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08年1月14日
广东深圳
深圳全景 孙世安家
孩子正在打游戏。
这个据说是不管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网络世界的孩子就是孙世安。
孙世安,深圳人,今年15岁,病情:网瘾,轻度自闭症。
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电脑,这个说法是否真实,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孙世安的家。
记者进孙家。猜测孩子此时正在玩电脑。
现在是晚上六点左右,孙世安这时候应该在干些什么呢?是在书桌前做功课,还是根本没有在家呢?刘老师预料的到底有没有错呢?
当我们来到孙世安家的时候,孩子果然正专注于电脑前,这个男孩看上去很乖,也很可爱,可孩子的外婆却向我们诉起了苦。
外婆说,孩子很顽皮,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玩游戏机,每天放学他还不回来,5点钟还不进屋,我就找,我们县城里面很多网吧,我一个一个网吧去找,要找到7点钟才能回来。
这是孙世安在小学一年级以前拍的照片,之后,孙妈妈为了在外面打拼,将孙世安托给在湖南浏阳老家的父母照看,可是,外婆怎么也没想到,孙子在六岁时,竟迷上了电脑,是个顶级的网络游戏专家。并且开始逃课。
“我打电话给朱老师,我说我孙孙来了没,他说还没到啊,我赶紧又一个一个网吧的照,很难找,这个网吧昨天找了,他今天就换了网吧,不再这个网吧。”
于是年迈的外婆,只能每天从一个网吧找到另一个网吧,从小学一年级找到了小学六年级,直到孙子上了初中,将孩子叫到孙妈妈手中,才结束了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然而,虽然呆在了妈妈的身边,可跟妈妈心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妈妈说,他有什么伤心,不开心的都不会给你说,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们发现孙世安的书桌上,一直摆放着自己在湖南乡下读书时候的毕业合影。
妈妈说,不知道,他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说我怎么交不到朋友啊。
现在,孩子越来越孤僻。他不喜欢跟任何人沟通,他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只有一样是特别的,那就是电脑。孙世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专家说,从偏僻的县城一下子来到这个繁华的都市,在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灯影里,孩子却找不到能照亮自己心灵的那盏灯,他跟每个人都保持着距离,来掩饰着内心的孤独。而在离孙世安只有几百米远的这个单元楼里,也有一个跟他同样孤独的孩子。
这个在镜头前不管不顾号啕大哭,据说随时随地都会掉眼泪的孩子,叫做佟梓生。
佟梓生,深圳人,今年15岁,读初中二年级,病情:爱哭。
身高1米80,却喜欢哭鼻子,对于这个高个男孩儿的印象,我们最初还是从他的班主任口中得知。
朱老师说,开学来第一天,我一看见她,就很喜欢她。我看他那么高大,我想给他个班干部,他说我想做体育委员,哎,那挺好的。
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那个似乎有着当班干部潜质的孩子,为什么会发展成为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呢?
朱老师说,军训时,有个同学跑过来说,你们班有一个同学哭着要回家,我说谁啊,我去看,我万万没有想到会是佟梓生,他在那里痛哭流涕的,老师,我要回家,我说这是军训,不能回的,他说我要回,不会我也要打个电话给我妈妈。
1米8的身高的孩子,却这么爱哭,粉粹了老师想栽培他担当大任的想法。那么,是不是因为孩子吃不了军训的苦呢?
接下来就军训5天,每一天他都哭,有次还逃走,晕啦,军训回来之后,我以为他就是怕苦怕累,回来后可以改变,但回来之后,我发现他不行了。有一天同学摸下他,她哭着老师他打我,他摸我,这么个大男孩,随便就掉眼泪了,后来,成班上的笑话了。
为什么这么大的男孩,喜欢流泪呢?
专家诊断:两个孩子,相同的是他们都很孤独,他们都没有朋友,不同的是孙世安用网络来隐藏内心孤独,他对父母没有依恋,而佟梓生却喜欢眼泪,对父母过于依赖。为了改变孩子,父母同时将孩子送到湖南平江的一个特殊的教育基地训练一个月。
那么来到这个封闭的基地,这两个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
2008年1月17日
基地
教官说:过来集合吧,同学们。
教官说:大家安静,我们已经安排住宿和吃饭的地方,大家刚赶到来,不懂这里的规矩,我不怪大家。
孙世安滚雪球。
一进到学校,才将行李放下,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孙世安竟然撒开腿的去玩耍了。
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孙世安的脸上却相反的显得特别的兴奋。他脸上的笑容,让我们很难将这样的孙世安,与在家那个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喜欢与人交流的孩子联系起来。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孙世安呢?
专家告诉我们,孙世安的童年就是在湖南浏阳的外婆家度过的,家乡的田野里曾经藏着他快乐的记忆,也许这次的湖南之行,对于孤独的孙世安来说,反而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可是,接下来的日子他都能像现在这样开心吗?让我们看看孩子即将面临的第一道考验,吃饭。吃饭,这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会对孩子是一种考验呢?
教官开始讲规矩
孩子们似乎没有想到,这吃个饭还要有这么多的规矩,洗碗,平时在家吃饭自己的碗都不洗,在这里,不仅要自己洗自己的饭碗,还要轮流洗菜碗,孩子开始埋怨起来。
“怎么样今天的饭菜?”
“不好吃,他说在做梦。”
“那你呢?”
“也在做梦。”
“你们菜都吃完了?”
“我们没菜吃肯定吃完啦。”
洗碗,那可是一个没有任何的技术的活,可是您能想象这么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于孙世安来说,就显然是种考验。
“老大,这个怎么用啊。”
哎,孙世安,不会吧,怎么连水龙头也不会开吗?再说了,就这样涮涮饭盆,能洗得干净吗?
