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俗话说,以柔克刚。弱可以胜过强,柔可以胜过刚,我们大概也能明白几分。可一旦说到,我们印象中又细又柔的沙子,突然成为“温柔的杀手”,致人于死地,并且,还要很多人与之奋战的情景,总还是有那么点耸人听闻,不可思议。就在前不久啊,武汉市余家头闸口沙场,就展开了一场几百人与柔沙之间的战争。那么,又细又软的沙子真的有那么危险吗?这场百人与柔沙之间的战争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是武汉长江边上的余家头闸口沙场,8月31日一大早,有点儿起风了,工人们即将开始一天的忙碌。开票工王秀珍正在一边开运沙的票,一边等待丈夫任细武从沙山上装完沙,回来一起吃早饭。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任细武的身影!
妻子:想他大概四五分钟就下来了,那个时候四五分钟还没有下来。
今年43岁的任细武,在沙场工作15年。这天一大早,运送沙子的传送带忽然不动了。难道是沙子里有石块卡住机器了?于是任细武爬上20米高的沙山去察看,可是十分钟过去了,不仅机器没有动静,就连任细武也悄无声息!
就在这时,王秀珍隐约听到,三百米外的沙山那里,似乎传出微弱的呼救声!
妻子:感觉出事了
妻子:蛮急,一心一意想爬上去。
莫非真的是任细武出事了?!王秀珍顾不得迅速下滑的沙子,拼命爬上了20米高的沙山!任细武究竟在哪里呢?
妻子:它是一个尖子的,里面人就陷进去了。那个沙子就埋到这里了。
平时,沙堆的沙子通过皮带机运送到装载车。随着,沙子慢慢的输出,在伸进沙堆的皮带机周围,就形成了一个倒置的锥体。没想到任细武竟然深陷到这个锥体的最底部!
工友:他只有一个头在外头。
工友:精神状态身体状态跟脸色不大好看,有点白。
身高1米65的任细武,此刻除了头露在外面,整个身体已经完全被埋在了沙子里!
工人:跑上去,扒他头上面的沙。身子是这样侧过去的。扒头上面的沙,越扒沙越垮。
闻讯赶来的5位工友迅速找来铁撬,但是只要用铁撬一铲,沙子就下滑的更厉害。大家就用自己的双手一捧又一捧的挖沙,使劲的挖。可是,情况却越来越严重!
工人:捞得越多,沙就垮得越多。
工友:连头发都看不到了,全部给他埋进去了。(女)
风还在不停的刮着,工友们用手扒沙的速度越快,沙子下滑的速度也就越快!
妻子:什么都往坏的想,不往好的想。沙子埋得太深了,想到没得救了。
早晨8:00,迅速赶到的武汉消防战士发现,任师傅身边工友和妻子的双手双脚也已经深深的陷入了沙里!
队长:当时流沙还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往下滑。
他们不敢乱动,一动的话,底下民工任师傅他可能就要被淹没。
可是好端端的,任细武为什么会被沙子突然掩埋呢?
工友:他站的地方可能靠近皮带机,皮带机下面有漏洞的地方,他可能一戳沙往下垮,他人站的位置可能也是个皮带机空档的位置,结果掉下去了原来。
任细武被埋的位置离地面大约6米,四周是十六米高的沙山。沙子随时都有下滑的危险!专家说,
专家:细粒物质的沙子,下滑速度接近自由落体的速度。所以,要阻止他整体上很困难,难免一直往下跨。
经验丰富的消防战士会采取什么办法救出任师傅呢?
队长:只有找到一个东西把人跟沙隔开,为我们以后的营救创造一个条件,当时也只有木板可以。
要把任细武从沙堆里救出来,必须先用大量的木板插在任师傅的周围,堵住流沙。可是,一时间上哪里去找这么多救命的木板呢?
38岁的周光亲是本地人,看到工地上几乎没有木板,带着大家想尽了各种办法。沙场茅屋的屋顶被拆下来了,废弃的木棚被拆开了,四周只要能用的大大小小的木板,都被大家抬了过来!
工友:一说木板,好多人,帮忙的不少,帮忙大几十人,光我们工友,还有武警战士,还有附近的群众,到处去找。
大的木板围墙,还要小木板档缝隙。
老家在浠水的任细武,上有老下有小,都靠他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养家。虽然身体偏瘦,但平时身体还算结实。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在沙子巨大的压力下,这位正当年的汉子也逐渐坚持不住了。
妻子:人急得哭。说你不急,医生都在里头。医生说你不能哭,哭的蛮着急,哭休克了。心里很着急。我不停的叫他,过一会儿又叫他那时候。
队长:附近的民工,找来了五、六块非常大的木板,然后从背后紧贴民工的后背插进沙里头插实。
终于,一块又一块木板,就象一个又一个结实的“安全护卫”,紧紧守护在任细武的身边。此时,任细武已经被埋在沙中两个小时了,忽然,他的身体突然有些异常!
医生:大部分的脏器,心脏肺都被挤压在沙地里面,像他这种情况,体力消耗相当严重,再一个情况比较紧张,焦虑情况比较严重。我估计他那个样子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了。
在工友和消防战士的齐心协力下,木板墙终于挡在了任细武的周围。但是救援得以施展的空间却更小了,工友们必须转移出来。在周光亲的一再恳求下,消防战士同意他留在了任细武的身旁。
从沙堆内部出来后的工友,谁也没有离开,大家用人力慢慢的带动皮带机,希望能消防挖出来的沙土更快的运走。但是,对于危在旦夕的任细武来说,似乎都太慢了!能有什么工具或者装备能更快救出任师傅吗?
