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豫,男,1946年,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禹州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出身于剪纸世家,创作的蝴蝶剪纸特技——毛毛蝶,达千余只。被誉为“中国神剪”、“中华剪纸第一人”,其代表作有《山河颂》、《千蝶图》系列团花等。在家里养活两个癌症病人的困难条件下,他依然自掏腰包,维护禹州农民书画研究会工作运转,带领农民美术书法爱好者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徐光豫
他,天资聪颖,对剪纸情有独钟,用一把剪刀剪出人生几多酸甜苦辣;
他,广采博纳,不断探索创新,他的剪纸作品让人们在美的世界流连忘返。
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他手中叠叠剪剪,就变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而他唯一的工具是一把显得老旧的剪刀。
翩翩飞舞的蝴蝶寻常见,但在他的手中,蝴蝶翅膀的图案已是千变万化,造型丰富多彩,线条流畅委婉……
从1994年到1998年,历经4个寒暑春秋,从只剪轮廓到复杂的毛毛剪,他为此孜孜不倦。
从1964年到2013年,历经近50载年华,从初出茅庐到一代工艺大师,他不断开拓创新。
他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被誉为“中华神剪”、“中华剪纸第一人”的禹州艺术大师徐光豫。
情有独钟痴迷剪纸
徐光豫出身民间剪纸艺术世家,其祖父擅长丹青、剪纸、雕塑,外婆和母亲是当地缝制戏服、描龙绘凤出了名的巧妇,父亲又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而靠自学成为书法、绘画“才子”。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徐光豫从小就表现出对剪纸的浓厚兴趣。
1964年春,正在中学读书的徐光豫无意翻看《河南日报》时,发现了报纸上的一个“圆”(剪纸)和圆形剪纸的剪法说明。徐光豫被那个“圆”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是个喜鹊报春剪纸图,整个图形轮廓匀称,层次清晰,让人百看不厌。徐光豫从中受到很大启发:用这种方法不是可以剪出无数花样吗?从此,他便开始有目的地琢磨并实践剪纸这门艺术。就这样,在没有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徐光豫年复一年地沉浸在自己的剪纸艺术中。
春天,徐光豫在果园、菜地里追逐观察蝴蝶飞舞;夏天,徐光豫在自己的小屋里挑灯夜战,挥汗如雨;秋至,徐光豫在崖畔、地头采野菊,看写生素描;冬来,徐光豫取雪花,看梅苞,细品细磨……
白天剪,晚上剪,徐光豫全身心地投入到剪纸艺术中。剪纸作品越来越多,剪了数千幅作品以后,他突然感悟到,这样剪下去,机械地剪还能叫艺术吗?艺术贵在创新。
1966年正月初六,徐光豫去画圣吴道子墓前拜谒吴道子时,看见一大群蝴蝶翩翩起舞,这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真实而奇特的现象,让徐光豫感觉到是“好征兆”。从此,他迷上了剪蝴蝶。徐光豫对蝴蝶大加美化,把各种花卉、民间传统吉祥素材,甚至把自己创作的团花都糅合到蝴蝶的翅膀中去了。他用太极图创作了太极蝶,通过观察云彩创作了祥云蝶,用传统民房的瓦当图创作了瓦当蝶……为了使剪出的蝴蝶给人更逼真的感觉,他在剪好的蝴蝶翅膀边缘剪出一根根羽毛,开始效果不太好,但在剪了900多只后,奇迹终于出现了,满身毛茸茸的蝴蝶出现了,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这就是徐光豫的“毛毛蝶”。
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徐光豫没有止步。从1992年开始,徐光豫骑自行车走遍了周边几个县,行程1000多公里,走访了许多民间艺人,收集了现存的花样门类300多种,以及濒临失传的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剪纸作品3000多件,挖掘出古代花样门类10多种。
2012年,徐光豫推出作品《蝶恋花》,这是经过徐光豫长时间的构思、设计、采风,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念精心创作的。作品《蕴》是徐光豫2012年6月的新作,整幅作品是由1只大蝴蝶和56只小蝴蝶组成,大蝴蝶寓意伟大的祖国,56只小蝴蝶象征56个民族。
用徐光豫自己的话说,他将把一生都献给剪纸艺术,用自己精湛的艺术,给世界增添美,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深厚文化融入剪纸艺术
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技艺,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这也是剪纸的文化内涵与魅力所在。
徐光豫通过多年的剪纸经验和实地考察领悟到,剪纸就是要剪出老百姓的心里话;剪纸就是要剪出吉祥,剪出希望,剪出寄托,更要剪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正是如此,他的作品剪刻精细,构思独到,不喧不闹,一气呵成,其中自有一种高雅、淡泊、清远之气,达到一种新的高度,一种新的境界。
徐光豫创作的《鸳鸯并蒂莲》构思十分巧妙,在一个脸盆面积大小的“圆”里,剪出的一对鸳鸯依伴着莲花,相亲相爱,水中嬉闹。花蒂并在一起的莲花,寓意并蒂莲开喜事多,鸳鸯相戏爱意浓。
