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精彩视频

高山雾大产好茶,在海拔1000多米的政和县,端午茶的习俗流传已久。听说今天在政和县的杨源乡有一个新媳妇,要请大伙儿喝端午茶,这端午茶到底有什么讲究,别急,别急,等等我们。
张少芳,是去年年底结的婚,按照当地的习俗,凡在端午节前一年内结婚的女孩子,在农历五月初四这一天,都要请村里上了年纪的阿婆们喝茶,这就是“端午茶”,也叫“新娘茶”。
今天一共来了11位阿婆,个个都特开心,这端午茶可有讲究,茶叶必须是清明那天采的,泡茶的水必须是山涧的清泉水,茶壶一定是大铜壶。从茶的口味就能看出这位新媳妇的手艺和人品,将来啊,是不是个贤妻良母。
喝完端午茶,这张少芳也得到了婆婆的认可。11位婆婆每人拿到了一根九尺九寸长的红喜绳,张少芳为什么要送这么一份礼物呢?

当地有首民谣:“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政和县峰峦起伏,每到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燥热,人易生病,山林里的动物,像毒蛇、蜘蛛、蜈蚣等都开始活跃起来,所以端午节在福建地区,大家除了系红喜绳来祈求平安吉祥之外,还有更好的祛暑防病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福建人爱喝功夫茶,不仅因为能避暑,还因为红茶具有养胃护胃、降血糖、强壮骨骼等功效,现在,福建人已经把喝茶的习惯融进了端午节的风俗。
他叫杨丰,这次义卖的茶叶都是他来提供的,可是他为什么要组织一场义卖呢?这和端午节有什么联系呢?
在几公里之外有个敬老院,有33个孤寡老人,为了让老人也能过个快乐的端午节。杨丰也不是大老板,但他就是特别的爱茶,从采茶到酿制,每片都要用心。想做出高品质的红茶,采茶也大有讲究。

您知道吗,要想做出上等的红茶,1斤的茶叶,至少需要5万个茶尖,手快的采茶女也要用50个小时才能采完!之后,要铺开晾晒,再用工具让茶叶卷起来,然后用80到100摄氏度的炭火烘焙,最后经过音乐发酵,这样,翠绿鲜嫩的茶叶尖,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乌黑油润的红茶。
辛苦一天,义卖的流水总共是2280块钱,杨丰要用这笔钱,让33位孤寡老人吃上最香甜,最可口的粽子。
第二天一大早,敬老院特别热闹。今天,坦洋村的黄翠梅可真是忙坏了。为什么把红茶倒进糯米里呢?原来人家是要包粽子,而且是红茶味道的畲族大粽。不仅糯米用茶水泡,粽馅也加入了新鲜茶叶。红茶泡过的米,颜色就是漂亮,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呢?
好了,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这个特殊的茶叶粽子,可是专门慰劳斗茶比赛的选手的,可是选手们在哪儿呢?

这茶怎么个斗法呢?简单来说,9位选手都带着自己的茶叶来参赛,但不是各自泡各自的茶,而是给茶叶编上号,再通过抽签来决定每人泡几号茶。
斗茶第一步斗的是茶叶的外形。完全一致的茶叶重量,完全一致的茶杯,完全一致的水温,只有这样才能公平的斗出最好的茶叶来。第二步还不是品茶。

看完茶底,再来斗的,就是茶的香气和口感了。到底选手推举的3号茶,能不能成为今天的茶王呢?别着急,趁着打分的时间,先尝尝黄翠梅带来的茶叶粽吧。
时间到,茶王马上要诞生了!其实斗茶斗得不仅仅是茶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选手是不是有一个公正、善良的心。茶香粽美,咱这个端午节真是既快乐又有意义!
哎呀,瞧坦洋村这位茶王,脸上真是乐开了花!茶乡人迎端午节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有喝端午茶、做茶叶粽的,有义卖献爱心的,还有组织斗茶自娱自乐的,茶香粽美,节日气氛还真浓。在家过节的人,那种感受肯定没有身在异乡的人强烈。前不久记者就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演唱队,他们在全国各地来回跑,这个端午节他们也能快乐的度过吗?为什么说他们特殊呢?明天请您继续收看端午节系列节目。好了,生活567,和你在一起,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