我叫老头,开车吧,我说咱们想办法!
小片8:一般人吧,到了这个份上就该退缩了,那摆明了不是同一个合作的阶层的嘛!可这张书英拧劲儿上来了,谁说也白搭!然而这猪圈边上的小作坊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人家张老太还真不是一般人,这一发狠,一个月愣是让天底下所有人都不信的奇迹,发生了!
小标题:凭着拧劲来赚钱
张书英:他(老伴儿)说干什么去?我说上砖瓦厂买砖去,他说买砖干什么?盖房,他说盖什么房?我说人家不说咱们是小作坊吗,不能永远是小作坊了呀,到了砖瓦厂,我说弟弟我想要砖,他说姐,你看29个工地,可没有给你的,我说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我还就要砖。
主持人:这眼泪还没擦干呢就去要砖去了!最后砖要来了吗?
张书英:要来了,就七个拖拉机给我拉,码了七间半的坊,一个接待室、一个会计室、一个办公室,我都我盖的东厢房一遛,把窗户全是铝合金的,特漂亮。我买两套木头的春秋椅,
大老板台,他不是嫌我小作坊吗,我这回我也。
主持人:上上层次。
张书英:买一个花1.8万元买一台电脑,把这屋一整,后面做一个柜子,摆上我那个奖状,28天我就整好了。
主持人:一般情况下干这个事要多长时间?
张书英:起码得两个月吧,回来我就去。
主持人:又找人家去了?
张书英:一到那我说常经理我找您来了,他眼一瞪。
主持人:小作坊怎么又来了?
张书英:对。他脸一搭拉,他说你又干什么来了你小作坊,去去去,没空搭理你,就这种态度说我,我把厂房、办公室都给你盖好了,我说请您看看去,一个呢就是到我们平谷,我做的活,开发区做的活去看看,二一个呢,您看看 (到)我们那旅旅游,我亲手给您做点饭吃,我说也不写合同,就是让您看看我小作坊变没变,要不在您心目中我永远是小作坊。他说得了得了,我不去,你别在这(添)乱了,你赶紧走赶紧走。第二天我又去了,他说你怎么又来了?我说我说了,您什么时候不去,我什么时候来。第二天,人挺多的,我都往那车里,外边又下雨,开车窗户吧下雨,关上窗户吧,我那司机臭鞋味儿真叫大,特别的难受,我都在外头等着。瞅他们人出去了,我就再进去,他说你怎么还不走呀?我说的说了嘛,你什么时候不去,我什么时候不走,您说认可我们这个企业了,我就不找您了。
主持人:人家呢?
张书英:人家不来,第三天我又去了,去了人家没上班,我就生气,我想人家躲着我,第四天我又去了。他一看我又愣了,他说你怎么回事呀,你这老太太你怎么这么拧呀,又来了。我说您到我们那看看就行,您就给我一面子,他说你这个人真是拧,他转脸就走了。转脸就走了,大家您想,我那时候的心情特别难受,真难受。
主持人:你当时怎么样?
张书英:哭了,真哭。哭得我觉得这难受,觉得这大岁数了,从来没占过别人便宜,让人家这么鼻子不是鼻子,脸不脸的,可自己有一个心态,都想着人家什么时候(都认为)你是小作坊,北京也进不来,没有跳板,就等着吧也不走。他去没有20分钟,十几分钟就回来了,
他一看我就乐了,他说你还哭,真惹不起你这拧老太太,他说我跟你去一趟,先说一下不写合同,我说好,你想写合同也不跟你写,就这么着跟着我来了。到厂院一瞅,倍儿新,他都进屋了,一瞅屋也像那么回事似的,我把扑克牌往那一搁,我说你们先呆着,我做饭去。结果就说,这老太太,你别说真是有两下子。当时这么说一句,我听见了,吃饭的时候,就小田,他说那个经理叫小田,他说把你那合同拿出来,给老太太把合同签了,这么着签了七千六百米管子,进驻北京。
主持人:多少钱呀?
张书英:这个钱呢?我现在都忘了多少了,反正是有二十来万元。
主持人:厉害。
小片9:张书英拧得邪乎,或许就是凭着这股子拧劲儿,之后的很多年里,这位乡村老太
完成了很多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难事,中间诸般精彩今天篇幅有限暂且略过不提,十年创业拧老太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婆,话说至此,拧老太的故事又有转折,2001年张书英发现了宝贝,掀开了又一段精彩的十年!
