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重阳节了,也该做个节目,于是想到了拍老人,拍老人那就拍长寿老人吧。
开策划会之前,我就一直在联系拍摄的地方,全国以‘长寿之乡’命名的地方有好几个,比如: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那么究竟去哪拍呢?是就近拍摄还是选一个较合适的地方,后来仔细一了解,广西巴马居然还有一个123岁的老人,这样的年龄可算是最长寿的了,既然要拍长寿老人,那么咱就拍最长寿的那个,于是我就选择了去巴马。
广西巴马市地处广西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也是一个壮族、瑶族自治县,这里山清水秀、民风独特,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长寿老人,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可能这也是节目的最大看点吧,所以我们的节目也想从展示民风民情开始切入,展开我们这次长寿探秘之旅。为了让节目延续栏目一贯讲故事的方式,我们已开始设计了一场长寿老人的婚礼,然后在婚礼中间设计一些诸如比赛这样的小环节,介绍当地几位有代表性的长寿老人,婚礼的进程成为整个节目的主线,重点还是在于展示长寿老人的生活状态,然后再是探秘的过程。
婚礼
在当地,要找到既是长寿老人,又符合结婚的要求,这其实很难,去之前,我们就让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在全县范围内去寻找这样的一对老人,什么时候找到我们就什么时候去拍摄。后来还真找到了,在当地甲篆乡平安村还真有一对90多岁的老人要结婚,男的叫黄卜金,他的孙子黄大毅正好是乡里的宣传干事,一听说要拍摄一对长寿老人结婚的场景,他非常的支持,据他介绍,30年前两位老人各自的老伴就去世了,由于儿孙常年在外打工,两人经人撮合走到了一起,本来今年年底等儿孙到齐后,准备为这两个老人办事情的。这样一来,既然我们要拍摄,那干脆就把婚礼提前办了算了。
但我提出,如果婚礼要办就得按照壮乡原汁原味的习俗来办,杀猪、吹唢呐、送亲等这些风俗一样也不能少。但结婚的地点可就让我犯了难,要找到那种纯朴而又古老的壮乡村落来作为送亲的现场,现在几乎是不可能了,因为村中现在到处都是现在楼房,你想呀,村里年轻一点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挣钱了,回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原来红瓦土砖的平房一拆,盖起了两三层的小洋楼了,所以要找到古旧的红瓦土砖房就很难了。来到巴马的第二天上午,我们一直在找结婚的现场,最后在旁边的村子中,我们还真找到了一处还没被拆掉的老房子,而且在两座老房中间还有一段狭长的小路,还是用山里的石头铺成的,一看就有那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在这块按婚礼拍摄的效果应该还不错,于是我就将送亲的现场定在了这个地方。
凑巧的是,甲篆乡正好是全县长寿老人最多的乡镇,光平安村一个村就有7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当我提出想把老人们请到现场,甚至还要参加比赛,当地领导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是这样的风险太大,这些百岁老人那可是当地的活宝,那是要被保护的,他们可是巴马的形象宣传大使,万一一经折腾,出了点问题他们可担待不起。况且这些老人的家属也并不同意我们这样做;如此一来,想把百岁老人请到现场来的想法就不能实现了,可是80岁以上的老人该可以了吧!于是在乡领导的配合下,婚礼的现场我们就请来了五位80岁以上老人,他们既是新娘的亲友团,又是婚礼中我特意安排的穿针引线比赛的主角。没想到,就在我们拍摄这几位老人比赛的同时,村中一个101岁的老人突然拄着拐棍就来了,老人说新娘那可是她年轻时的好伙伴,听说她又要嫁人了,她一定要来送送她。这个场面着实让我们感动,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婚礼的现场很热闹,人们的热情很高,虽然是那么大岁数的人结婚,村里人还是把它当成了新婚来办,哪样程序都没落,这让我们很感动,同时,它也让我们体会到,在这里,老人们活得很自由,很安逸,很幸福,因为尊老爱老的风气在这里一直传承着,就像节目中说的那样,老人能够长寿,除了客观的自然环境因素外,人为营造的生活氛围也很重要,如社会的传统习惯和家人的关心照顾等等方面。
老人
采访中,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123岁的罗美珍老人,在当地年龄最长的老人是一个134岁的老人,可惜去年她去过世了,所以罗美珍老人是我能够采访到的最年长的老人了。去之前,我一直在想象她的模样,她长什么样?还能干些什么?她平常吃什么?
