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现在,天是一天比一天热了,地里的玉米小麦也都熟了。在田间地头里到处是忙着收获的农民。那么,在这样的大热天里,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在收割机里开着机器的农机手,他们能忍受得了这样的高温吗?在夏收中,他们又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德宏州潞西市三台山乡地处山区,由于玉米收割机不能进入田地作业,这里的农民都是人工收割玉米。为了防止玉米长芽,他们要赶在五月底之前把这些玉米全部收割完,所以,当我们赶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玉米地里到处是顶着骄阳作业的农民。因为是人工收割,劳动强度比较大,所以这里的农民在收割的时候一般是叫上十几个村民来帮忙。这样就能在二三天左右的时间收割完。虽说只在玉米地里转了两圈,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可是这些农民却穿着长袖的衣服。记者询问一名穿着长袖作业的农名: 很热的时候穿长袖的吗。”农民说:“穿长的,太热的时候保护皮肤。”保护皮肤?难道在这大热天里穿长袖的衣服是为了防止紫外线晒上皮肤吗?很快,我们发现,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有的村民和记者说:“因为天气炎热,我穿了一件半袖的衣服,可是,转了几圈,我的胳膊就被这种玉米叶划伤了,划伤的地方是又痒又痛。”虽说划伤的地方看着伤口不大,可是因为天气炎热,沾上汗水后,胳膊就感觉很痛。难道,村民穿着长袖的衣服是为了保护胳膊不被划伤吗?原来,玉米叶的边缘会有一些毛刺,经太阳光照射后,玉米叶就会变得特别硬,掰玉米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碰到叶子,很容易被划伤。所以,尽管天气炎热,他们在干活的时候还是要穿长袖的衣服。村民说,不管怎么做好防护措施,受伤总是难免的。很快,我们就发现,村民说的是一点都不错。记者看到一个贴着膏药的农民走过去询问:“我看你贴的东西,是受伤了吗?” 农民回答说是掰玉米的时候扭伤。那么,像这种贴膏药的做法到底管不管用呢?村民普遍觉得软组织受伤贴点膏药还是管用的。
那么,除了胳膊和手容易受伤外,村民还会面临哪些意外呢?
村民告诉记者:“ 有时候伤到腰。”
因为掰下玉米后,村民要用筐自己背回家,这时候,如果用力过猛,就会扭伤腰部。那么,万一发生腰扭伤之后又该怎么办呢?一般人的做法是腰扭伤不严重可以自救,严重去医院。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要先剥开玉米叶才能掰下玉米,很多村民都是用手直接撕开叶子,可是这位村民手里却拿了个小棍子戳来戳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村民告诉记者:“手疼的时候,拿棍子戳就可以撕开,我们就拿这个戳手就不疼了 。”可是,不管村民采用什么办法来减轻劳动强度,这一天下来,经常是累得腰酸腿疼。除了累之外,村民们感到最难以忍受的还是热。因为要长时间的在太阳底下干活,经常会有人晕倒在玉米地里。医生说,像这位农民的这种症状就属于轻度中暑。专家告诉记者:“我们常说的中暑就是指人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提问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神经系统不正常。”那么,农民在地里干活都要采取哪些防暑措施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医生在田间地头里会发现哪些问题。
一、要穿 化纤的
二、建议穿封口鞋
好多农民在地里干活的时候,都会自己带些水。经常是渴了的时候,就咕咚咕咚猛喝几口,那么,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医生告诉记者:“喝水太猛,大量的水进入体内吸收胃液对消化道不好,喝水的时候不要等口渴了再喝,要少量多饮。因为人一旦口渴的时候 是身体缺水很高 要一有空就喝。”
医生还说,天气炎热时,农民朋友可以在凉开水里加一些盐,或者多喝茶水。除了喝水以外,我们还发现有些农民还带了一些西瓜到地里。专家告诉我们:“ 因该说食疗也是很好的防暑措施,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比如说西瓜、西红柿、黄瓜、生菜。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增加营养。”那么,万一发生中暑应该怎么办呢?专家说:“严重的,旁边的人赶紧搀扶到荫凉处,放一个正确的体位,把头部肩部垫高,降温有两种,一是体内降温,用湿毛巾擦脸脱衣服。” 还有的农民在干了一天活后,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用凉水冲一下头和身体,以为这样做可以快速降温。那么,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医生说:“这个方法是不正确的,他的汗毛口是张开的,皮肤的血管是扩张的,进行降温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会引起头疼,血管收缩引起的后遗症,还是建议慢慢降温 不要冲冷水澡。农民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还可以准备一些藿香正气胶囊和清凉油,这些东西也可以起到防暑的作用。”
采访中我们发现南方地区的农民在夏季会喝一些清笋汤,北方的农民朋友会喝一些绿豆汤,银耳汤。医生说,这些东西对于预防中暑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这里,我们真的希望农民朋友在赶着收割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身体,只有身体好了,这往后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