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50年前,读书的少年望着眼前的一方池塘,即兴赋诗一首。福建多山,尤以闽中为盛。层峦叠嶂、绵延不绝的群山仿佛天地间的一座迷宫,千百年来,不知困惑了多少山野村夫的梦想,也不知鞭策了多少寒窗学子走出去的步履。
那个乳名“沈郎”的赋诗少年,夜以继日刻苦攻读、兼收并蓄。终有一日,豁然开朗:比起层层叠叠的山峦,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座迷宫呢?困惑生命的绝不是蜿蜒曲折的山路,而是无法参透的天地之理!
沈郎终于离家,踏上了旷世大儒的恢宏旅程。临别瞬间,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静谧的庭院,清澈的池塘,最后久久凝望书房北侧的两颗小树,那是他亲手栽下的樟树苗……
应该说,一棵树能够以一个人的乳名被命名,并非偶然。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乳名能够以一棵树的形式被人传颂,也非寻常。也就是说,只有不寻常的人和树才有这种缘分和可能,这是人和自然的一种默契。事实证明,这两棵树不寻常,而这个人也非寻常之人。
南溪书院沈郎樟
朱熹,后人尊称朱子,闽中尤溪生人。老夫子名号颇多,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等;但夫子的乳名只有一个,那就是“沈郎”。当今之世,大兴人文旅游之风,名人故里之争时常乱人耳目。好在尤溪之于朱熹,是毫无争议的。
据载,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邑人郑义斋馆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另据传,朱子父亲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曰:“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不知这是真人真事,还是后人附会,但无论如何,朱熹乃旷世大儒是事实。难怪朱熹逝世后,宝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由此得名。书院内有块方塘,即为朱熹幼年读书的地方。
南溪书院古朴庄严,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今皆修复。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据记载,他曾多次回到这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培育出一个个莘莘学子。正如刘海粟所颂扬的“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850年过去了,朱熹当年种下的小树,如今有个享誉海内外的名字:“沈郎樟”。千百年来,它们坐看云卷云舒,任凭风雨在面颊上刻下岁月沧桑,它们在静候远行的主人……两颗古树枝干参天,高约30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有诗为赞:“毓秀锺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这首诗为清代诗人所写,可谓眼光独到,出手不凡。
深秋的尤溪,已不闻“知了、知了”的蝉鸣。站在沈郎樟下,仍能嗅到樟脑般的一缕清香,这或许就是岁月的味道,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桂峰村:深山里的百年孤独
就像期待圣诞礼物的孩子,当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起起伏伏、盘盘旋旋时,我不禁了然圣诞老人为何层层包裹那件烟囱里掉落的礼物了,好礼物、好风光是从不轻易示人的。桂峰村又是怎样一种风情呢?
尤溪至福州,曾有一条官道路过桂峰村。昔时的村落热闹非凡,尤溪内地的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都在此打尖住店,因为这是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那时的桂峰村,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走进古村落,迎面而来的是“印桥皓月”。所谓印桥,即“石印桥”,始建于明万历32 年(1604年),因桥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古色古香的明清民居依山建于三面山坡上,高高矮矮,错落有致。虽已不见“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的当年繁华,但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仍可谓旋踵即景、移步换天。村子很幽静,居民大多是年长的阿公阿婆,他们依旧保留对外来客的热情,一路向导下来,那古桥、古巷、古树、古碑刻、古书斋、古祠堂和古民居,宛如时光倒流,将人引入古韵古香的旧时光。
桂峰村,顾名思义,多有桂树生长;又名蔡岭,因蔡姓乃是这里的名门望族。蔡氏宗祠位于石印桥上游。宗祠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山门华表。面阔五间,左右次间与明间相通,构成一个宽敞的大厅。正楣柱悬挂清乾隆宰相、内阁大学士蔡新亲笔题写的“人心知水源木本,庙貌报祖德宗功”的联筒。额悬“着存”、“进士”、“兄弟举人”匾,左悬一匾,文魁,前左悬今人立“兄妹硕士”匾,前右悬今人立“硕士”匾各一方等。
桂村有一座小“布达拉宫”——“后门山大厝”。大厝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它的石砌护坡就很有气势,从山涧底开始砌筑,沿着陡峭的山脚一直修到半山腰,多达14层、高30多米。据传,当年耗资1.3万两白银,历经10多年修建而成。这幢模仿官家府第的独立建筑气势宏伟,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世间繁华,恍如过眼之烟云。尘埃落定,深山里的桂峰村已经孤独了百年有余。没有了车马喧嚣,如今的村子安静平和,不像其它地方的景区充斥着商铺,嘈杂喧闹。村中游人寥寥,偶见村民或闲聊或劳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繁华的浮色褪去,桂峰村的古朴进而显露本色来。2007年,桂峰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的幽静、桂峰的美丽正续写着大山的另一种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