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2010生活567 > 旧版节目文稿 >

苗乡闹春耕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18:41 | 进入娱乐城堡 | 来源:CCTV.com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精彩视频

 

      您瞧瞧,在丹寨县,到处都是这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梯田,泥土和花的芳香飘过了春天,而最先感受融融春光的,就是这些土地的主人。
      丹寨县共有农田面积8.87万亩,耕地面积10.88万亩, 都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是,都已经到了犁地备耕的时节,南皋乡里的苗族老乡们却在为另一件事而忙碌,到底什么事比种地还重要呢?    
      瞧瞧,这边已经开始忙活上了,诶,奇了怪了,这衣服什么时候做不行,怎么就偏偏赶在春耕的节骨眼上呢?
      原来啊,在丹寨县,按照苗族风俗,每个乡每年都会在农历正月的最后几天举行芦笙节,芦笙节也叫做“望会节”,这个节日没过完,春耕劳作也就不能开始。诶,难道这望会节有什么讲究吗?

 


      如果说“秋收”是充盈带来的享受,那“春耕”不仅有享受,还有美好的期盼和幸福的等待,这也许就是老乡们在春耕前要参加望会节的缘由吧。可是,参加望会节为什么非要身着苗族盛装呢?您可不知道,这身衣服的学问可大着呢!
      既然如此,女人们一定互不服输啊,还有5天就要到望会节了,这位正忙着牵纱的留守妇女叫潘小妹,她正赶着给7岁的女儿做一身苗族盛装呢。
      诶,这位大妈身上背的是什么啊?这些老乡怎么用梳子在丝线上刮来刮去呢?原来啊,这个东西是织布机的机心,把又长又细的线卷在这里,经过几个小时的梳理,才能拿到织布机上织布,整个过程叫牵纱,得需要1天的功夫,而且单凭一人的力量,根本完成不了。
      潘小妹的丈夫在外面打工5年了,这5年来,她不仅要照顾公婆,教育孩子,还要承担七亩田地的所有农活,而她一个人种地加养猪每年能赚六千块钱,几年积攒下来,她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愿望。
      一套苗族盛装价值几千元钱呢,而且,做一身怎么也得半个月的功夫,这眼瞅着就到望会节了,您瞧瞧,就连潘小妹的婆婆也上阵了。

 


      哎呀,这一针一线的,真是不容易啊,你瞧,这身衣服就是潘小妹的杰作。今天可是望会节的第一天,潘小妹一大早就开始给女儿欢欢打扮起来。瞧把小欢欢给美的,她可是第一次得到妈妈这么漂亮贵重的礼物。
      诶,这母女俩临出门前啊,心里还惦记着一个人,他就是欢欢的爸爸。 丹寨县今年遭遇旱情,全县涉及受灾人口4.71万户,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春雨贵如油啊,望会节上,在南皋村一个叫芦笙堂的地方,老乡们都在祈福老天爷赶紧下一场及时雨。
      尽管旱情严重,但是老乡们对今年的春耕生产仍然信心十足,瞧,这望会节的人气还真是很旺,最吸引人的当属苗族妇女和未婚的姑娘们。

 


      春让耕种的人们忙碌了起来,春也让渴望心灵花园的人们涌动着,盼望着,期待着……您听听,有人来望会节相亲了。
      小伙子,加油啊。诶,这些姑娘的穿戴有些与众不同,她们来自哪里呢?哎呀,想象银饰叮当的苗族盛装 ,奔放热情的锦鸡舞和芦笙舞,我就忍不住想去现场感受一下苗家望会节的热闹氛围。望会节一结束,苗族老乡就要把芦笙收起来,禁吹禁跳,开始一年的忙碌了,苗家人对春耕的就将也不太一样,您听说过自己的地能不能耕,还得由别人决定的事吗?,诶,苗族老乡的春耕也是尤为特别,下面一起看看。
      望会节的结束代表着春耕的开始,您瞧瞧,这还没来得及换下盛装,南皋村的潘小妹和她的好姐妹们就扛起锄头,担着粪肥,拎着种子,到山坡上犁地播种了。

 


      丹寨县的耕地大部分都在山坡上,机械化作业很难操作,所以村民都保留着最原始的耕种方式,务农环境可是说是很艰苦,以潘小妹为例,春耕期间,她家的三亩田,三亩地共需要56担粪肥,而每担粪肥重达70斤,家里到地里需要20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整个春耕下来,潘小妹要走56个来回,担3920斤的粪肥,由于不能机械化播种,潘小妹每种一亩地,就要弯下1000次腰。
      丹寨县共有1.5万在家务农的留守妇女,她们像潘小妹一样年复一年在耕作着,老乡们告诉记者,雨季到来的时候,种下去的种子就会长得茁茁壮壮,。 
      丹寨县的苗族老乡世世代代都以耕种为主要谋生方式,因此,祖辈留下的很多关于春耕期间的动土习惯也一直延续着。您相信,自己家的田地能不能耕种还要由别人说了算吗?诶,咱们一起到高要村长长见识去。

 


      这位叫王阿凹的阿婆已经快七十岁了,瞧老人家这精神头,一看今个心情就很好,今天啊,她可是村里这片土地的主角,为什么呢?
      好一片牛腱人勤,人欢马扎地闹春耕的景象。今天是王阿婆家的水田动土的日子,不过,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呢?
      在丹寨县的苗族老乡眼里,春耕就是拥抱一个季节的希望的摇篮,也是布置一年又一年生活与生命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