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前不久,家住安徽省长丰县朱桥村村民宋士美遭受了她34年来的最大一次打击,她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而且,她亲生父母还阻止自己的姐姐弟弟为她做骨髓配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今天是星期六,宋士美的女儿刘亚楠来医院看望妈妈。亚楠已经两个星期 没见到妈妈了,这次她还特意带上了两个布娃娃。
躺在床上正在输液的就是宋士美,见女儿来看自己了,她的气色也显得比 过去好了很多。
自从知道了自已得了白血病以后,宋士美一直觉得最受拖累的就是女儿了。
宋士美今年34岁,出生以后就被送给了别人家收养。她说,自己像女儿亚楠那么大时,养母就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享受过母爱了。因此,她特别希望自己能尽早地好起来,看着女儿慢慢长大。
宋士美的家在安徽省长丰县的朱桥村,丈夫刘泽根在合肥市的郊区租了一块空闲地养猪来维持生活。家里平时就剩下女儿亚楠和年迈的父母亲。亚楠上五年级了,成绩很好,一有时间,她就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从妈妈得病以后,亚楠也听家里人议论过,治疗白血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亲生兄弟姐妹进行骨髓移植。但是,又听说,姥姥一家不知什么原因就是不同意。
实在没有办法,亚楠还想到了给姥姥写一封信,希望她能和姨妈,舅舅们说说,同意配合妈妈进行骨髓移植。
亚楠的姥姥家在安徽省长丰县的费岗村,除了宋士美在出生以后被送给别人家收养外,家里另外还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那么,既然宋士美有姐姐弟弟,为什么他们都不同意配合宋士美做骨髓移植手术呢?难道就是因为宋士美从小已经抱给别人家了?
看来,宋士美的父母亲主要担心的是,如果其它孩子配合宋士美做了骨髓移值,他们的身体以后会不会受到损伤?现在,几个孩子家里本来就不是很富裕,如果捐出骨髓以后,另一个孩子的身体再垮下去了,那就更麻烦了。
宋士美的养父亲宋万良大爷今年已经71岁了,在宋士美9岁那年,老伴就去世了,是大爷一个人把宋士美一点点地拉扯大。
过去的事情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医生说,宋士美的病情很严重,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杨主任说,目前治疗白血病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了,眼下,最关键的是尽快让亲属来做配型。只有配型成功了才能考虑做手术,杨主任说,兄弟姐妹之间配型成功的机率很高。
第二天,宋士美在女儿的搀扶下第三次来到亲生父母家,希望他们能做主给姐姐弟弟们说说,能否到医院做个骨髓配型。但是,父母的态度和以前仍然一样。
看来,这一次请求父母亲做姐姐弟弟们工作的想法又没能实现。就在宋士美无奈地离开父母家时,女儿亚楠突然走到了外婆的面前。
亲生父母显得很无奈,宋士美的两个弟弟到底是什么态度?她想去问问。就算现在他们真的不愿意帮自己一把,宋士美说,她也不会怨恨他们,毕竟34年来他们从未见过面。弟弟家就在父母家的旁边,宋士美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宋士美的两个同胞弟弟都住在父母亲家前面的一个院子里,在女儿的陪同下,宋士美首先来到大弟弟家。
很不巧,弟弟不在家,大弟媳妇接待了他们。没想到,另外一个弟媳恰巧也在大弟弟家串门。当说起捐献骨髓的事情时,她们都有不小的担心。
可以看出,宋士美的二个弟弟家生活都不是很宽裕,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们干点农活和农闲时外出打工来维持。况且,他俩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是很好。
他们最担心的是,捐过骨髓以后,万一对身体有影响,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就彻底没有指望了。
杨主任说,移植的其实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而捐献者捐出的造血干细胞只占身体造血干细胞总量的不到5%,这5%即使不捐也会在自身的更迭中死亡,而且它们是可以再生的。
杨主任还介绍说,目前全世界已有10万多患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明显对捐献者人体有伤害的例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宋士美的病情暂时趋于稳定,她也时常来到丈夫在养猪场地里临时搭建的住处,帮助他收拾一些东西。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很多热心人知道了宋士美的情况后,都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她。吴有红阿姨今天就特意来看她。
如果能够拯救宋士美的生命,很多村民都愿意捐出自己的骨髓。
临走时,吴阿姨一再叮嘱宋士美一定要坚强,她说,天下的父母亲都是一样的心情,相信一定会帮助她的。
“不要放弃”,吴阿姨说,她知道答应为宋士美做骨髓配对最大的作用是在精神上支持她。因为,普通两个人之间骨髓配对成功的机率仅为万分之一,只有直系亲属之间配对成功的概率较高。宋士美还有一个姐姐叫李桂荣,听说与宋士美长得很像,血型也一样,都是O型,只是这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宋士美的家人决定还是去找一找,到底能不能找到姐姐?她又是否能同意捐献骨髓?请明天继续关注我们栏目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