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今年的端午我们还是这样过。
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刚刚结束了在湖南汨罗市的传递,选择这个时候在汨罗传递火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而汨罗可以说是端午的源头,那么在端午的源头,人们又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童谣唱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沉江殉国,从此,端午节就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那么,端午的习俗又和屈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专家说:公元前278年 屈原投江以后 这个节日就变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节日里的习俗,也就变成了纪念屈原的习俗。
这里是汨罗市屈子祠镇的狄湖村,地名告诉了我们这里与屈原渊源很深,每年的端午节村里都要划龙舟,今天是粉刷一新的老龙舟第一次下水的日子。
龙舟第一次下水,都要进行祭祀的仪式,通过这种方式也在祭奠着屈原;正在做仪式人叫许桂生,因为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习俗,如今会这种仪式的,只有他和年迈的父亲了。
专家说:把祭祀一个虚无飘渺的龙,变成纪念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村长说:在这迎奥运、迎端午的时候,我们为四川灾区遇难的同胞们默哀一分钟。
这是记者事先没有想到的,静静默哀的场面,让我们的心里非常的温暖。默哀完毕,龙舟就要下水了,汨罗一直都有龙舟之乡的美称,划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那么,划龙舟为何也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呢?
以前当地渔民划船寻找屈原遗体三十多名龙舟手都是村里最壮的劳力,别看他们平时不常训练,临阵磨枪那也是整齐得很,看来龙舟之乡也不只是个虚名。
在当地,划龙舟已经由一种纪念习俗,演变成了一项竞赛的活动,每年端午前后,村与村、乡与乡之间都会进行各种龙舟竞渡的活动,因此,当地就有了“宁荒一亩田,不输一年船”的说法。这是一种精神,团结上进,是端午文化的一种表现
在端午节前后,除了龙舟赛,许多地方还自发组织一些民俗味很浓的表演活动,像这种高跷表演,五花八门、赏心悦目。连记者也没想到的,在龙舟下水前,大家会自发的为四川灾区遇难同胞们默哀,老乡们的淳朴深深打动了记者,端午节本来就是一种纪念的活动,今年的端午有了更深的意义。看完龙舟我们就要吃粽子了,过端午节不能不提到粽子,那么,汨罗当地的粽子又有怎样的特色呢?
看完了龙舟表演,记者来到了龙舟手小廖的家里,正巧赶上一家人正围坐一起包粽子呢。
吃粽子的习俗也是由来已久,当初屈原沉江后,人们怕鱼毁坏了屈原的遗体,,向江中投入饭团,渐渐这种行为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如今这粽子还成为端午节中一道美食,营养还很丰富呢。
专家说:这个糯米它性温 带补 消赤比如说你吃厌食了象小孩 吃粽子管用,这个粽叶,它也是有一定的药效。它清凉解毒 ,特别是端午节这段时间,这粽叶它是效果最好的。
粽子很快就包好了,新鲜翠绿粽叶,再加上五彩丝待的包扎,一串一串的还真好看,乘着煮粽子的间隙,廖大叔又忙活开了,他老人家插的可就是艾叶?
廖大叔告诉记者说:这是艾叶,老一辈的人传下来的说是辟邪,而一个就是纪念屈原。
可这插艾叶怎么也跟屈原联系起来了呢?
原来五月五日五,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屈原是象征着正义,驱除那些邪恶。
廖大叔说:等它干了以后把它收下来身上要是起疙瘩,痒了把它熬成水,洗澡,擦效果很好的。
准备吃粽子了,这廖大叔又要干嘛呢?这小包里究竟是什么呢?大叔告诉我们,这就是雄黄,喝雄黄酒也是这里的习俗,在酒里放入少量的雄黄,喝下去对人的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不过可不能贪杯?
这确实对这个风湿性关节啊它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能多饮农村有个习惯以毒攻毒吗?但是多饮,就起反作用。小孩的雄黄酒就多调一点,给小孩点在额头上面,驱蚊虫。
童谣里唱到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如今的粽子是五花八门,品种多吃法也各有讲究,不一定得蘸着白糖吃了。看完了龙舟,吃完了粽子,我们的端午节就是这么过,那么,我们感受完南方的端午节的氛围,这北方的端午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北方的农民朋友又会为端午节做哪些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