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早晨6:00,来自安徽省无为县47岁的汪玉良,开始为一天挖藕工作做准备。老汪把昨天的剩饭热了热,菜就是一罐西红柿酱和昨天剩下的一点肉。
简单的吃了早饭,老汪带上了胶衣,他要骑车到两公里外的藕塘。室外的温度有零下11摄氏度,冰面已冻得非常结实,老汪用力用铁锹凿着冰面。从早晨七点到上午九点半,老汪和工友宁绍定早上要用两个多小时来破冰,那这里的冰有多厚呢?
冬季挖藕的第一步要破冰,要把厚厚的冰面戳成一条直缝,然后再把一整块冰给撬开,当把冰撬开后挖藕工就得下水作业。
为了保暖每次下水前老汪和工友都要多穿两双毛袜子,还要给双腿上套上塑料袋。这身叫做“皮衩”的行头原来是渔民的工作服,现在被挖藕工用来隔绝冰水。
由于藕长在湖水下一米多深的淤泥中,老汪和工友要把一尺多厚的破碎的冰块一块块掀开,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把水中冰块搬走。把水中的冰块清理干净后,他们就要开始拔藕了。
虽然挣得是辛苦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干的,拔藕也是要讲究技巧的,首先要半蹲着身体,双手在水下摸索找到藕,找到藕后用力过轻藕拔不出来,用力过猛藕又会断节人就会摔倒在水中,许多刚开始挖藕的人,都被摔到过水中而湿头衣服。藕拔出来后还要用湖水清洗上面的淤泥。那水里的温度到底是多少呢?记者穿上胶衣决定体验一下挖藕工的工作。
水中的温度是零下6摄氏度,外面的温度在零下11摄氏度,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对于挖藕的艰辛老汪有着切身的感受。冻得双腿发麻,耳朵双手和脚冻伤是挖藕工经常碰到的事,那老汪干挖藕这个工作有多久了?
记者在水里待了十分钟左右,冰冷已经无法忍受,而老汪他们从事这个职业已经二十多年了。上午十一点多,老汪突然从藕塘里上了岸,原来是水里的铁丝把胶衣划破了,衣服里面进了水。
这样的意外,几乎每个挖藕工都曾碰到过,老汪用随身带的502胶和一小块橡胶皮粘了粘为了赶进度,老汪来不及去租住屋换衣服,喝了两口白酒让身体暖和后,他要继续到藕塘里干活。
中午12:00老汪从藕塘里拿出一根大藕向我们展示着,在水里泡了一上午他要休息一会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老汪为了多挣些钱,他顾不上回家去吃饭就简单吃点干粮和喝点酒来补充点能量,赶着中午天气暖和时多干点活。老汪一个月挖藕下来能挣到3000块钱左右,每月他的房租是200元,一个月的伙食费得600元,还要每月给女儿寄去生活费400元,一个月下来,老汪只剩下1800元,他把这一些钱存了起来,等着女儿考上大学给女儿当学费。
老汪在老家还有年迈的父母和一个读初中三的女年级儿,妻子今年为了照顾老汪也来到了北京,每年只有冬季这几个月挖藕才能多挣些钱,家里人也觉得这个工作太辛苦劝老汪换个其它的工作,但老汪一直还在坚持。
老汪凑合的吃了点冷饭,又进入了藕塘,由于经常吃冷饭他已落下胃痛的毛病。由于长期在冰湖中挖藕,许多挖藕工身体都出现了毛病,老汪的工友宁绍定的手关节就出现了问题。老丁的手关节现在已经严重变在形,那他有没想放弃过挖藕的工作呢?
为了生计,老汪和老丁还在坚持着这份辛苦的工作。春节期间藕价比平常贵一些,挖藕工比平时挣得钱也多点,老汪想春节再多挣一年钱,等天暖的时候,再回家看看。
其实在北京通州区有三千多名像老汪这样的挖藕人90%的以上都来自安徽省,有的甚至整个村子的人都出来挖藕挣钱。由于比在家种地和打其它工赚钱多一些,而且挖藕是当天结算工钱或当月结算工钱,他们不担心工钱被拖欠,那大家挖藕挣钱都为了什么呢?
在在挖藕工当中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六十岁的老人,那他们来北京有多久了?这位叫管荣友的挖藕工在北京挖藕才一年,可是寒冷的天气让他无法忍受。
下午五点半,老汪和工友在冰冷藕塘里连续工作了九个小时,为了防止把藕冻伤,他们用塑料皮把藕给盖上等待藕塘的承包人开车来拉。辛苦了一天的老汪要把藕挑到马路边,他来来回回挑了十多趟,这些藕要赶在天黑前运往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每次称藕的时候老汪都看得特别仔细,因为这关系到他们挣钱的多少。
今天的工钱是一百元,由于是春节期间藕塘的承包人每天多加了二十元,在北京挖了十年藕,老汪五年春节都没有回老家了。
老汪领到了二十天的工钱2000块钱,挖藕工都是打零工,挖完一块地,他们便要马上联系下一家,老汪和工友宁绍定明天也要开始寻找下一家藕塘。干了一天活,老汪回到租住房,第一件事就是晾湿衣服。
为了省钱,老汪租住屋子不到十平方米,里面只有一张架子床和煮饭的生活用具,为了照顾老汪,老汪的妻子前不久也从老家来到了北京。今年春节老汪又没有回家,休息时他会找工友聚在一起喝点酒拉拉家长。
老汪的女儿今年要考高中,第二天上午老汪抽空来到租住屋附近的图书城,为女儿买几本中考的复习资料要寄回去。老汪由于不识字,他不知道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只能打电话回去问女儿。
最后在图书城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汪买到了女儿要用的书,当天老汪把书寄回了家。下午老汪顾不上休息又来的藕塘,继续他的挖藕工作。
和老汪一样,这些挖藕工大多数是来自外地的农民,为了供孩子上学,为了赡养老人,为了给家里建一座好房子,他们泡在冰冷的藕塘中,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左右。我们的记者曾经问他们是否感到艰苦,他们都表示并不感到艰苦,相反,冒着严寒挣着一份辛苦钱让家人生活幸福,他们感到很开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强与乐观,在这里,我们也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