其代表作之一《山河颂》气势恢宏,构思严谨。作品勾勒出松柏常青、鹤翔鹿鸣、大河奔涌、长城拱卫、泰山博大、华山险奇的美好意境。
其作品《北京奥运五福迎门》构思更是别具一格,技艺巧夺天工。徐光豫适当地采用內刻、外剪的制作技巧,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的表现技法,用民间传统的制作工具和传统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制作套路剪制而成。整个图形分上下、虚实两大部分,上部天空为虚,以阳刻为主,下部土地为实,以阴刻为主;上轻为天,下重为地,上部明朗,下部暗重,下部福娃用了阴中有阳的表现技法,上部用了阳中有阴的表现技法,使作品呈现出虚实相间、阴阳交替、明暗清晰、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徐光豫不断对艺术进行探索,2012年新作《蝶恋花》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理念进行创新设计。整部作品是由一个大圆及圆中56只蝴蝶、56朵莲花组成,整体大圆寓意伟大的祖国,56朵莲花和56只蝴蝶象征56个民族。大圆中心的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莲花象征廉洁。这部作品旨在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在灿烂祥和的阳光下幸福、快乐、亲密、和谐地团结在一起、生活在一起。
剪纸是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再创造,剪纸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寄托着婚姻美满、繁衍昌盛、事业有成和祛病纳祥的吉祥寓意,每一幅作品中都描绘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融入徐光豫的作品中,并得到延伸。
数十载风雨兼程事业路
从18岁那年痴迷上《河南日报》剪纸图画起,徐光豫手里的剪刀一拿就是近50年,再也没有放下来,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剪纸艺术。
为了开阔视野,徐光豫考察了286个村500多人次。因春节考察时无人卖饭,他只好啃干馍、喝溪水。有一次,他外出考察,等到画成最后一幅剪刻设计图案,才恍恍惚惚地往家走,不料竟一头栽倒在路沟里,醒来时看见妻子一边为自己包扎摔伤的胳膊,一边失声痛哭。
改革开放后,他的同龄人借机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他却几十年如一日,“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只管搞剪纸”。彩电、冰箱、洗衣机一件都没有,连房子漏雨都无钱修缮,老婆孩子很少穿过像样的衣服,而这一切都化作了他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剪纸习作,化作了乡人不解的嘲讽和白眼,最终也导致了家庭“火山”的爆发。一天,儿子突然失去理智,冲进了那间堆满资料和作品的小屋,见东西就砸,见纸张就撕,最后又放了一把火。面对几十年的心血化为灰烬,徐光豫如雷轰顶。
徐光豫并没有气馁,挫折和厄运更加坚定了他献身艺术的决心和信心,艺术之神最终向他露出了笑容。
1992年年初,徐光豫的剪纸作品《花门》、《百龙图》荣获河南省民间美术创作一等奖。1993年6月,他被授予“河南省民间剪纸艺术家”称号,其作品《麒麟送子》送京参展,获得“中华当代艺术家大奖赛”精品奖。1994年10月,徐光豫应邀出席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大会,并成为唯一的农民委员,他的作品、照片、名字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画册》。
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15届年会在深圳举行,他的作品《蝶恋花》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2006年中国云南国际民间工艺高层论坛工艺品展览会暨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徐光豫的作品《彩蝶苗衣》入选《国内外专家作品选辑》,并在国内专家作品中排名第一。美国艺术活动家琼·舒尔茨女士看到他的作品后惊叹道:“看你的艺术品,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
2008年4月,为迎接第29届奥运会,徐光豫创作了《北京奥运五福迎门》。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成就,获得了2008年奥林匹克之旅书画艺术展“特等奖”(最高奖)。2012年,徐光豫佳作迭出,《蕴》等作品展现出一代艺术大师的最新成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徐光豫眼里,艺术是一座高山,而他是一位风雨兼程的登山者,在艺术的道路上继往开来,不断把艺术生涯推向巅峰。
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徐光豫手中叠叠剪剪,就变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徐光豫展示作品《蝶恋花》
徐光豫独创剪纸作品《毛毛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