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这是四川灾区彭州市新兴镇的几间帐篷教室,孩子们正在上语文课。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是从倒塌的校舍里挖出来的。在这个临时教室里学习的孩子们,是新兴镇新兴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因为升学的原因,他们是这个学校唯一复课的一个年级。校长说:“我们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综合楼都在地震中垮了”灾区的学校,大部分孩子暂时处于停课的状态,只有一部分面临升学高考的孩子,被临时安排在这样的大帐篷里进行学习。孩子们手中崭新的圆珠笔和作业本,都是各地捐赠过来的。校长说:“现在最迫切的就是让孩子们复课”我们看到那边正在紧张的修建临时板房,这种板房可以使用三到五年……
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尽快复课,各个学校都在加紧搭建这样的板房,并配置相应的课桌椅。所有的学校的板房,都会在六月五号前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到那个时候,孩子们就可以重返校园了。就在我们的记者在灾区了解孩子们学习生活情况的时候。北京芳草地小学远洋分校的老师,将一只封得严严实实的纸箱子,送到了我们栏目组。上面贴着一张纸条“请转交给灾区的孩子”。这会是北京的那个小学为灾区孩子准备的礼物吗?这里面会是些什么东西呢?准确的说,纸箱里的东西,并不是北京那所小学送给灾区孩子的礼物,因为在纸箱上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北京芳草地小学四年级三班”。
原来,北京芳草地小学远洋分校四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总想为那里同龄的小朋友做点什么。恰好马上就到六一了,于是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各自为灾区的孩子准备了一份儿童节礼物。大家约好,六一节前一个星期天,在学校集中礼物。为了给灾区的小朋友准备礼物,北京的孩子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礼物、包装、祝福的卡片、还有那些稚嫩且真诚的祝愿,无不透着孩子们的一份真情。她叫许一晨,在集中礼物的这一天,她病了发烧,可是为了能让灾区的小朋友能多一份礼物,她还是说服了父母,带着礼物来到了学校。他叫陈云海,蓝色的盒子里,也不知道他为灾区的小朋友准备了什么礼物?不过在那张写满祝福的卡片上,他留下了一个联系电话。孩子们的行为,让老师也感到无比的欣慰。特地买来了象征着祝福的绿色丝带,让孩子们绑在各自的礼物上。
就这样北京孩子们为灾区小朋友准备的礼物,当天就随着我们的记者,到达了成都。那什么时候,这些礼物能到达灾区孩子们的手中呢?5月28日,还有几天就是六一节了,我们的记者带着这一箱礼物,驱车前往了,四川省彭州市的磁峰镇。想看看那里的孩子,现在到底过得怎么样,同时想帮北京的那些孩子,把礼物送到灾区小朋友的手里。只是灾区的学校,现在都还是处在停课的阶段,也不知道我们此行,能不能帮北京孩子达成他们的心愿。
这里是彭州市磁峰镇的磁峰小学,校园里几台大型的工程机械车辆,正在对那些还没有完全垮塌的危楼进行拆除。从地震发生之后,这里也一直处于停课的状态,不过今天在学校的操场上,聚集了不少孩子,另外还有一些大人们,正在搬运东西。他们这是准备干什么呢?在操场的一角,一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标语,告诉了我们答案。“彭州市磁峰小学庆‘六.一’活动”。至于那些搬东西的大人们,则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分别来至于几个不同的地方。这些身作军装的是济南军区,指派到磁峰镇的一支抗震救灾的部队。他们今天是专门来陪这里的孩子们,一起庆“六一”的。人群中还有一些穿着绿色或黄色衣服的人,他们又是干什么的呢?原来他们是,团中央青少年发展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支青少年心理援助志愿团。
陪孩子们一起庆六一的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孩子们似乎还有些拘束,少了些许这么大小的孩子应有的活泼,安安静静地站在大人们给他们安排的地方。大人们似乎也发现了,于是,一些人领着孩子们玩了起来。唱了几首歌以后,在大人的带领下,孩子们玩起了斗龙的游戏。操场上孩子的笑闹声,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多了。就在孩子们玩着时候的,我们在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彭波,演员,在电影《疯狂的石头》里,他给观众带去了不少欢笑,而今天他的身份是,青少年心理援助志愿团里的一名志愿者。也正是为了给这里的孩子送来些欢乐,这些人才聚集在这个操场上。陪孩子们一起过“六一”节。
在人群中还有一些人,正在忙碌着在为孩子们准备着“六一”节的礼物。其中一位给孩子送礼物的大姐,看着孩子们在满是残砖破瓦的校园里,玩耍的情景,实在是抑制不住想哭,可又怕会影响情绪越来越好的孩子们,悄悄的跑到一边去了。说起礼物,看来我们这回带来的,那一箱北京孩子准备的礼物,还真是赶上了。就在我们前方记者,将这箱礼物送到磁峰小学的时候,我们在北京的记者,也来到了送礼物的那个四年级三班,转达了这个消息。得知灾区的小朋友收到了他们的礼物,孩子们欣喜万份,并告诉我们记者,他们也是会在今天,提前举行他们特殊的庆“六一”活动。“特殊”的庆“六一”活动,会是个什么特殊活动呢?
原来,这里孩子们找大人帮忙,在学校赈灾宣传的一块图板上,贴上了“灾区伙伴,节日快乐”的标语,并要求老师将图板挂在了操场边上的围墙上。孩子们说,这里是他们为灾区小朋友祈福的地方。孩子们称为“祈福墙”操场上、围墙边,挂绿丝带、和祝福卡的孩子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磁峰镇,孩子们的行为感染了现场所有的人。电话一遍一遍的拨通,又一次次的断掉。断断续续的通话不但没有让孩子们焦躁,反而他们表现出了一种,平时少有的耐性和安静。尽管信号不好,通话断断续续,但是四川和北京两地的孩子们,热情丝毫未减!他们似乎有着聊不完的话,此刻,孩子们的心已经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