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三农 > 2010生活567 >

盲人张山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17:48 | 进入娱乐城堡 | 来源:CCTV.com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三农首页 栏目 致富 农产品 微博 导航

三农资讯

国内 | 国际 | 农经 | 人物 | 农村 | 曝光

致富殿堂

创业 | 技术 | 资讯 | 榜样 | 点睛 | 宝典

农产品交易

供求 | 产品 | 市场 | 行情 | 报价 | 批发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

点击进入 节目视频

 

      今天呀,我要给您讲述的是一位盲人党员张山的故事。您别看人家两只眼睛看不见,可他做出的事儿,取得的成绩,可是很多健全人都比不了,用一句书面语介绍,这位盲人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兑现着对自己信仰的承诺的同时,还成了河南省宝丰县的名人,乡亲们提起他,个个都会伸大拇指呢!
      这一天,在宝丰县委宣传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盲人张山的家。
      宣传部长:老张,老张,哎,人哪去了?
      家里没人,可现在正好是农闲季节,我们看到街上有不少人都在闲坐着聊天,张山一个盲人又能去干什么呢?
      有的村民说:“张山人可聪明了 ,人家啥都知道。”
      也有的村民说:“山爷可是我们残疾人的偶像。”
      张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村民告诉我们:“张山在村那头儿铡草呢。人家啥都能干,跟咱好眼人是一模一样的呀。”
      张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盲人呢?
      不用说,这个正在操铡刀的村民肯定就是盲人张山了。看着村民的手离铡刀这么近,我们不禁有些担心。
      记者:就这样铡,不怕他铡到您手吗?

      张山说:“铡不到。铡几十年了,老铡了。”

      我们看到干起活来,张山还挺高兴。
      张山:我听着他恩呢
      两个人还给记者示范了一次
      村民:开始
      别说,俩人配合够默契的,那张山是什么时候看不见的呢?张山三岁那年,由于一场病,他的双眼失明了,由于那时候缺医少药,张山一直在黑暗中生活。
      张山:甭看我看不见,我最恨的是别人说我是无用的人。

 


      就是因为这句话,好强的张山学会了很多农活儿。
      张山:我能挑水,我能铡草,我能抽车子(赶车)我能汲水车浇水。
      说实话,这些农活对明眼人来讲算不了什么,但张山可是没少吃苦头
      村民:按理说他不能干这些农活,但是他自己摸索着干。
      一来二去,张山学会得农活儿越来越多,在村民的眼中他再也不是个没用的人了。
      村民:只要他能干的,比我们这些有眼的人不少干
      张山:我自愿干点什么心里带劲,我高兴,我乐意干。
      农忙时候,张山不下地干活也不闲着。
      村民:别人都下地干活儿了,有的都上工了,家里没人我把他们的水缸都挑满。张山:1966年,我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说到这儿,张山脸上绽开了笑容。笑容就像盛开的油菜花一样,朴实而灿烂。
      听说我们是来拍节目的,张山执意要先回趟家。回家后,张山大爷先是换了件衣服,就开始洗脸,记者和他攀谈了起来。
      记者:您是属什么的?
      张山:属马的。我记得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总书记也是1942年生的,我们是一年的。你要是上电视录象,不能给党的形象抹黑呀是不是?我长得很黑,我长得不咋着,跟人家说像猪八戒一样。不是。您这里还贴着对联。您看不见,知道这对联贴得是什么吗?我听别人念过,这边是进福门全家幸福。横批呢?横批是财源广进。

 


      这下我们信了,别看张山看不见,可心里边也一样好美,一样希望得到大家伙儿的尊重,这不,人家说要给我们露一手儿,让我们看看他的厨艺如何。
      记者:您都会做什么饭呀?
      张山:我会蒸馍馍,菜饭、米饭,面疙瘩,面皮儿,包饺子。剁那肉馅。整点味料,整点盐,整点葱、姜,我吃着怪对胃口的。你吃着怪对胃口的。啊。
      我们看到张山还打开了收音机,听着喜欢的豫剧,亲手做着饭,就别提多高兴了。
      张山:我爱听戏,爱听小说,新闻,预报天气。

