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首页

7月20日,上海铁路警方接到了一起奇怪的案件,受害者的旅客说,她刚到上海就被人骗走了3500元钱,而骗钱的人居然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与此同时,我们还得到一个消息,说上海铁路公安处,近日破获了几起利用公用电话进行诈骗的案件,到底这位旅客被骗的事件与这电话诈骗案有没有关联呢?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而被骗的旅客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将3500元钱双手奉送给一个陌生人呢?究竟这位骗取钱财的陌生人对她施了什么魔咒呢?
这是上海铁路警方用密拍机拍摄到的一段画面,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家商场前有两名中年妇女, 其中一个穿着白色衣服,背上背着一个大包,看起来不会超过30岁, 另一名妇女像是有40多岁了,穿着花颜色的上衣,手里还抱着一个婴孩.蹲在她俩旁边的还有一个大约15岁左右的小姑娘.那么为什么警方的密拍镜头要这么长时间地对准她们呢?她们到底是什么人呢?又在这里干什么呢?
据上海铁路警方说,画面中的两名中年妇女目前正在江西的景德镇,我们的记者决定先找到她们问个明白。眼前的这位中年妇女就是画面中抱孩子的女人,究竟她们是什么人?为什么那么长时间地呆在一家商场前呢?

张桂莲:我们不是嫌疑人,我们身上的钱全部被他骗走了。
原来,这位名叫张桂莲的女人,是整个事件中的受害者。这位穿白色上衣的女人是张桂莲的妹妹张桂凤,也就是画面中背着背包的女人,她手里的孩子就是当时被姐姐张桂莲抱着的婴孩军军。而画面中蹲在地上便是外甥女晓丹。就是她们的3500元钱被骗了。这对于乡村的百姓来说可不是小数目,究竟她们为什么会随身带这么多钱?她们这一行4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去的上海呢?
张桂莲:我们是带着小孩子到这里来看眼睛的,我们江西的医院没有那个仪器,非要到上海来。
原来,张桂莲是陪妹妹张桂凤来上海给孩子军军治病的,可没想到的是,这刚下火车还不到1个小时,身上仅有的3千5百元钱倒被人骗光了。
张桂莲:那个钱,所有的钱,都带过来,我们家所有的钱。
张桂凤:孩子病也看不了,回家也回不了。
究竟是谁,连孩子的治病钱都狠心骗走呢?到底这3500元钱是怎么被骗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被骗的呢?
张桂凤:打一个电话就被人骗了。

这打个电话怎么就把钱给骗走了,到底电话与骗钱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介于近段时间曾经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所以上海铁路警方就在各出口处的公用电话亭旁边蹲守,而记录这段资料的正是上海站公安段的卜警长。
卜警长:我看有个中年妇女在打电话,我就走过去,
从画面中我可以看出,这位正在打电话的女人就是张桂莲。这是7月20日她们刚刚下了火车,我们来看看,到底张桂莲姐妹俩是如何一步步掉入陷阱的呢?
卜警长:走到离中年妇女就是相隔一米左右,挺近的地方。
通常下了火车向家里人报个平安,或请当地的亲友过来接站,这都是很平常的。可为什么卜警长会单单注意上张桂莲她们呢?而此时,张桂莲在电话里和谁说话呢?
张桂莲:打给我们老乡。
打给老乡的电话怎么会引起卜警长的怀疑呢?到底卜警长怀疑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卜警长:如果正常的话老乡跟老乡说话总的基本上是说家乡话就是家乡话说下去,没想到说了两句以后就开始说普通话了。