那个水龙头别用,会爆管的,爆管关我什么事啊。
“爆管不关我什么事”,我们看到孙世安的这种无所谓的心态,终于又显露了出来,那么,这件事情反应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呢?难道先前他对周围事情的热情都是伪装的吗?对于这样生活消极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专家分析:一顿饭,让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们知道,在这里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做。那这样的考验,对于特别依赖父母佟梓生来说,能受得了吗?
这时,我们发现佟梓生突然将饭碗扔在桌上,头也不回的离开,声称要绝食。我们找到佟梓生时,这个高大的男孩正躲在走廊里抹眼泪。
“佟梓生,你吃饭了吗?”
老师口中的这样一个男孩,这么大了,不仅爱哭,还喜欢粘妈妈,虽然有着健康的身体,心理承受力却极其脆弱。那么,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哭呢?是性格懦弱,还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呢?
专家分析:下面让我们看看佟梓生的每次眼泪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
“你知道你自己哭了几次吗?”
“两次。”
其实哭了4次
第一次:在分宿舍时,老师将他和他熟悉的朋友分开,佟梓生哭了。
第二次:在训练时,因为吃不了苦,佟梓生哭了。
第三次:在吃饭时,因为不适应,佟梓生哭了。
第四次:在提起家时,因为想妈妈而哭了。
看来,孩子习惯用哭来作为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也或许他将眼泪当作自己的一种武器。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有没有方法让他变得坚强?我们应该怎样来锻练他呢?
在基地,孩子们过着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每天要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还要学习整理内务,洗碗,洗衣服,劈柴。也许是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挑战,也许是在这里有了许多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孙世安这个以前必须对着电脑才能快乐的孩子,自从来到基地后,同样过得开心。那么,孙世安回去之后,一旦面对家里的电脑,他会不会又固态萌发呢?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专家分析: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网络以外的兴趣?
今天,老师又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个新的挑战,如果想要洗脸、洗脚,喝水,就必须自己担水。
老师说,担水目的是为了通过过程的辛苦,让孩子了解,很多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得到的,要想获得,就必须先要付出。
孩子们要去打水的地方,是距离基地10里地外的汨罗江。从基地到汨罗江,这一路上不是石子路,就是泥泞的山路,由于结冰,路面非常滑,一不小心孩子就会摔跤。平常一个多小时就能走到的路程,今天足足用了3个小时。
孩子们积极提水
不知是因为已经习惯了没有妈妈的日子,找不到人撒娇,还是因为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吃苦,没有人特殊,一向爱哭的佟梓生竟然没有一丝不情愿。看来,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对佟梓生来说,还是有效的。那么,如果回到妈妈身边,家长应该怎样给他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呢?
专家分析:在家里孩子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锻炼?
教官教孩子们打拳,一会儿你们把心中的怨恨还有埋怨,全部发泄出来。用力的打,使劲儿。
老师告诉我们,这种训练,对于像孙世安这样的孩子,十分有必要。孙世安因为性格孤僻,平时对父母的埋怨一直隐藏在心中,这样的锻炼,是为了让孩子将心中郁结的情绪散发出来,发泄出去了,对于父母的埋怨也会自然解开。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此刻脸上挂着的泪水绝对不是痛苦的。
在这里,孩子要学的还有很多,他们不仅要接受生活上强化训练,更重要的一点,他们还需要接受特殊的理论及知识学习。
孩子在教室里仍钥匙,大笑。
老师说,这门课程是专门为像佟梓生这样,情绪不受控制的人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情感释放。您看,当老师手中的钥匙抛上去的时候,要笑,落在手中的时候,笑停止。
如今,在这个基地当中,聚集了大概三十多个孩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在13岁到18岁之间。在这些孩子的身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性格偏激,生活叛逆的,也有性格孤僻,性情忧郁的。这些在青春期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缩影到了这些孩子的身上。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样合理的控制自身情绪,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2008年1月17日 第二天 凌晨3点
湖南省平江县
凌晨3点,进行了一整天体能训练的孩子,这时还在酣睡中。突然,一阵紧急集合,将晕晕乎乎的孩子叫起床了。
“起床,起床”
原来,昨天晚上,有两个孩子,趁夜逃走,由于其中一个孩子脚扭伤,如今还被困在离基地不远的一座山上。刚刚基地老师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迅速组织人员寻找。我们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孙世安主动加入了寻找的队伍。
追逃中
我们很高兴孙世安竟然开始主动帮助起同学了,为了找回同学,老师和孩子们尽管没有休息,可依然坚持着,幸运的是两名出逃的孩子都平安归来,可能是由于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当中,两名孩子回来后情绪显得十分激动。
“怎么呢?受罚了?”
“不是。”
“是什么原因?”
“家庭问题。”
也许那个惊心动魄的晚上,给了孩子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教训,这些平日叛逆的少年,在一夜之间,似乎成熟了许多。我们看到,佟梓生已经变得坚强,不再轻易流泪,孙世安也从网瘾以外的生活中,渐渐感受到了乐趣。
看着这些孩子们,因为承载着父母殷切的期望,他们不得已远离父母身边,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为了实现自我的蜕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坚持着。虽然他们身上还有很多不足,可他们毕竟只是孩子啊,我想他们更需要的是家庭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快乐的成长。
毕竟,在特殊的学校来进行教育,这更多的是家长们的一种无奈之举,他们无时无刻盼望着孩子能够成人成才,也许,只有当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携起手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的度过青春期,才能让他们的身心能够有益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