小标题:峨眉山村的秘密
主持人:咱附近有个长寿村?
张书英:对,是峨嵋山。
主持人:峨眉山可远了。
张书英:不是,我们平谷就有峨嵋山。
主持人:平谷的峨嵋山。
张书英:对。
主持人:那的老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书英:有一个109岁的,有一个104岁的,我都看他(们)去着。104岁的老太太满脸红光,就粗细儿有我这么粗,那个109岁的脸上长了好多的那个斑。
主持人:现场有没有咱们长寿村的?
张书英:我记得来了一位老爷子。
主持人:老爷子,您今天多大了呀?
观众:八十五岁。
主持人:我看您精神头很足呀!
观众:社会好啊!吃的好穿的好。
主持人:现在还能干活吗?
观众:干活也不用我干去了,家里好几个儿子呢。
主持人:在咱们村像你这么大岁数的人多不多?
观众:55个。过百的有两个。
主持人:这个方圆百里其他的这个十里八村的,有过百岁的没有?
观众:围着我们附近的这几个村,我觉得没有。
主持人:最大岁数的多大岁数呀?
观众:109岁(还是)108岁呀?
张书英:109岁,过年了不是,去年108岁。
张书英:还有一个102岁,104岁。1
主持人:你这85岁的算小了。
观众:我这算小的了。
张书英:长辈或者岁数大的人都知道,这水不要浪费。
主持人:你觉得这水不一样。
张书英:我一听说这村脑血栓的很少,心血管病的,结果我把水就是做一个化验。
主持人:我不行我得喝两口。并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是弱碱性的水?
张书英:对。
主持人:经常喝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张书英:对,它酸碱平衡了。
主持人:怎么想到要种苹果?
张书英:我一看这水这么好,为了保护这个水的资源安全,(吃着)安全,别被污染了,所以就做有机苹果。
主持人:包了多大一块儿地呀?
张书英:没量过。反正是长果子得两千亩,没长果的得一万多亩吧。
主持人:你这种苹果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书英:我打营养液。我买了一百个大缸,切了一大缸桃也行苹果也行,切了一缸果,把这个麸子呀,这个豆浆,还有红糖,往这里加在这个缸里,盖上盖儿一个月之后做肥料。
主持人:你这个是用这些腐烂的果。
张书英:好果,不是腐烂的果儿。
主持人:这样的方法种出来的苹果会怎么样?
张书英:特好吃,口感好着呢!我今天都带过来了。
主持人:给我尝尝行不行?
张书英:来,端来苹果。
主持人:这个直接能吃吧。
张书英:直接能吃,一点农药不打。什么是农药,就是辣椒、豆浆、果,不添红糖的这个。
就相当于农药了。
主持人:就相当于农药,我吃了我。好吃,你干这个企业干得好好的,怎么到那去包了那一万亩地种苹果呢?
张书英:现在这个大家都奔小康水平了,这么好的生活,大家是不是需要长寿呀?长寿怎么长寿法,绿色的、有机的、安全的。
主持人:你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
张书英:对。
主持人:(老百姓)要吃高品质农产品。
张书英:对。
小片10:字幕:2003年张书英先后投资近两千万元,果园里却是接二连三的出事了!
小标题:胸怀成就万亩林
张书英:大家知道现在这地值钱了,有一拨人不甘心,想把我捻走,捻走咋办呢,进厂子,
七个小伙子把车给我砸了,这是一个事,把我饮料厂给我砸了,把我们所有的这个浇地的栗子坡,1200米管子给我拆走了,把这个路全给我堵上沙堆,堵上一人多高。
主持人:怎么跟你说?
张书英:不让我在这了。
主持人:那你怎么办?
张书英:后来怎么办呢,我就500元钱一亩,我给3000元;1500元一亩的写合同的,给一万多元钱一亩
主持人:全都补上钱。
张书英:补上助就业。地钱每年15万元,收果前的地我又给钱,2006年以前到2002年,都是他们(当地村民)自己摘果,我没摘过果。果都给人家了。
主持人:都他们自己摘吧,然后把钱给人家,然后还安排就业。
张书英: 对,现在都知道这个老太太不错。
主持人: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观众:我觉得这个人不错。
主持人:大家伙也都觉得她不错是吧?
观众:我不管别人,我就说我。
小片11:很多人或可创业成功却是难以做大,心胸却好似一道屏障化解不了诸般矛盾。妥协与退让,让这位拧老太包容起各种利益需求的人,一同迈向共同的目标,这算是重要的成功之道吧!2005年,只上过两年半小学的张书英,走进了北大的课堂!