究竟张桂莲的被骗,是不是由这个电话开始的呢?电话中,张桂莲和她的老乡说了些什么呢?
张桂莲:我就说“文静,我到了上海了。”他说“你到了上海,好的好的。”,他就这样讲了,那你抬头看一下,过马路,一个婚纱城,你站在那里等一下,我马上派人过去接你。
与老乡通完电话后,张桂莲就按照电话中老乡的话,到广场对面去等人来接她们。可这一切在卜警长的眼里却变得十分地可疑。
卜警长:从话音当中我们分析下来,电话很有可能是骗子打进来的,一般正常的旅客基本上是在原地上蹲好,马上有人来接你,这个中年妇女打完电话以后,叫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等一会有人来接你,我们感觉疑点很大。
那么刚才与张桂莲通电话的人到底是不是她口中的老乡“文静”呢?如果不是,那又会是谁呢?
张桂莲:因为我相信那个电话里面是他,因为我在家里事先就联系好的,肯定他自己没有空,就他派一个人过来接,那肯定,我们肯定就相信他,因为在家里打电话也是这个声音一样的。

张桂莲姐妹俩都一口咬定,电话那端的人就是自己在上海的老乡,而警方却认为对方有可能就是骗取她们3500元钱的人,并且,一会儿来接张桂莲的人,也许就是其中一名负责来接应的犯罪嫌疑人。为此,上海铁路公安段的民警立刻商量对策,展开周密的部署。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一会儿来接她们的人,究竟是不是骗取她们3500元钱的嫌疑人呢?
卜警长:离中年妇女大概30米左右我们就在后面跟踪。那个时候我们4个民警就跟踪过去就大家散开,两名在旅客的东面,两名在旅客的西面,跟旅客相隔的距离可能20、30米左右。
张桂莲四人正在火车站对面的一家商场前等着来接站的人,究竟这接站的人什么时候来?会不会如警方所说的,是个骗取她们3500元钱的嫌疑人呢?
到现在为止,张桂莲四人已经在指定的地点等了将近15分钟了,接站的人还没有来,他到底还会不会来呢?
20分钟之后,接站的人还是没有露面,张桂莲4人和暗中观察的警方都等得心急如焚。也就在这时,更糟糕的事情随之而来,孩子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因为眼角膜炎而引发的高烧,现在变得越发的严重了,必须马上进行医治,可接站的人没来张桂莲姐妹俩又不敢擅自离开,到底是继续等下去?还是立即去医院给孩子医治呢?
张桂莲:因为我们没有去过上海,我们不敢乱走一步。
张桂凤:我就在那里犯傻了,我不知道怎么好了。
到底接站的人能不能及时赶过来?孩子的病能不能及时地得到医治?正在大家手足无措、着急万分的时候,现场的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卜警长:一位穿白色衣服的男子走了过来。我们一看,挺激动的,一看可能是骗子过来了。
从画面中来分析,白衣男子正在和张桂莲说话,到底他们说了些什么?
张桂莲: 是这样讲的,你是在这里等人的吧?我说是的,是的。你是文静叫你过来接人的吧?是的是的,他说是的。
这下好了,等了大半天总算是有人来接了,孩子的病也终于可以马上医治了。
张桂莲:你跟我走了,后来我们就跟他走。
就这样,张桂莲4人就跟着白衣男子往前走了,警方也一直从梅园路跟到了天目路。
张桂莲:我肯定相信老乡,他叫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
让我们疑虑的是,究竟这位白衣男子是不是张桂莲的老乡委托来接站的人?
记 者:你认识他吗?
张桂莲:不认识,从来没见过。
既然是从来没见过的陌生人,为什么张桂莲4个人会那么信任地跟着他走呢?难道在她们的心中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吗?
张桂莲:我一点都没有怀疑,因为我相信那个电话是我们老乡的电话,
看来,张桂莲姐妹俩对白衣男子的身份是深信不疑。但随后观察的卜警长却不这么认为,究竟白衣男子是不是骗取钱财的嫌疑人?警方怀疑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卜警长:就在带着她们往前走的时候,他还在不时地往周围观望。那么到底,白衣男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卜警长:看到底是有没有便衣。莫非白衣男子真的是要骗取张桂莲钱财的嫌疑人?不然他为什么要如此警惕呢?
卜警长:眼睛在不断地在转,正好看了我一下,我这个心里就“扑通”一下.
好在是虚惊了一场,白衣男子并没有发现身后暗中观察的便衣民警。当走到一家商场前的时候,他们突然又停下来了。
卜警长:那时候我们也停下来,目的因为我们不能再往前走,再往前走的话这个挺容易被这个骗子发现,
停下来之后,白衣男子就用手机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又让张桂莲来接听,更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接完电话后,张桂莲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叠东西给了白衣男子,而这叠东西就是张桂莲姐俩的3500元钱。

