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视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降暴雨,江河水位猛涨,大面积农作物被淹没,许多群众被围困在洪水之中,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40个县受灾,受灾人口将近200万人。那么大的洪水到来时,是什么样的情况?受灾的群众在洪水中,又将如何生活呢?我们的记者首先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6月12日,一场持续时间长达28小时的强降雨突袭宜州市,16个乡镇受灾,受灾最重的是龙头乡,由于地势低洼,在龙头乡政府所在地,除了乡政府和中学以外,其它地方全部被洪水淹没, 5000多名群众被围困在洪水之中。

现在船行驶的地方,原来是一条街道,龙头乡的主要单位都在这里。这一家单位的大门已经几乎全部被淹没,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宜州两个字。乡信用社的门牌刚刚露出水面,原来这是挂在二层楼的位置,整个一楼全部在水面以下了,而这个高度最少有3米。
这一条街道是龙头乡的主要商业街,现在已经看不到一楼的门面房,只能从这些商店的牌子可以推断,一楼已经在水面以下了,现在这些人所在的位置,是二楼的窗户,
整个龙头乡街道成了一片汪洋,有的村民临时扎起简易的竹排,想办法转移一些财产。
居民区现在怎么样了呢?这些原来都是二层的小楼,当地的村民已经躲到了二楼的房间,有的转移到了楼顶。

在平房区,情况更加危险,我们只能看到大部分房子的屋顶,这一只猪也跑到了屋顶上,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上去的。特别是年久失修的泥土房,有的已经倒塌。由于洪水上涨很快,很多村民来不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有些人跑到了房顶,而这些房屋随时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龙头乡5000多村民被洪水包围,已经断水断电,食物和饮水都很缺乏,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孕妇等,不可能在这里坚持太长的时间,否则,即使不被洪水冲走,他们的身体也无法支撑。而且,降雨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那样的话,水位还会猛涨。
面对滔滔洪水,他们该怎么办呢?
洪水逃生技巧
1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
2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泥坯房的屋顶。
3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和大块的泡沫塑料等,延长逃生时间。

当地政府很快组织了救援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韦斌告诉记者:“我们消防大队作为第一支进入的救援力量,首先是抢救遇险群众,再一个是疏散被围困的群众。”
冲锋舟的数量有限,救援人员只能分成两部分,首先转移老人,小孩和妇女,同时给被围困的群众送去方便食品和干净的饮水。
从6月13日中午开始,营救人员开始转移疏散被困群众。由于洪水已经淹过了二层楼,那些高低不一的建筑物就成了一个个可怕的暗礁,电线、电话线成为一道道拦网。
6月13日傍晚,乡干部反映,在龙头老街,有几位老人被困,其中有一位双目失明,需要立即救援。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消防中队指导员张新志说:“我和一名战士跳下水,把他架住,送到冲锋舟上面。”

几位老人都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被救出来的群众中,有一位即将临产的妇女。
龙头乡村民蓝肖媛说:“出来一天后,第二天就出生了。”
在这场特大洪涝灾害中,宜州市共转移疏散受灾群众一万多人,没有出现一例伤亡。在宜州市,尽管群众没有出现伤亡,但是财产损失很大。
原来的房屋都泡在水里,这些受灾的群众怎么生活呢?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市委书记韦国文告诉我们: “每天每人是10元伙食费 加上一斤米。”
这里是最大的一个安置点,龙头中学。政府搭建了很多帐篷,有组织地把受灾群众安置在这里。
现在正赶上中午的开饭时间,灾民们都在排队打饭。今天中午的菜谱是烧冬瓜和炒肉片。
记者了解到,龙头乡还有1000多名群众被洪水包围着,他们为什么没有转移?四周都是洪水,他们又如何生活呢?据当地干部说,对面是龙头乡龙头社区的一个居民点,四周全是洪水,群众现在都住在半山腰上,来往只能依靠冲锋舟和村民自己扎的竹排。我们的船上也搭载了两位老太太,她们的家就在那里。这段距离大约有一公里,一路上不断可以看到淹没在水里的房屋,有的已经倒塌,原来4米高的电线也只露出1米左右,当地干部说,这几天水已经退下去了一些,前几天,水势还要大。
大约20分钟以后,冲锋舟到达了这个居民点。看到冲锋舟过来,很多村民都围了上来。这次给他们带来的是方便面和大米。
在这里可以看到,高处的房子基本都是完好的,但是山脚下的一片房屋基本都倒塌了。
在这个用塑料布搭起来的棚子里,一对夫妻正在做饭。
吴光友说,他曾经经历过一次洪水,也就是涨了一米多。
这个大棚里四面透风,条件非常简陋,他们为什么还要呆在这里呢?
吴光友说,这个地方地势高,水淹不到,所以他们就没有撤离出去。这位年纪比较大的妇女也住在这个棚子里。
这一片倒塌的房子就是她原来的家。
老人背着她的孙子,她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了。
原来的那所房子,花费了老人和她去世的老伴一生的心血,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除了受灾群众的吃住以外,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大意,那就是卫生防疫。
俗话说,大灾之后防大疫,这句话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卫生局局长农安宜说:“主要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比如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因为粪便,动物尸体经过洪水长时间浸泡以后 容易导致细菌病毒产生。”