 


      谈话中,张山的烩面面皮做好了,怎么样,不错吧。张山大爷的这个收音机可是跟随他多年了。
      张山:收音机就是我的伴,我只要回来,头一项任务就是打开收音机。
      自从有了收音机,张山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充实了,他又多了一项能干的活了,那就是宣传。
      现在,张山是走到哪里,都会宣传到哪里。
      张山:清明节到了,上坟不要烧纸,一是不安全,二是怕引起火灾。你知道奥运圣火什么时候到北京的吗?4月1日。
      一来二去,张山就成了河南省宝丰县兴隆村的义务宣传员。
      张山:这是一元的,这是十元的,这是五元的。
      我们看到张山把不同面额的钱分别装到了不同的衣兜里,这样就不会拿错了。
      数完钱后,张山又洗了一次手。怎么样,够讲卫生的。
      记者:这么干净要干什么去呀?
      张山:赶集买菜。

 


      记者:你不怕小商贩蒙你呀?
      记者:不会,他骗不了我。
      张大爷为什么会这么自信小商贩不会蒙他呢?我们决定跟他去看一看,熙熙攘攘的集市还挺热闹。
      张山:这是多少钱?这是5元钱。
      村民刚把钱给他交代清楚,难道张山忘了,我们看张山买了这个小商贩的菠菜,又买了葱、姜和豆芽。我们发现张山要么不知道手里的钱是多少,要么把大额的说成是小额的。回去的路上,记者决定问个究竟。

 


      张山:您拿出的是5元钱,干什么说是一元钱呀?我是在考验考验他,看他有没有诓我。你不知道他心啥样,你一考验就知道他。从价钱上他不蒙我,他在称上也不蒙我,有多少会算多少。
      张山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拿着一张五元面额的钱问小商贩是不是一元的,贪心的小商贩说是一元的,老人告诉小商贩,人要城市守信,做生意更不能昧着良心,小商贩到了也没弄明白,明明什么都看不见的张山,怎么就知道他在蒙人了,其实村里人说了,张山可不是个普通的人,在他的身上还发生更加有趣的故事?

 


      村民:张山记性可好了,大人小孩他都知道生日,哪一天生日他都知道,谁哪一年嫁过来他都知道。他没眼睛,可是他赶过的架子车他摸摸就知道是谁家的。
      张山怎么能记得这么清楚呢?
      张山:正常人呀,他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经济上不怎么集中,我是个盲人,我的注意力没有分散。
      就是因为这好记性,1966年,张山又打算给自己揽个差事。

 


      张山:那时候,我光看着电话,我发现报纸信件没人送。
      于是,张山找到了村支部书记,想为村民送报送信。
      张山所在的兴隆村是由7个自然村形成的,走上一遭得10公里,张山又怎么辨别方向呢?
      张山:我现在冲着正南,日头不是照者呢吗?我虽然看不到,但是能感觉得到。这是柳树湾,这是侯山庄,这一块是仓房,这是王明寨,这是稻谷田,这是霍庄。仓房在侯长庄的哪边呀?偏东北一点儿。现在你在的是兴隆村对吗,对,大爷他画得对吗?对。
      村支书禁不住张山来回说,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却遭到村民们的反对。

 


      村支书:那时候把信教给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群众都担心把信丢了怎么办?
      尽管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议论,但是张山觉得自己有能力送信送报,他决定用行动让乡亲们放心。但还是有村民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张山:我背着兜,他拉着那兜,猛一拽,他把报纸给我拿走了。
      这下张山可急了,村民们从没见他发过这么大脾气。
      张山:我说你干啥,你想看报你言语一声,你给我弄乱,我这里排着号呢。他说那你能找着那些村、那些户?