张桂莲姐妹俩就这样将给孩子治病的3500元钱交给了一个陌生人,而那名穿白色衣服的男子,正是骗取她们钱财的嫌疑人之一。但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白衣男子当时拿钱之前的手机究竟是打给谁的?会不会是张桂莲的老乡呢?而隐藏在手机另一端的人又跟张桂莲说了些什么,以至于张桂莲连想都不想就把钱全部给了白衣男子呢?还有,据张桂莲所说,之前是老乡委托白衣男子来接她的,莫非张桂莲的老乡就是幕后的主使?
所有的疑团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仅仅是通了一个电话,张桂莲姐妹俩怎么就把钱掏给了白衣男子呢?
卜警长:这个说话的声音我们听不见,我们也不能靠得太近,太近的话这个骗子可能就会发现,
到底当时,电话那端的人跟张桂莲说了些什么呢?
张桂莲:他说你等一下,我跟他打一个电话,接到人了,让他放心,我说好的好的,他就先去通话,很明显,白衣男子口中的他,指得是张桂莲的老乡“文静”,难道张桂莲的老乡就是骗取张桂莲钱财的主谋?或者,这电话那头的人究竟是不是张桂莲的老乡呢?
张桂莲:说了两句,他就叫我去通话,我就说接到了接到了,他就不让我讲,马上他就拿过去了,
白衣男子接过电话后,又和电话那端的人说了一会儿,到底他们又说了些什么,而使张桂莲连想都不想就把钱交给了这位 白衣男子呢?
张桂莲:他就这样跟他讲,他说你叫我买的东西,是不是还要买,他说买了,那个位置涨价了,你拿的钱又不够,这样吧,你问他身上带了钱不,你跟他借一下,反正到家里马上拿给他,边接电话边说你们带了钱吗,我们肯定实实在在地讲,我身上放了500块钱,妹妹身上放了3000块钱,
原来是电话中的老乡说要借张桂莲姐俩的钱买东西,还说一会儿见面之后马上还给她们。就这样,张桂莲姐妹俩身上仅有的3500元钱,就交到了这位白衣男子的手上。
张桂莲:人家借你的钱你都这么小气,自己家乡人你都不相信,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拿到钱之后白衣男子就以帮张桂莲老乡买东西为由,一去不复返了。据上海站公安段刑警大队队长张晓菁说,近段时间以来,类似的电话诈骗案在上海站也曾经发生过。
张队长:从春运以后,一直到5月份,上海站周边地区发生于类似这种报警大概有150多起。
据张队长说,真实发生的案例还远远不止这些。那么有一些旅客就是由于急于上车,也就不报了;有些旅客就是由于被骗的数字也不是特别大,他们也就不报了。
为了打击类似的违法犯罪活动,上海站公安段的民警们立即成立专案小组进行伏击。7月12日,在离上海站不远的地方,警方又发现了一名前来接站的犯罪嫌疑人。大家看,在画面右上角有两个人并排走着,其中一个人是被骗的旅客,而另一名就是负责接站的嫌疑人。到底他们俩谁是受害者?谁是嫌疑人呢?
原来,穿条纹上衣的男子就是骗钱的嫌疑人。大家再看这名背包的旅客,整个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到底他又是如何上当的呢?
原来受骗人叫拉文德,青海人,打算来上海找工作的。奇怪的是,他明明有手机,为什么还要打公用电话呢?我们来听听上海站公安段刑警大队向警官是如何分析的。
向警官:主要是省钱,因为他们的手机都是长途加漫游。
原本想省几角钱,却掉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拉文德按照电话中自称是他哥哥的人的吩咐,坐上了公交车,去离火车站3公里的西藏路与接站的碰头,而我们的侦察员紧跟其后。

