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科技苑,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中国田野的守望者
-----《科技苑》的气质
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雍容华贵、矜持高贵、娴静脱俗、烂漫清雅、清净典雅……这是女性的气质。提到男性的气质,那就是温文儒雅、文质彬彬、彬彬有礼、风度翩翩、器宇轩昂……气质最主要的特点是由内而外,气质的培养是最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平时不断的自我提升。一味的模仿就只会“东施效颦”,东西不是。不仅是人,对一个电视栏目也是如此。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说:“收视率固然重要,但比收视率更重要的是气质。”
对于一个电视栏目来说,也是要有气质的。那《科技苑》的气质就是“守望者”,中国田野的守望者,这是《科技苑》在积淀18年后独具的气质,也是在中国农业节目集群中独具的气质。没有了“守望者”的气质,也就没有了《科技苑》的魅力。
一:守望田园,十八年成就中国农业科教节目第一品牌
1、农业科教节目不错位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很多媒体人为了收视率,迎合着甚至助推着“娱乐化”的浪潮,电视屏幕上,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等娱乐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部分节目不仅形态雷同、粗制滥造,还在价值观上误导受众,婚恋交友节目里弥漫着拜金主义,情感故事节目编造违背公序良俗的故事情节来欺骗观众……肆意泛滥的娱乐节目,现在已经发展到任意冲撞社会伦理道德,一再去迎合社会低俗文化,吸引眼球,唯收视率至上,这种层层陷落已经到了不得不出手根治,出台“限娱令”的地步。
品味决定气质。18年来,《科技苑》栏目面对着全民娱乐的冲击,面对别的栏目跟风娱乐化得到短时间收视率提升的诱惑,坚守着“传递农业科技,普及农业知识”的定位,坚守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舆论引导作用,坚守《科技苑》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三农”的热爱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适应新的收视需要,形成了自己“田野守望者”的气质。
在中央电视台庞大的节目体系中,《科技苑》是一档人无我有的栏目,中央电视台几百个栏目,其它内容和形态的节目比比皆是,而直接面对亿万农民进行科普的栏目独此一份,阵地独特、意义重大,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和价值,需要坚守。
从中国科普现状看,无论是科技部、科协旗下的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新媒体,都很少有《科技苑》这样有近70人组成的这样一个专业团队,既懂电视有懂科技,可以说这个团队是中国农业科普的一个宝,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宝。这是农影几十年传承打造的一个专业团队,无以复制。
作为专业化频道的一个专业化栏目,18年来,有人质疑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继续定位农业科技已经没有了传播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人认为和娱乐相去甚远的农业科技对于收视率没有帮助,可是在2013年国庆特别节目“田野科技大集合”中,嘉宾问出了一个让我们意外的问题:什么是网箱?对于几位嘉宾来说,有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有走南闯北的著名艺人,也有活跃在各个荧屏的当红人士,什么是网箱的提问就证明了农业节目、农业科教节目虽已开播十多年但仍任重道远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期节目的录制完成后,几位嘉宾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了农业科技中意想不到的种植、养殖、虫害防治方式之后,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原来是这样的“神奇、有趣和绝妙”,感叹农业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作用,还有的嘉宾感概说:今后确实要少一些娱乐节目,多一些像科技苑这样的节目。
正是坚守着栏目的定位,18年来,《科技苑》先后制作播出了十万多分钟的农业科学技术,这就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部影像志。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苑》还承担着一种国家使命和国家责任,
2、农业科技领域不失语
在传播格局和传媒市场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主流新闻媒体正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海量信息和信息迅速更替,受众对主流媒体应该发挥的作用有着更大的期待: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不缺位、不失语,实时有力的舆论监督,阐述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关注弱势族群,凝聚社会共识。只有这样受众才可能更乐于倾听主流新闻媒体的声音。在业务层面,要坚守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运作,不断提升公信力和权威性,只有这样,受众才可能对中国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加信服。《科技苑》作为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一个科教栏目,就是要对国内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对基层最需要的科学技术不失语,这样才能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
农业部公布的《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农业科技进步率将超过55%。在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两大措施中,一是政策二是科技。
