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蓬莱是蓬莱,是现实的蓬莱;蓬莱不是蓬莱,不是神话中的蓬莱;蓬莱还是蓬莱,是蓬莱人用几千年的文化堆积起来的蓬莱。她的名字从仙界落到人间,同时加上人文内涵的积累,薪火相传,在汹涌澎湃的渤、黄二海之滨,永远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如是记载。蓬莱,又名登州。“蓬莱”一名源于汉武帝至此望海中仙山而得。蓬莱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境内的仙阁凌空、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漏天滴润、铜井金波、万斛珠矶、狮洞烟云、神山现市、晚潮新月、万里澄波十大景观,加之海市蜃楼奇观,着实令人神往。作为“东方神话之都”,从秦皇东巡求药到汉武御驾访仙,从白居易笔下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到苏东坡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岁月惟妙惟肖地将蓬莱酝酿成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
蓬莱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北临渤海、黄海,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它依山傍海、景色秀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1.9摄氏度,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到蓬莱游玩,蓬莱阁是必去的地方。它坐落于蓬莱城北的丹崖山上,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亭台楼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各因地势、协调壮观,山丹海碧、清风宜人。登上主阁凭栏四顾,轻纱般的云雾缠绕阁下,亭楼殿阁在掩映中时映时现,祥云朵朵、碧波万顷,茫茫海天、一派空明,一种超凡脱俗、位列仙班的感觉定会油然而生。传说这里是神仙遨游栖息之所,人莫能及。相传八仙就是在蓬莱阁上开怀畅饮、漂洋过海,铁拐李以葫芦做舟、张果老倒骑毛驴踏波而行,荷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海中,大显神通、乘风破浪。八仙神通广大的法术和各自奇妙的宝器令后人津津乐道、心驰神往,直到现在,蓬莱阁上还留有他们的许多神迹和传说。
蓬莱作为仙境的代名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因为蓬莱城北的海面常出现海市蜃楼,当时人们无法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方士们便对此加以渲染和神化,说那是海上神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并有长生不老药。在方士的鼓动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曾派人到此寻仙求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也慕名到此寻找神山,因求仙未果,便于公元前210年派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汉武帝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汉武帝先后八次出巡,历时23年,几乎每次都来到了我们这里。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他最后一次出巡,再次望神山而不遇,便在这里筑起小城命名为蓬莱。从此,人世间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仙境“蓬莱”。
与象征皇权的天子梦遥相呼应,象征自由的中国梦,自然是神仙梦。二梦犬牙交错,于是有了各种光怪陆离的民间传说。神仙文化本就是建立在海市蜃楼基础上的,但任其如何神秘,都由肉眼可寻的蛛丝马迹。蓬莱地处渤海海峡南岬,涌动的海流将底层海水连同低温带出水面,海面低温和海峡两岸的高温为海市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三足鼎立,长山列岛横卧其间,又使海市的出现具备了借以反射的客观景物。在日照充足的季节(4月至9月),接近海面的空气呈高密度低温状态,空气密度由下而上陡然减少,光线透过这些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便发生折射或全反射,使远处景物时大时小、时断时连、忽隐忽现、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增加了海市的神秘感。
从古至今,从传说到现实,真正将蓬莱催化成仙境的,我更认可临海而生的那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如今的蓬莱乡村,处处是一望无际的葡萄种植园。兴建葡萄园的“3S法则”:阳光(SUN)、沙砾(SAND)、海洋(SEA),完全适合于这里的葡萄海岸。上天没有遗忘亚洲,他在北纬37度的中国蓬莱,巧妙地安排了葡萄与大海的奇遇,使这个传说中的人间仙境成为葡萄的乐土。南王山谷正是凝聚了蓬莱海岸所有灵气和精华,成为君顶酒庄酿造东方美酒的灵性之地。法国有句谚语:“望得见水的葡萄园才能出产好酒”。凤凰湖水从东、北、南三面环绕酒庄,四周巍峨起伏的3000多公顷高山岭地向中心低凹处——湖面聚集,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独特小区域环境。因为水的热容量比土壤高3倍、水易透射光线而反射较少,所以水面实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平均比陆地多10%至30%。纯净的湖水还可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所以世界上很多著名的酿酒葡萄园都分布在江河湖海附近。
从木兰村到马家沟,满眼都是绿意正浓的种植园、采摘园。除了低矮的葡萄园,道路两旁,当属苹果树、樱桃树最为常见。说来,您也许不信:中国80%的大个樱桃都出自蓬莱乡村。樱桃是唯一一个当月开花当月结果的水果,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摘,不下苦功花不开。其成活率低,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以前皇家吃的樱桃,都是用豆饼喂的。由于已是七月,此行并未赶上大红樱桃垂挂枝头的丰收景象,倒是一个个套上保鲜膜的苹果,格外吸引路人的目光。这是果农怎样一番勤苦的劳作啊,几乎每棵树的果子都用白色塑料膜罩住,或高或低,十余亩的园子,少说也有万余果子。果子是稚嫩的,罩膜时,果农都要小心翼翼地呵护。
这就是蓬莱魅力之所在,既有海市蜃楼的虚幻,又有实实在在的辛勤。说甚神仙美梦,劳作之余对丰收的美好憧憬,也许更能勾勒蓬莱人的中国梦。
链接:
戚继光故里
故里坐落在原登州府城中心地带,北边靠近府署衙门,南面是府学,东面有鼓楼和基督教堂,西边有马神庙和关帝庙。除了东边的鼓楼和基督教堂外,其它古建筑都已经不存在了。故里的总面积为1.9万平方米,包括戚家牌坊、戚继光兵器馆、戚府、戚家祠堂等。
蓬莱名吃
蓬莱卤驴肉属清咸丰七年(1857)蓬莱城南门外黄开基首创,三代专擅,享有“蓬莱卤驴肉,天下无敌手”之誉。制作方法:咸水下锅,待水温升至60~70°c时放人大块驴肉,煮至九成熟捞出,沿横剖面切成半尺见方块,然后另换清水,兑以适量八角、茴香、肉桂、花椒、桂皮等17种配料,放入肉块,文火炖煮,肉熟后加盐适量,稍焖即成。
蓬莱小面系蓬莱传统名吃,历史悠久。面条为人工拉制(抻面,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鲷(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