很快,拉文德就与哥哥的朋友接上了头,也就出现了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一幕。就在犯罪嫌疑人骗完钱准备找机会脱身的时候,警方立即展开了抓捕行动。
从手法上来看,这两起诈骗案的伎俩几乎完全一样,看来,像张桂莲姐俩一样受骗上当的旅客还真不少,稀里糊涂地就把钱给了一个陌生人,到底最终孩子的看病钱还能否追回来?孩子的病又能否得到及时的医治呢?
张桂凤:一分钱没有怎么看病呢,没有钱看病的,
张桂莲:本来我们到上海是没有亲戚,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回家都回不了,
张桂凤:怎么知道,一打一个电话就被人骗了,我们肯定不知道的,因为我们在家里也没有听说过,
事后张桂莲回忆说,就在白衣男子拿了钱转身走后,她们姐俩突然顿起疑心。于是就立刻给老乡“文静”打电话,可电话却一直不通。
张桂凤:我们就在想是不是被人骗了,
张桂莲:因为我的钱放在那个衣服那个袋子里面,他自己动手拿,他等不到我们拿。
张桂凤:我叫他数一下,他不数,我们就想是不是骗子,哪有人给了钱连数都不数一下的。既然当时就有所怀疑,那为什么又不及时阻拦呢?
张桂莲:那个时候一下子又不好意思阻拦,搞不清楚到底是坏人好人。
张桂凤:因为看到这两个人很老实的样子,
张桂莲: 不像那个社会上的这种人,他漂漂亮亮的,
张桂凤:他很斯文的,穿得也都是名牌衣服。
难道,长得斯文就是好人?穿得漂亮就不是骗子吗?到底在大家的眼里,骗子都长什么样呢?看来大家对骗子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啊!但归根究底,骗子会用各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太过于与轻信别人就有可能上当受骗。张桂莲姐妹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假如我们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又应该怎们做才能避免财产的损失呢?上海铁路公安处宣传科科长林荣贵,给我们出了几个好主意。
林科长:我认为你要确认对方的身份,对方来接你的人是叫什么名字,那么委托他来接你的这个委托人是叫什么名字,
向警官:你和他见了面以后,那么这样我打一个电话给我的朋友,
林科长:在没有核实清楚的情况下,你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钱财借给对方。
向警官:在公用电话厅拿起电话给对方,或者你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旁边有人在注意偷听,这个是也是惯用的一个伎俩。
您瞧!这说来说去呀,还是旅客自身的防范意识要提高。要是张桂莲姐妹俩当初核实清楚白衣男子的身份,也不至于损失那3500元钱啊!
据上海站公安段的民警说,类似的案件上当受骗的人很大一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因为急于找到工作而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所以,在这里还要特别提醒农民工朋友们加强防范。看到这,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因为片中最大的疑团还没解开呢!大家想想,张桂莲出站后就打了老乡的手机,而老乡则派了白衣男子来接她们,没想到刚走没多远就被白衣男子骗走了3500元钱。如果按这个逻辑推理的话,那张桂莲的老乡“文静”就很值得怀疑,而且事后张桂莲也一直打不通老乡的电话,莫非,他跟白衣男子是一伙的?在这场诈骗案中,幕后的主使就是他?究竟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接电话的人到底是不是张桂莲的老乡呢?如果不是的话,那又会是谁呢?而且,明明打给老乡的手机又怎么会打到别人的手机上呢?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纯属巧合还是精心策划的呢?如果是巧合,那么这中间的机率又有多少呢?假如是精心策划的,那又是怎么策划的呢?而最终,给孩子治病的3500元钱能顺利地找回来吗?这一切的疑问我们将在下集一一为您解答。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