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2日 17: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近年来,蓬莱市一直致力于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市、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首先,解决载体问题,在文化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各镇街设置独立的综合文化站机构,挂出牌子,落实办公场所。定期组织文化专职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把基层文化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市、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下一步争取把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列入市里的岗位目标考核,强化当地党委、政府的责任。
其次,转变工作思路,用创新的方法方式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文化馆、综合文化站摆脱“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市文化馆的有利资源,如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馆派专业人员经常下乡辅导培训,极大地搞活了基层文化建设;借助文化站熟悉农民文化需求及掌握乡村文化活动特点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馆站联盟,为农民群众创造了较高层次、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更集中的体现了公益性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最后,研究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为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工作者积极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节季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每年正月的秧歌大赛、渔灯节,初春的杏花节、樱花节以及各具特色的消夏活动无不彰显浓郁的地方特色。另外,文化工作者积极深入挖掘整理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文化精髓,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念,使之发扬光大。让农民在祖宗先贤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源头,认识身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种最亲切、最直接的文化手段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