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乡村大世界》栏目定位是做“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乡村综艺节目”,娱乐搞笑不是其终极目标,以综艺手段服务三农,在节目中整合入对城乡观众们有用的信息或经验,帮助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是《乡村大世界》从节目开播以来始终坚持的理念。“服务三农”和“本土特色”可以说是《乡村大世界》节目走过15 年的两个创作基本原则。
从古至今, 在中国乡村大地上从不缺乏狂欢,杂耍、戏曲、评话、歌舞这些娱乐活动充斥在每个节日庆典,甚至每个婚丧嫁娶的仪式中。从电视的每一种功能的发生,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向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寻求滋养,将传统文化融入娱乐节目之中,使其成为令受观众获得感性愉悦的大众文化,从而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电视文化主体,是《乡村大世界》的一个有益探索,也是《乡村大世界》坚持本土特色的文化源泉。
一、节目范式与创新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综艺表演阶段、游戏娱乐阶段、益智博彩阶段和真人秀阶段。《乡村大世界》从开播以来,节目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最初是一个室内综艺节目,是从学习《正大综艺》开始的。从2004 年开始,大胆推出了“演出现场+ 联欢现场+ 专题短片”的复合型节目形态,首开“两个室外现场同时制作、三个节目模块有机合成”的新节目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大多数电视综艺节目都是以邀请明星表演来提高收视率和提升人气的,而《乡村大世界》自创的“双现场三模块”节目范式在众多节目中独树一帜。
在电视圈中,再辉煌的节目模式也有落没一刻,再经典的节目形态固守陈规也会失去观众,没有一个节目可以一成不变,节目的形式总是在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趣味变化当中而不断改变,从某种角度说,电视是最喜新厌旧的,也是越来越难做的,节目形式的创新与研发成为综艺节目最重要的任务。《乡村大世界》可以说是中国现在最为复杂的综艺栏目之一,一期节目中往往要应用到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游戏、绝活、杂技、主持人串词、颁奖、短片、领导讲话、现场访谈、互动等大量艺术或表演形式。如何运用这些节目元素,什么时间,什么情势下选用什么样的形式加以组合,是让每期导演组绞尽脑汁的难题,创新有无定式和公理呢?
二、创新有无定式和公理
节目创新的内涵相当宽泛,从节目模式创新、节目创意创新到主持风格创新灯光舞美创新等等都属于创新范畴。电视圈的前辈们也总结出不少创新方法,比如:出其不意、迎热而上、嫁接重组、老酒新瓶、错位反串、绝活绝计、画龙点睛、做好后备等。但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时间概念已经大大压缩,电视媒体的传播周期越来越短,传播频率越来越快,信息在高速传播,节目形式呈现出被秒杀的状态,创新已经没有了完美定式和普遍公理。
当纷繁的表象让我们迷茫时,应该沉静下来追根溯源,回到电视节目的原点—节目的感染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电视节目的感染力可归纳为冲突或竞争、喜剧性、浪漫性传奇和性感、人情味、情感激发、信息、重要事件。《乡村大世界》作为一档乡村综艺节目,创新的前提应该是对节目感染力的深度解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创新的方式方法。
三、注重品牌化发展策略
注重品牌化发展是《乡村大世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基础和必经之路。首先,准确节目定位是建构品牌的前提和出发点,决定着品牌特性和品牌发展动力,它有利于形成稳固的收视群体,使节目成为长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焦点。立身公益,服务社会,是包括《乡村大世界》在内的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栏目的灵魂,栏目以人为本,节目关注民生,服务三农的定位应该坚持下去。其次,形象外在包装体系是识别品牌栏目的窗口,是观众对节目形成的第一印象,也是跨入品牌认识的“第一道门槛”,因此,《乡村大世界》应尤其注重对LOGO、脚标、片花的播出时间、演绎方式和播出长度,打造出类型化的节目样式,形成稳定、鲜明、独特的形象识别体系。最后,寻求差异化是《乡村大世界》的发展战略。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融合已成为普遍现象,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寻求《乡村大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凸现节目的品牌优势,成为时下节目在电视圈竞争中的生存之道。
潘莹莹
(潘莹莹 《乡村大世界》栏目演艺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