《科技苑》跟随着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从育种科技到生产农事的关键节点,从常规种养殖到转基因产品,从雪域高原到南沙西沙,18年来,近6000个农业科技项目,让科技苑已经成为号称“1万中央军、10万地方军、100万推广大军”的中国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农民了解、学习科技的重要窗口。2013年9月,栏目在宁夏进行调研和观众座谈时,也证明了《科技苑》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仅仅2013年9月,科技苑所做的节目中,就彰显着农业科技发展领域中的最新成果:《野花从此不白开》就讲述了广西科技人员将大石山上千百年白开的野花经过授粉、嫁接,结出了火龙果;《大害虫的另一种死法》则是用故事的方式介绍了用蚜虫和蔬菜不同的临界温度,采用“闷棚”的办法热死蚜虫;《海参住进大房子》是针对我国海参主产区,在夏季高温以及恶劣天气下海参大量死亡的情况,展示了设施养殖海参的新成果;《深海的乌贼住进虾塘了》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一个重大突破,以前在深海生活出水即死的乌贼,在科研人员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在只有两三米深的虾塘规模化养殖;《把寒冷挡在羊圈之外》是在讲述了羊最冷的季节产仔,草原牧民没有燃料取暖,怎么让羔羊度过寒冷冬……这些节目不仅仅涵盖了种植、养殖、水产、植保等领域,更是在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石漠化治理、生物防治上具有典型意义的。
正是对于中国农业农业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关照,在农业科技领域不失语,才积淀了《科技苑》栏目“田野守望者”的气质。
二:守望田园,在坚守中创新
1、《科技苑》的目标观众要与时俱进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人均GDP小于500美元时,农民以分散的自给自足式经营土地为主,当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之后,农村土地的商业运作和市场价值才能开发体现出来,表现为土地拥有者强烈的转让土地的意愿,土地经营者扩张规模的迫切需求,二者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市场共振效应,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根本动力 。
随着我国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法律和法规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土地承包权的资本化,货币化,随着新型的农村生产模式的出现,中国未来十年将出现一些大型的联合的现代化农村企业,公司,中国未来农村的生产力将大大地提高,农民一词的概念将重新改写。
虽然现在农村务农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但是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非常迅猛,这将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科技苑的节目,今后要将从事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和农业科研人员作为目标观众,为农业的产业化服务。新的目标观众,大部分都是有文化、懂技术、了解市场,懂得市场营销的人群,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农业技术,不再是枯燥的技术讲解,他们更需要看到农业技术背后的本质和规律,需要看到前瞻的、最新的、可持续性的、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这种变化也要求《科技苑》今后的节目创作必须适应新的变化。
2、《科技苑》的节目创作要与时俱进
栏目在节目创作中先后经历了“选题回归”、“主题提炼”、“视角和角色选择”、“叙事手法和逻辑结构安排”、“语态转变和立意提升”、“主持、导视和内容无缝链接”等方面的训练。同时,提出并坚持推进“用故事的手法讲科技”、“用科学翻译的理念讲科技”、“让每个节目都成为一个新文本”的节目观。今后,《科技苑》的节目创作方向一是“创新成果背后的科普,揭示农事背后的秘密”,二是增强节目的人文色彩,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创新成果背后的科普”,就是要从农业的创新成果入手,用科普的方式揭开生命的本质,破解生命的密码。在2013年《科技苑》的创作中,已经开始进行有意识地尝试:《梅花过长江 最远可到黑龙江》不光是介绍我国抗冻梅花的最新成果,更是揭秘了梅花选择在寒冷时节开花是它繁衍后代的自然进化;《大害虫的另一种死法》是在展示最新的蚜虫防治方法上,对蚜虫的生活习性、进化规律等进行了科学普及;《“中毒”的百合》则是在讲述百合脱毒技术的基础上对于植物病害传播以及植物的顶端优势等知识进行了普及……这些节目不仅成为了《科技苑》新的创作方向,而且在收视率上、网络反馈上都表现良好。
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是世界科技片的一大潮流。美国的萨顿(科学史学的创始人之一)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人来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的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来观察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人脑才能理解自然”。《科技苑》的节目要在“讲述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讨论科学话题”的科学精神下,力求在阐述科学道理的同时刻画情感,在讲故事之中,关注主人公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使观众不仅收获知识,更能够升华情感。对每一个节目充分挖掘选题本身的人文内涵,关注人、关心人、关怀人。在强化节目人文色彩的指引下,《牛哥解牛》《注意 有三块猪肉不能吃》《桃子为什么要长毛》《为什么没人卖猪奶》等节目就有着较强的人文色彩。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宣传管理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丹彦就《关于电视社教类节目的文化担当》中提到:一个电视台的社教类节目的内容和水准、趋向,它代表着一个台的精神气质、人文品格和文化追求。社教类节目是否有国家视野,是否有引领时代风尚前行的担当,是否有人性、人文关怀的深层的意识,在我们的社教类节目里面,最容易体现,如果缺失,也最容易露相。
土壤的培育需要时间,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坚守。
《科技苑》坚守了18年,她已经具备的“守望者”的气质,这也是她的精神内核。