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2010生活567 > 旧版节目文稿 >

取水路上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18:41 | 进入娱乐城堡 | 来源:CCTV.com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精彩视频 

      苏斐翔所在的苗寨从最近的县城坐车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在去往山寨的路上随处可见四处取水的大人和孩子。
      见到苏斐翔的时候,她刚放学,独自背着一个篓筐,走在山道上。篓筐内有一个塑料水桶,她正准备去水源点取今天的最后一次水。 
      看着她背上的水桶足能装下十公斤的水,这个瘦小的身躯,她能背得动吗?这取水的地方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记者决定跟着她一起去看看。
      走了半个小时,苏斐翔带着记者来到一个山边,她说取水的地方就在这山洞里。小斐翔的书包里一共装了三个电筒,这是她早上上学时就从家里带上的,在山洞里她最担心的就是这电筒没有电,因此,每天她都要带上好几个电筒。


      由于洞内太黑,地形又非常复杂,几个手电筒根本起不了作用,为了保证拍摄的效果,记者不得不使用了辅助灯光。这个山洞不同于其它山洞,是由这座大山的一块横向石板与山石搭建而成,洞里是越走越窄,苏斐翔虽然个子不大,由于她背着篓筐,也不得不蹲着往前走,有些地方还需要跪着向前挪。
      穿过了一片乱石,小斐翔来到了一个略宽的地方,她说,洞里的山泉水大的时候,可以到这个石阶的边上,可如今只能到洞底才能取到水了。
       快到取水点的时候,小斐翔很熟悉地把书包和篓筐分别放到了两个岩石上,取下水壶,准备取水了。
也就在这时,洞外又传来一阵声音,灯光一照,原来是两位村民,也是到这里取水的。
      在灯光的照射下,大家终于看清了这个洞底的水源,原来这个水坑里的水是由洞壁渗下来的水珠汇集起来的。
      村民介绍说,附近的水源都没有水了,只有这里还有,可这里的水也是越取越少,如果再旱下去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会的工夫,小斐翔的水桶就装得满满的了,十公斤的水对于她来说确实太重了,就连把水装进篓筐她都显得格外吃力。因为多了这十公斤的水,回去的路上,她就显得格外的艰难。
      洞内非常潮湿,石板路上也是格外湿滑,小斐翔几次滑倒在石板上,最窄的地方,因为背上的篓筐总是过不去,她不得不跪在地上,一步步地挪过去。
      从进洞到出洞苏斐翔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回到家的小斐翔径直去了后院,她这是要做什么呢?
原来,好不容易打来的水首先要喂家里五只小猪仔。(同期)苏斐翔的爸爸在外打工,哥哥是村里唯一在县城读高中的学生,现在这些小猪仔还有羊是家里重要经济来源,家里喝的水是她妈妈去背,而她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这些猪仔。
      喂猪仔用去了半桶水,剩下的水她也舍不得自已用,而是倒在家门口的一个水窖里,这个水窖是村里新建的,大家把取来的水统一倒在这里,供全村人饮用。


     上午8点,海螺村的一群村民们聚集在了村头,看大家伙七嘴八舌地,这是要做什么呢?原来,由于缺水严重,村里专门组织了这支找水队,希望在这大山里能找到一些山泉,可是这里的大山到处是岩石,他们能找到水吗?
      分配好任务,村民们各自出发去找水了,记者跟随村民陈文钛带的队伍一起出发。队员们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很晚才回来,周围的山都快翻遍了,却一直没有找到水,村民们找水已经找了四天了,今天是第五天了,如果再找不到水,不仅庄稼种不下去,恐怕人畜的饮水也会出现困难。
      翻过了好几座山,打头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岩洞,找水队有了精神,这个洞里会有水吗?还是没水,找水队也很失望,但整理了一下,又出发了。穿过一片竹林,一名队员又找到了类似一个泉眼的地方,这里都是土,会有水吗?
      挖了半天,一点水的迹象也没有,队员们也只好放弃了。各组队员也来报告,他们也没有找到水。看来今天还是找不到水,村民们非常失望。


      下午的时候,陈文钛在离村子三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坑,这里有没有水呢?在坑的底部,陈文钛霍然发现,这里有个泉眼,终于找到水了,大家高兴地相互转告,一会的工夫村民们就围满了坑边。
      从地形来看这像是个废弃的泉眼,这么小的出水口,这个泉眼会有多少水,这水又能喝吗?因为这是几天来村里找到的唯一的水源,这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很快对水源进行检验和评估。
      经过检测,这个泉眼不仅能喝,而且让人没有想到是,出水量还格外的大,足够三千人的饮用水。这可是个大喜讯,政府部门紧急动员各方力量,挖管沟,准备铺设管线。
      水源是解决了,可是村里还有一户特殊人家却让村里人放心不下。陈玉、陈婷姐弟五人都是村里没有父母的孤儿,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呢?他们的饮水有没有困难呢?


      五个姐弟中陈玉最大,今年十五岁,而最小的弟弟却只有7岁,虽然村里给修了房子,可这个组合的家庭里除了三张搭起来的床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了。写作业的时候,几个小家伙要挤在这张摆在床头的木板上。
       因为都没有亲人,姐弟几个相依为命,自已照顾自已。这段时候,姐弟几个最头疼的事就是找水,除了最小的弟弟,其他几个都要上学,可在家的弟弟又背不了水,白天又没有时间,做饭以及吃的水只能在村里来送水车的时候才有。
      得知村里有水了,姐弟几个非常高兴,在姐姐的带领下,几个小家伙拎着水桶就到了村里的水窖去取水。
      当地消防部队在送水时知道他们的事情,还专门为他们送来了米面和学习用品。送水送得多了,官兵也了解了缺水地区对水的渴望,每次送水都要准备一个大盆,把接水时渗出的水也接上,尽可能地不浪费一滴水。

      虽然说贵州的六盘水地区还不算是此次旱灾最严重的地方,可那里村民们生产、生活的艰难同样让人揪心,不过,灾害无情人有情,如今在干旱灾区,你能感受到的,一边是那里的人们团结一心,努力抗旱,一边是各地的救援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地运达灾区。真心希望乡亲们,能够平安地渡过这段特殊时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希望电视机前的您能行动起来,与灾区人民心连心。 干旱很快会过去,因为雨季就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