 


      这位村民跟着张山走了一天,看到他真的能够把报纸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村民手里,终于打消了疑虑。
      张山:别人跟我说过以后,我按顺序排列好,您能记住呀,能记住。
      说一遍就能记住?记者决定去张山家来个现场测试。
      记者:我这有14封信,这是后陈村兴的叫李珊珊的,这是石桥镇铸件厂厂长的,这是兴隆村叫董永刚的,这是叫李殿臣的,张仁申的,这个是叫李金凤的,这个是王明寨村的叫邢崇明,这是哪个村的第一封信,这是李珊珊的,这是兴隆村余艳荣的,这是镇铸件厂厂长的,这是不是李殿臣的,这个是王明寨邢崇明的,谁,郑亚可。没错,看来大家伙呀真的是应该相信张山大爷,这14封信张山大爷都能按顺序说对。
      报纸由于版面大小、薄厚不一样,张山是一摸就知道是什么报纸。
      张山:这是《河南日报》,这是《平顶山日报》,这是《平顶山日报》,没错。
      就这样,张山一干就干了42年,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义务送报送信,成了一个编外的盲人邮递员。而且没有出现过差错。
      张山:我是按照顺序,按照路线从1往后排。
      义务送信送报,晴天还好说,赶上下雨下雪刮大风,节假日,信件报纸还能按时送到群众手中吗?
      记者:大爷,我看你邮包里怎么有个塑料袋呀?
      张山我是装着备用的,万一走在路上下雨了,可以遮挡,一是防止被淋着,也防止报纸被淋湿。就这样把邮包盖住,雨就着不着了。
      就这样,盲人张山几乎给所有的村民都送过信,他也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因为他还是不少村民爱情的信使呢。
      村民:听俺爸俺妈说,他们年轻时的情书都是山爷送的,山爷就是他们的媒人,他们告诉我要尊重山爷。
      我们看到。村民看见张山过来了,赶紧把路上的石头搬走。
      村民:我怕山叔绊倒,他送报回来了。
      现在邮局有了专门的邮递员会把信送到村里了,张山不用到镇上取信了,但是每天早晨他都会在门口等着邮递员过来。
      张山:今个没有信,都有手机电话了,信越来越少了。
      看得出来,信越来越少,老人有些失落。
      难道老人就没有不想干的时候吗?
      张山:有过呀。
      那天,张山去石桥镇邮政所去取信。
      张山:我起得稍微晚了些,走得慌慌张张的。
      一辆大货车临时停在路边,车上没人,张山一下子撞到了车邦上。
      张山:一下子磕这里了,流血了。
      其实这次对张山来说还不是最严重的
      张山:我从后陈庄送报回来,天又下雨,刮着风,我寻思快点儿走,当时这儿塌了个窟窿我不知道,到这儿咕嗵就掉下去了。当时掉下去胳膊上 头上 腿上有了四五处伤。
      要不是桥下有没腰的水,就会有生命危险了。
      张山:我心想,要不是不干这一件工作,不就不会这样吗?
      原想着就此不干了,可是待了不到一个星期,张山就坐不住了。
      张山:我只能干这小事,我在那儿歇着吃闲饭怎么着都会觉得不带劲。
      看到村子里哪里有坑坑洼洼的,张山都会过去给他垫平,现在张山最高兴的是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他还花了30元钱为孩子们订了两份报纸呢。
      张山:我常听收音机里说知识改变命运 ,所以我给孩子们订报。
      张山在给予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殊荣,每当他抚摸着这些荣誉的时候,脸上都会绽放出快乐的微笑。
      记者:您觉得您自己幸福吗?
      张山:我觉得很幸福。八荣八耻我不但会念,还会唱呢。
      唱: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八荣八耻人人须知,讲道德,树新风,团结一致用行动落实。

 


      这就是那个身残志坚的盲人张山,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虽然他的眼前是黑暗的,但是他的心里边却是阳光灿烂的,打心眼里爱生活,他用热诚回报着社会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和生命的价值,是不是对我们这些健全人也有些启示呢?杜云还要对地震造成的残疾人朋友说,地震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但却不能催垮我们坚强的意志,希望张山的故事能带给你们坚强和自信。在这里,我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够橡张山一样,笑对生活的磨难,我们也希望盲人张山把幸福生活继续下去,祝这个可爱的老人快乐、健康、平安。

 

点击进入 生活567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