水灾后肠道传染病预防办法:
1饮用水消毒后煮沸;
2不吃腐败变质食品和死因不明的畜禽;
3清洁环境卫生
4保持公众水源清洁。
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染源,那就是蚊虫。
水灾后虫媒传染病预防办法:
1使用蚊帐 纱门 纱窗 蚊香驱蚊水等;
2避免在草丛和林间坐卧休息;
3发现蚊虫,及时杀灭。

6月13日上午8时20分,柳州市门头村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在一个养鱼塘旁边,村民曾祥发父子被围困在洪水之中。
隔着几十米的水面,只看见曾祥发父子坐在那里,他们为什么不能走到安全的地方呢?
曾祥发父子所坐的位置,是周围最高的地方,旁边是3米多深的鱼塘,旁边就是门头河,现在正在涨水,洪水的冲击力很大,即使会游泳,也根本无法把握方向,一旦被冲到河里,生还的希望几乎没有。
看着不断上涨的洪水,曾祥发的家人焦急万分。
洪水还在继续上涨,谁也不知道曾祥发父子还能坚持多久。必须抓紧时间营救。半个小时以后,冲锋舟终于赶到了,因为没有办法完全接近被困人员,营救人员把绳索抛到过去,让曾祥发拉住,在做好保护的情况下 ,终于将曾祥发父子营救出来。一开始涨水的时候,曾祥发父子为什么不撤离呢?曾祥发说,等他发现洪水来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撤离了。

门头村的这一次洪水,还困住了另外一户村民,大致的位置就在对面的树丛里。营救人员坐着冲锋舟,从上游水深的地方接近了这个养殖场。
被困的是夫妻俩和他们的儿子,没想到的是,他们不愿意撤离。洪水这么大,随时有可能继续上涨。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撤离呢?
市门头村村民廖建伟告诉记者:“因为我们还有1000多种鹅在房子里面,已经冒到房子的栏杆了。”
这一家三口是怕种鹅跑了,所以不愿意撤离。救援人员非常着急。
这个养殖场是简易的房子,已经被洪水浸泡了一天一夜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该怎样劝说这一家三口离开呢?
救援人员只好帮着他们一起把拦网加固。

两个小时以后,廖建伟一家终于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一个星期以后,记者又来到了门头村。他就是从洪水中救出来的曾祥发,这是他的鱼塘,原来里面养的是甲鱼,全部被洪水冲走。这一片瓦砾就是原来曾祥发居住的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门头村村民曾祥发说:“什么都没有了,所有家里东西都没有了,原来有冰柜、饲料、电视机,反正家里用的东西一样都没有拿出来。”
曾祥发夫妇目前借住在其他村民家里,洪水退去以后,他们每天还都要来到这里,看看还有没有能用的东西。
曾祥发的妻子邓畅宣说:“每天种完菜,种完田回来要喂鱼,从来没有去玩过,这一次损失了三四十万,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这是在种鹅场不愿意撤离的廖师傅,洪水给他造成了什么损失呢?
他告诉我们:“种鹅200 ,小鹅800 ,还有很多木头,粗算一下,损失十几万 。”
记者在采访时,正好赶上当地政府给曾祥发送来了生活用品。
这一次洪涝灾害,养殖户的损失很大,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我们刚刚从广西受灾的地区了解到,洪水已经逐渐退去,受灾的群众逐渐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积极进行生产自救,当地政府也正在抓紧灾后重建工作,让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我们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伸出您友爱的手,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早日重建家园。在这里,我们替受灾的群众,向您说一声谢谢了。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