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视频

在2008年手挽手公益晚会上,我们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北京中视达数字电影文化公司联合启动了“手挽手扶农工程”,扶农工程在全国遴选了11个村庄,作为手挽手扶农工程的试点村,这11个村庄,手挽手扶农工程,通过实际行动帮助受助的村庄,进行新农村建设,而扶农工程的第一个试点村是辽宁省开原市的莲花村,那扶农工程会给莲花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呢?

早晨六点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大院里就开始忙起来了,他们这是要赶往辽宁省开原市的莲花村,去参加“手挽手扶农工程”的启动和捐赠仪式。因为莲花村是“手挽手扶农工程”公益活动的第一站,所以不管是中心领导还是工作人员,对这次莲花村之行都格外的重视。

“手挽手扶农工程”的车队开往辽宁省莲花村,而北京距离莲花村800多公里,这次车队至少要13个小时才能到达莲花村。这次和车队一起去莲花村的还有“手挽手扶农工程”的形象大使,他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他到底是谁呢?
这里就是辽宁省开原市莲花村,村委会的大院里早早地就来了很多村民, 他们前来参加“手挽手扶农工程”的捐赠仪式。瞧瞧这位,大家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原来是赵本山。
赵本山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就在这儿读的书。”

今天赵本山不仅回家看看乡亲们,而且他还有另一项任务,因为他是“手挽手扶农工程”形象大使,这次赶回来是参加在家乡莲花村举行的“手挽手扶农工程”的捐赠仪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赵本山一定要带着手挽手扶农工程领导和工作人员看看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
虽然赵本山离开村庄有三十多年,但村里每一个地方,他还是记忆犹新,他为什么要带我们去这个地方呢?

赵本山说:“这儿才是我念书的院,原来这儿是学校,咱们班原来是在那块。”
原来这就是赵本山小时候读书的学校,但已经看不出当年学校的影子。
赵本山说:“原来就在这儿上的课,教室,那时候几年级在这儿?四五年级在这儿。”
正和记者聊天的赵本山,突然向路边的一个院子里进去,看样子非常熟悉,那他这是要去谁家呢?在赵本山的记忆村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赵本山说:“包括周围的树,包括整个学校的院的都变化了,我在这儿读的书,原来有两排小房,前面一排,后面一排,那边是一个沙坑,跳远的地方。咱们停的那个地方再往前走是篮球场,有两栋房,现在都扒了。那时候篮球架是木头,钉个板子。”
虽然赵本山离开莲花村30多年了,在艺术上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对于这个他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村庄,他从来没有忘记过。
赵本山说:“我其实就是这儿的人,我有什么变化,我有这颗心,这颗心一直没变,我敢说我没变味,但是没办法。”
赵本山这次回到了莲花村,他又是手挽手扶农工程的形象大使,那对于手挽手扶农工程他是怎么看的呢?

赵本山说道:“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能够用行动来真正地走近农民 这种行动会让人们觉醒让更多的人看到其实让人看到来宣传更多的有心人,来真心的关心农民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
记者:“我们“手挽手扶农工程”接下来还要走进其它10个村庄,你是是否还参加?”
赵本山说:“只要我有时间,我就去,因为我是形象大使。”
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赵本山还想领着我们到其它村民的家里走走,但是手挽手扶农工程的捐赠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那这次活动会给莲花村带来什么呢?
这是一次与乡村百姓零距离的接触,扶农助农,关注农村发展。
赵本山说:“用实际行动来真心的关心农民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

这是一次爱心与真情的自然回归,曾经的农家生活,还历历在目。
赵本山说:“从念书开始,从我吃不上饭开始,都是乡亲们帮着我。”

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中视达数字电影文化公司也一直在关注着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北京中视达数字电影文化公司向莲花村捐赠资金20万元,用来扶持莲花村开发生物油脂精炼项目,发展乡村经济。同时莲花村还得到了北京雷力农用化学公司送来的雷力有机海藻费5吨,北京丰锋尚文化有限公司捐赠的图书1200册。为了表达对手挽手扶农工程的谢意,当地政府还向参加此次手挽手扶农工程的单位回赠了锦旗。莲花村成为 “手挽手扶农工程”的第一个试点村,赵本山又以形象大使回到了村里,作为莲花村的村民,他有着很多话想要说。

赵本山说:“我作为这里的一个村民今天说一句最感动的话,我的心说实话没离开这儿,在这里我代表咱们莲花村,感谢所有到来的好朋友,上咱们莲花村来,谢谢大家的到来。”
这次莲花村得到了“手挽手扶农工程”捐赠的20万元,用于生物油脂精炼项目,扶持乡村经济发展。对于这20万元如何利用,赵本山也很关心。
赵本山说:“通过这次机会,大家都振作起来,我希望把这个钱用好,希望家乡能一天天好起来……”

捐赠仪式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北京中视达数字电影文化有限公司为莲花村援建了一个爱心图书室。
莲花村成为“手挽手扶农工程”第一个试点村,20万元的扶持资金必将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发展。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书记傅玉祥说:“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唤起更多的人们和社会团体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三农事业的支持。”

回家乡,当形象大使,助推农村经济建设,本山对父老乡亲给予厚望。
他说:“通过这次机会,大家都振作起来,我希望把这个钱用好。”
为什么他对家乡念念不忘,这个本部起眼的小山村到底对他的生命又着怎样的影响?提起自己的过去,赵本山说没有莲花村的乡亲们,就没有他自己,他说自己无论走多远,根永远都在这里。
赵本山说:“我属于穷人,我走出来的时候,我是受关爱的人,别人真正的关注过我,从念书开始,从我吃不上饭那天开始,都是乡亲们帮助的。”

赵本山说自己的心是永远是在家乡的,这些年由于工作的关系,很少有时间到村民的家里去坐坐,这次和手挽手扶农工程一起回到村里,这让他有了回家的感觉。
赵本山说:“我这个人心里边有对不起家乡的事,我睡不着觉,我不是夸我自己,我一定是活着不舒服。”
捐赠仪式结束了,由于工作原因,赵本山还要赶回沈阳,在他将要离开时,曾经的邻居张大妈拉着他的手,和他拍了一张合影,希望他能经常回家看看。那这手挽手扶农工程走进咱们莲花村,还会给莲花村的乡亲们带来什么呢?

这次手挽手扶农工程还特意请来了北京世纪东方电影文化公司,专门为莲花村的乡亲们送来一场精彩的电影,到底会放什么电影呢?莲花村的老百姓会喜欢吗?东北的四月,夜晚的气温还是很低,但是很多乡亲们都赶了过来,一是因为他们很多年没有看到电影,还有今天放的影片的男主角的扮演者就是从咱们莲花村走出去的。

我们带来项目资金和物资都是有限的,但是我想我们起着一个带头和示范作用,为的就是更多的人来加入到扶农工作中来,扶持农村发展,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民科技致富,搭建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帮助广大农要进行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朋友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