任师傅的面色已经酱紫,生命到了紧要的关头。消防战士、工友、群众还有医护人员,都全力以赴。工友们以最快的速度,找来了能找到的所有木板。它们在任细武的周围形成了一堵生命的围墙,但是,正如沙场救援的消防人员所说,“埋下一分钟,对任师傅的生命就是一分钟的流逝”。妻子守护在任细武的身边,默默的给他支撑。大家集思广义,希望能够用更快的装备救出任师傅来?还能够找到其他工具和方法救出任细武来吗?
生命围墙之下 流沙之祸依然蔓延
消防:只要是大型救援装备,想进来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任师傅已经被埋2个半小时了。时间刻不容缓,消防战士立即调来了吊车和挖掘机,希望能把通过比较大的外力把他拉出来。
专家:在沙漠或者由沙组成的环境下,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是最容易的。因为周围的沙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想办法从别的地方挖出一条通道,或者想别的办法都很难。比如任师傅从这掉下去的,我们想办法把他从这儿拉出来是最好的,也是最省力的一种办法。
可是,当看到这些大型的救援装备时,大家又犯了愁!
队长:沙堆的入口非常的矮,大约就是不超过三米七、三米八的样子,实际上吊车也好,挖掘机也好,消防车也好,只要是大型救援装备,想进来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用吊车救任师傅的方案看来是行不通,大家只好作罢。这时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突然,大量的流沙又不断的往任师傅的头部袭来!
妻子:沙又蒙到这个位置来了,后来我又急得掉眼泪了,我感觉到没救了,感觉到人一点不舒服,但是我还是没办法,含着眼泪挖沙,必须挖沙。
深埋在沙土里的丈夫,已经听不见妻子的安慰和哭喊。妻子除了刨沙,还是刨沙,希望丈夫能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和鼓励。
队长:妻子的手握在沙里头,握住了她老公的另外一只手,然后,另外一只手刨沙,刨开流到丈夫嘴边的沙。
用手一点点地挖出沙子,速度太慢了!为了保持任细武呼吸的顺畅,怎样才能快一点把沙子迅速挖走呢?
听到救任细武需要饭缸,守在外侧的沙场女工卜永凤,简直是百米冲刺!由于太心急,她脚下一滑摔倒了!此刻她却感觉不到身体的疼痛,心中想的只是尽快重回工地.
这个任细武平时用来吃饭的饭缸,现在却变成了救命的工具!
妻子:嘴蒙了,耳朵蒙了,那个时候我就往桶里舀,他口里没有沙,人就舒服了,要不然蒙着他就不舒服了。
工友:武警战士在干什么,拿什么,要水提水,要杂草,因为这儿有荒地嘛,有很多杂草,用木棍、木板到处找。
危难之中见真情。像任细武这样遭遇意外后工友尽心尽力抢救的事情,在各地也曾经发生过。
3月,南昌一个工地的运土车翻下山坡,50岁的司机被压在车门下。工友出手相助,将他挖了出来。(字版:南昌运土车翻坡下工友挖土救人)
10月,武汉一个工地坍方,埋住一名农民工, 八位工友徒手刨土把他救出。(字版:武汉 工地塌方 8名工友徒手救出被埋农民工)
10月,汉口一名工人在汉口杨汊湖君安花园下水道施工时,突遇塌方,该工人被埋。八名工友徒手救援,将被埋工人救出。(字版:汉口下水道内施工被埋 8工友徒手救人)
众人的努力,能挽救任细武的生命吗?木板已经死死将跨塌的沙档在了外面,50名消防官兵、在场的工友、医护人员,大家齐心协力。他们有的用饭缸和盆往外舀沙子,还有的徒手一点点捧出沙子。顾不得指甲破了,更顾不得手心痛了,就这样,大家在心里默默祈祷着,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往下刨,渐渐的,任细武的脖子露出来了,接着胸口以上的沙子也被清除掉了,最后,任细武的腰部终于完全露了出来!一条50厘米宽的生命通道也逐渐在任细武的身边被打开。
任细武已经和压迫自己的沙子斗争了四个小时!就在大家奋力把他拉出来的时候,任细武已经筋疲力尽,没有一点力气。。。
一个月后,我们见到了死里逃生的任细武,他依然在沙场工作。
任师傅:挺好,就是左腿有点疼。
任细武说,就在他几乎感觉再也坚持不住的时候,是不离不弃的工友们,给了自己生的信念和希望,是大家的支撑给了他第二次的生命!
任师傅:真的很感谢他们。
这些工友们,有人从湖北来,有人从四川来,还有人从陕西来。经过这场生死浩劫之后,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已经亲如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不仅共同工作,更要共叙生命的真情。
就在任细武被救出来的那一瞬间,全场几百人几乎都欢呼起来。4个小时啊,一场和“柔沙”之间的战争,充满了刚与柔,生与死,爱与泪。就在消防战士离开时,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回到平静的沙场,映入眼帘的却是那些木板、水桶、木棍,还有铁楸、草藤、饭缸、钢管,还有。。。。数都数不过来。它们安静的躺在那里,却仿佛让人又看到了消防战士身后那群让人感动的、朴实的工友。是所有人伸出的一双双援助的手、温暖的手,共同给了43岁的任师傅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