她家住在山脚下,路很不好走又加上下雨,路就更难走了,车子根本进不去,我们只得徒步走到村子里的,到了老人家时,老人正在满屋子找工具修门呢。不知是不是经常接受采访的缘故,老人见了我们,并没有表现出我想象的那样兴奋或者吃惊,而是淡淡地冲我们点了点头。但那张脸却让我记忆深刻,脸上刻满了皱纹,有人说人的年龄是可以从脸上的皱纹数出来的,可是还没等我数清楚,老人又开始剥起了玉米。自打我们进家门以后,老人就没闲着,这些事都不是我们提前安排的,由于语言不通,我们根本没法和她交流,即使和她孙媳妇对话也是别人给翻译的。孙媳妇告诉我们,老人现在和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老人的儿子媳妇都去世了,老人的老伴也在40年前就去世了,而她的爱人也就是老人的孙子也不在了,现在她还带着孙子照顾着老人;她还告诉我们,老人身体一直没有什么大毛病,晴天的时候,她还上山砍柴火呢。虽然她们经常不让她出去,可老人就是闲不住,难道这也是老人永保长寿的秘诀吗?
老人有时候在自言自语,也许是她很想和我们交流的原因,可是我一直没听懂她在说什么。临走的时候,我给了老人一百元钱,因为我真觉得老人活到这么大,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钱虽不多,但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我害怕老人不认识钱,还特意和她解释了一下,她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蹭的就站了起来,拉住我的手,并在我肩膀上狠狠地打了一下,嘴里嘟囔着,要我留下来吃饭。老人的举动很让我们吃惊,回过神来以后,大家都乐了,其实老人一直在听着我们的谈话,有些不明白,但有些她还是听得懂的,她只是没法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已。
长寿
揭秘是此次采访的重点任务,但对于长寿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因为长寿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基因遗传占了15%,也就是说当地人当地就有这样长寿的基因。当时,在当地采访时,我们碰到了很多来这里疗养的“候鸟老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每年冬天来这,到了第二年的5月份就回去。一对来自大连的老夫妻告诉我们,老爷子有关节炎,在老家时经常犯病,一到下雨天或冷天,全身就痛,来这的时候还是坐着轮椅呢。可是在这呆了半年,不仅不痛了,还能走了。许多“候鸟老人”反映,他们中间还有许多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一些冠心病人,来这住上一段时间以后药都不吃了。一开始,我并不太相信,后来经过调查,还真有其事。因为怕有给当地做广告的嫌疑,我并没有在节目上说这些。一家养老院的老板娘告诉我们,在他们这的“候鸟人”每天的衣食住行都是统一安排的,其中有一项活动是每天必需的,那就是到“百魔洞”(当地景区)门口去吸氧。一听吸氧,我们就很吃惊,后来才知道,百魔洞里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5000多,这是正常标准的10倍以上,这是后来我和长寿研究所的专家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
所以,正如专家所说,基因遗传虽然是长寿很重要的原因,但影响长寿的85%是来自后天努力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等等。在巴马当地,最突出的因素有几点:当地的水质偏弱碱性,而且水是小分子水,这样的水很容易进入血管和细胞中,加快血液循环,对清除血管毒物、防止血液硬化、降低血脂等是有好处的,所以当地老人得慢性疾病的很少;另外,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普遍偏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其次在饮食结构上是比较突出,当地老人多以素食为主,40%为带有中药性质的野菜,而且,当地炒菜用的油是火麻仁和山楂这样的植物油,这些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很高,经常食用这样的油,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是有好处的。
谁都渴望长寿,这是我们对老人的祝福,也是我们老时的希望,这更是人类最幸福的祝愿;在巴马采访的这几天,我感触颇深,对于长寿的话题,又多了一份理解,显然,当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长寿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温室,可是,全国能有几个巴马,我们不可能天天生活在巴马这样的环境中,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们太需要像巴马这样的自然环境来度过余生。这些环境有的是完全可以创造的,不一定要到巴马去,比如清新的空气、健康的水质、安静的环境,还有尊老爱老的生活氛围等等;关爱老人其实不就是在关爱自己吗?因为,我们都有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