小标题:农家老太北大取经
主持人:还读过北大的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张书英:对。老觉得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所以说实在的,我就专心培养孩子念书,我老儿子是博士了,在那呢。大儿子学古建的,没考上高中。女儿上重庆大专念的,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在北大他们学的是企业管理。大儿子那天没去,我闺女打一电话,妈你今天听听课
来北京这边,我们这老师讲财经,我哥哥今天没来,您替我哥哥听听课来。我说行,开车就去了。我正好这管理企业,正好财经这方面也没文化嘛,我(觉得)这课我真受益,我说不行,我也交钱要学。我也就两儿子一闺女同班同学,就在香港毕的业,美国的校长发的这个证书。
主持人:听说你还在北大的这个课堂上,还发表过自己的演讲是不是?
张书英:我们这个班就数我岁数最大,我们老师也偏爱我,就选我一个班长。快下课之前,
老师说我给大家今天提个问题,你最高兴的是什么?有的女同志回答说,我今天最高兴的是礼拜天,带着孩子爱人看娘家去,有的带着孩子,带着丈夫去动物园跟孩子们玩。
主持人:你最高兴的事是啥?
张书英:我干一个项目,干一个事业干成功了,我最高兴!
主持人:你媳妇要是天天出去跑企业,干企业,以企业为家,你咋想?
观众1:心理肯定不平衡。
主持人:你觉得这个女人应该啥样?
观众1:应该在家照顾家吧!
主持人:相夫教子对不对?
观众1:对。
主持人:话筒给后面那位大妈。
观众2:我看这位大姐呀,听她说话,这一辈子不容易,敢想敢干,您是这号儿的!
主持人:在这呀,张大妈我就问问你,你觉得你跟其他的女同志有什么不一样?
张书英:不怕寒碜,什么人都敢见,什么话都敢说。
主持人:刚才你一说,别人都是这样说,一家人团聚,感觉都是以家庭为重的那样的女同志,
你觉得你的家庭幸福吗?
张书英:我以前不幸福,为啥不幸福呢?我顾不上家,我今天说到这了,我跟大家说一个,我是三不误,不误当了媳妇孝顺公婆,不误培养孩子上大学,又不误搞企业。我是这么搞的。
这是说我这个儿子,老儿子跟我说了,妈,您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多辛苦!应该回家吧。我说企业家,企业家,什么叫家呀,以厂为家,我们家就以厂为家,我们从来在公司住,现在我跟儿子说,你们真要想吃饭,妈努力给你们补上这些年来没伺候你们。
主持人:这个家庭越来越重要了。
张书英:越重要了。
主持人:甚至比企业比赚钱还重要。
张书英:对。
小片12:纪实。字幕:平时,张书英也经常去邻居家坐坐,遇到婆媳吵架,她也会劝解一番。
小标题:再也不能这样活
主持人:张大妈,你44岁还欠着债呢!
张书英:对。
主持人:那么今天呢,事业发展的非常非常好,已经是咱们乡村里的亿万富婆了!你想对咱乡村里,曾经跟你一样经历的女同志,对她们说些什么?
张书英:干事业是应该的,我认为别忘了,把家庭别放手
主持人:别放手。就像你这样三不误。
张书英:三不误。
主持人:听说你歌儿唱的不错?今天当着咱们父老乡亲的面,来上两嗓子,大伙说好不好?
观众:好。
张书英:这个我唱的都是不会唱女的,就唱男的。
主持人:能唱出田震的感觉来。
张书英:就别配音乐了,自唱啊,忘了词你们给我提醒啊!东边有山, 西边有河,前面有车,后面也有辙,再也不要这样活,再也不要那样过,生活就得你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去做,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一步一步深深的脚窝,一个脚步一支歌!
主持人:好,谢谢!请坐请坐。好一曲《再也不能这样活》,今天我在这里听到最生动给力的演绎,很多人呢,哀叹容颜遗易老,一不小心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没有勇气做出改变!瞧瞧人家张大妈,我们怎么能不志存高远,拥有尊严,那么我再干不好《乡约》,我对不起这个苹果我!张大妈,谢谢您,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栏目组送您一个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好了,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内容我们将刊登在栏目的联动媒体,欢迎观众朋友浏览查询,这里是由昌河汽车冠名的《乡约》栏目,咱们下周六21:17《乡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