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意外,让大人都吓傻了,都急疯了?三岁的欣欣到底出了什么事?这位医生是长春烧伤医院的马建伟医生,是专门来为欣欣做复查的。
一提起欣欣,奶奶总是忍不住要哭。可从欣欣的外表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异常,究竟这祸从何来?孩子是哪里不舒服呢?
哎呀,没想到欣欣的背上竟然有这么大一片的伤疤!到底这红色的斑块是什么?又是怎么导致的呢?
原来,欣欣的后背是被烫伤了!可是好端端,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会掉进开水锅呢?难道是开水锅放在了地板上?还是另有原因呢?
3月15号这天一早,北岭村的王秀珍去自家院子里喂鸡,刚刚三岁的儿子欣欣独自留在屋内。没想到,悲剧偏偏就在王秀珍出门的几分钟内发生了.
这口直径近1米的大锅,正是烫伤欣欣的罪魁祸首。究竟灶台有多高,为什么3岁的欣欣,能轻而易举地爬上去呢?记者用尺子测量了一下,整个灶台的高度只有47厘米,而欣欣的身高已经超过90厘米。灶台过低,直接导致孩子受伤!
经过马医生仔细检查,欣欣的伤面已没有什么大碍,不过马医生说,后期的恢复阶段也同样不能忽视。
像欣欣这样,不慎跌入锅中烫伤的孩子并不少。这位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叫曾群博,今年2岁,小小年纪,每隔一天就要忍受一次清洗创面和换药带来的巨大疼痛,而群博身体上的疼痛,也深深地扎在了父母的心里。
究竟群博又是怎么掉进开水锅里的呢?原来,当时群博在炕上玩,因为要去捡掉在灶台上的玩具车,而不幸跌进锅里被开水给烫伤的。
群博的烫伤到了什么程度呢?烧烫伤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根烧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烧烫伤的深浅度来判断。按深度,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三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伤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而深三度就是最严重的!
半个月时间里,小小的群博已经进行了2次植皮手术。而正在经历剧痛折磨的,还有隔壁病房3岁的男孩任健。再过1个小时,任健就要进行第3次植皮手术了。那么他又是被什么东西烫伤的呢?
这回烫伤孩子的不仅仅是开水,而是粘乎乎的热粥!任健被烫伤的面积达到全身皮肤的64%,是住院的孩子中伤的最重的!
下午2点30分,任健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护送下,准备进入手术室。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的植皮手术了。
医生谨慎地取下任健百分之三的头部皮肤,再移植到他被烫伤的背部和腿部,两个小时后,手术终于结束了!目前任健和群博的病情基本都比较稳定。虽然孩子们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家长们的心却仍然不能平静。
为了能尽快将孩子们的病治好,任健和群博的父母亲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大堆的外债。烧烫伤,是婴幼儿在家中极易导致的意外伤害。那么对于农村年轻的父母来说,应该怎样看管好孩子,让他们远离滚烫的开水,避免烧烫伤事件的发生呢?
从任健、群博和欣欣这三起烫伤事件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共同点。相比女孩而言,男孩子的性格比较活泼好动,这也是容易发生意外的因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车祸、烧烫伤、溺水、吞食异物、中毒等等,这都是造成孩子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家长的看护意识不强。
除了以上的几个共同点之外,我们发现3户家长在孩子出事之后,都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到底他们谁做得比较正确呢?
我们先来听听欣欣的妈妈是怎么做的。究竟他们3家哪家的做法比较妥当?正确的做法又该怎么来处理呢?
欣欣的妈妈和群博的妈妈,都是迅速地将孩子的衣服脱下,只有任健的妈妈是先将任健的衣服用剪刀剪开,然后慢慢脱下。根据刚才医生所说的步骤来看,任健妈妈的做法相对比较妥当,否则,任健的伤势可能更严重。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除了掉进锅里被烫伤之外,乡村百姓的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伤烫隐患,究竟这些隐患有哪些呢?
隐患一:热水瓶
就在我们和主人聊天的过程中,主人不到2岁的儿子突然爬上了玩具鹿,而他所处的位置与热水瓶仅仅相差不到1米的距离。
隐患二:燃烧的柴火
和这家主人的闲聊中,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安全隐患。
隐患三:火柴
看似平常的物品,但如果放置的位置不妥当,也有可能成为危险的导火线。
您听听,光想着用的时候方便,可万一要是被家中这3个调皮鬼点着了柴火,那后果可就严重了。现在天气暖和了,地里也有农活要忙了,这个时候家长们更应该提高安全意识,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烫伤。
得知患者家中的困难,长春烧伤医院的郑院长,联系了长春市的各大媒体为任健和群博捐款。
孩子发生意外,家长是最大的责任人了。现在欣欣、群博和任健都还小,还不懂事,可当他们长大了,知道什么叫美了,看到自己身上的伤疤时,他们又是怎么的感受呢?!因为家长的一时疏忽,将孩子带来无尽的伤痛,那几块烫伤的疤痕不仅仅的烙在了孩子的身上,也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